目前隻有司州和冀州有黃巾起事,這就給了各州朝廷軍一個假象,以為黃巾就隻在這兩個州存在。再加上此前朝廷得到情報,天下黃巾彙聚洛陽,這越發堅定了各州朝廷軍以為本土黃巾已經不能為害的信念。所以也正是在這種想法之下,四州兵力才毫不猶豫地兵發冀州。而這對於黃巾來說,正是一個重要的機會。
而現在的情況,不僅此前的既定戰略得到了初步的實現,而且在冀州獲取了兩個參帥部的兵力之後,相關的兵力還有富餘。所以我在權衡之後,決定留下鄴城的降兵繼續守城,而原本留下守備後方的一個參帥部兵力,則調向壺關迎敵。原本以為並州官兵會走冀州北部過來,現在看來,因為冀州這邊聲勢太大,並州刺史丁原倒反瞄上廣平這邊了。
並州刺史丁原,帶來進攻壺關的兵力,正好是著名的並州軍。這是丁原在呂布的幫助下訓練的大軍,包括了後來的名將張遼、高順、臧霸、曹性、侯成、宋憲、魏續等。
這其中,丁原排在十大諸侯第四,呂布排在十大武將第一,張遼排在十大統帥第五,高順排在十大牛人第五,頂級武將就達到四個,剩下臧霸為一級武將,曹性、侯成、宋憲、魏續為二級武將,也算得上一時的猛將。
更加關鍵的是,丁原帶來的大軍,不但有一個參帥部的並州鐵騎,而且還有高順的陷陣營,整整一個牙帥部的兵力。【並州鐵騎】因為丁原、呂布、張遼的存在,兵種為下土階綠色。陷陣營更是一個上土階藍色的頂級兵種。
所以黃巾相對於並州軍來說,無論是武將還是兵種,都不給力。唯一的優勢是,晉陽距離壺關比較遠,而鄴城到壺關相對要快一些。同時壺關以及從晉陽過來的地形,以山地居多。並州鐵騎雖然厲害,但作為騎兵兵種,那是用來對付匈奴的,拉到壺關來反而有地形的適應性問題。
此外,我軍居於守勢,隻要在壺關拖住丁原,等到張燕帶著大軍到來,跟我軍前後夾攻,丁原的問題也就可以輕易解決了。
但我還是不放心,沿途又從我所支配的玩家兵力中,調集了一個裨帥部的兵力。到時候可以先把這些兵力當做炮灰,跟並州軍耗一耗,主力則以逸待勞就可以了。
十點二十,大軍到達壺關。而十點半的時候,丁原的大軍也到了。在這十分鍾的時間內,我緊急集中了玩家兵力中一個參帥部的弓箭兵。這些兵力經過了【怪物攻村】劇情的磨礪,很多兵種都達到了4級甚至5級。如果不算兵種成色,倒是跟並州鐵騎的實力相當。不過正因為兵種成色的距離,加上等級的差距,這些兵力對於並州鐵騎的殺傷力並不大,更不用說陷陣營了。
所以整整一個裨帥部的兵力,除了這個參帥部的弓箭兵之外,都被我密密麻麻排在了壺關之外。我的用意很明顯,並州鐵騎要過來,就給我一個個殺,用空間換時間。
山地地形,兵力並不容易展開。再加上這一個裨帥部的兵力中,不乏在山地戰中的高手,礌石、滾木這些軍備我都從鄴城帶過來了,讓這些家夥可勁地用。偶爾這些家夥還會給並州鐵騎來一個埋伏、奇襲、落石的兵法,趁著混亂渾水摸魚。
所以那戰鬥打得叫一個亂。但有一點,並州軍終究對這些玩家兵力有著絕對的碾壓之力。所以當十一點戰爭就要結束的時候,丁原大軍已經消滅了三分之一的玩家兵力。再過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可以打到壺關之下了。
這一戰我的朝廷兵力的布置,也有一個講究。冀州不是司州,在這邊我暫時沒有自己的領地、屬地或者飛地,所以要像司州那樣守株待兔拿軍功很不現實。但我的兵力又是能夠改變戰爭結果的精兵,所以兵力所待的位置又非常重要。最終我選擇在廣宗配備自己的兵力。
八個路的義勇軍加上八個路的玩家軍團,差不多兩個遊帥部的兵力,全部被我安置在廣宗一帶。我的目標非常簡單,等到黃巾玩家打下廣宗之後,我再把廣宗打回來,然後一直在冀州的夾縫裏麵生存,堅持到最後一刻。
所以在這次戰爭中,朱莉、唐星、萬一、孫秋、高大全、吳波、王通、王猛這些武將都傾巢而出。而在丁原帶著大軍攻擊壺關期間,我也順便切換到熊二的身份,帶著王越、展昭、陳到、張闖等人一起投入了廣宗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