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奧巴馬的大捷(2 / 2)

為了讓更多人逃脫當前的困局,大和幫玩家集體下達了全線撤退的命令。於是轉瞬間,尚未被波及到的大和幫兵力都發力狂奔,向山下的安全地帶跑去。而那些已經被波及到的幸存者,自然也不甘落後,以更加快速的速度衝了下去。

命令來得很及時,這給了絕大多數尚在危險中的大和幫兵力以逃命的機會。不到半分鍾,原本努力向上又被慢慢壓縮的大和幫兵力,已經全部脫離一線,發力狂奔。

看到這個情況,奧巴馬的嘴角出現了一絲難以察覺的微笑。他沒有立刻把自己的衝鋒兵力撤回去,反而下達了全線衝擊的命令。

這一戰,在奧巴馬前線的五個隘口,第一波攻擊都是由大和幫發動。而在不到半分鍾的時間裏,五個隘口的遭遇基本上都是一樣,奧巴馬的大軍全線出擊,仿佛送死一般地衝了下去。

但事實證明,奧巴馬並不是送死。因為就在大和幫下令全線撤退的時候,山下已經聚集了密密麻麻的大軍。黃巾玩家本來是試圖利用人海戰術耗死奧巴馬的,所以陣腳都比較靠前,前麵依靠大和幫的力量衝上去,後麵立刻就要跟上,不給美國佬反應的機會。但現在,黃巾玩家的這個布局,卻給自己帶來了滅頂之災。

大和幫的戰鬥人員潮水一般從山上退下,但山下並沒有足夠的容納空間。而奧巴馬依舊在身後拚命追趕。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山下有足夠的容納空間,最先撤退的大和幫兵力一定能夠完成真正的撤退,很快重整旗鼓。但原本作為前鋒的那部分兵力,卻一開始就是潰敗。因為此前的形勢太混亂了。

而這批潰敗的兵力趕著此前撤退的兵力,此前撤退的兵力沒有地方去,就被後麵的人擠著進入了其他玩家的陣腳。如果這是在平原上,這種形勢的潰敗,也不足以完全衝動其他玩家的陣腳。問題是,大和幫的潰敗,原因在身後。其他玩家擋得住前麵被衝動的兵力,卻解決不了後方真正潰兵的衝擊力。

於是,原本勉強撐住的陣腳,逐漸開始鬆動。幾番衝擊之後,就再也撐不住了。這時候大和幫的兵力已經完全被衝亂,明知道危險就在身後,都拚命往前麵擠,而被擠亂的人也很快彙入了潰兵的洪流,身不由己地向後退。為了自己不被潰兵得洪流吞沒,這些人不得不掉頭,主動向前擠起來,以抵消後麵的衝力。

美國佬打得很聰明,一邊追擊,一邊放箭。但美國佬卻嚴令,放箭的時候不要太著急,不要過早消滅潰兵。放箭的目的是趕著潰兵走,讓他們擠亂更多的陣腳。

此時此刻,玩家拚湊出來的軍團劣勢就顯現了。由於缺乏統一的指揮,潰兵越來越多,很快就波及到整個密集的陣型。不到十分鍾,黃巾玩家的大軍就全部潰亂了。而早在戰場上發生三分之二潰亂的時候,美國佬就不失時機讓自己的大軍開始了殲滅性的攻擊。

這時候麵對美國佬的潰兵,其實已經不是當初的大和幫兵力了。那批潰兵在衝亂陣腳之後,因為作為最初的動力,跑著跑著就跑進了潰兵的洪流,打了幾個旋,不知道跑哪裏去了。而身後留下的這些潰兵,在戰鬥意誌上跟大和幫兵力是完全不能相比的。美國佬之所以要放跑大和幫,正是這個道理。困獸猶鬥,但是放跑困獸,直接麵對綿羊,這就好打多了。

此戰,美國佬的百萬大軍,硬是追著黃巾玩家的上億兵力跑。一開始因為一直都是遠程攻擊,就沒有碰上像樣的抵抗。直到射光了身上攜帶的箭枝之後,美國佬才命令轉入白刃戰。

而這時候,三分之二的黃巾兵力,已經在潰敗中被殲滅。剩下的有一半逃走了,還有一半鬥誌全無,被美國佬的大軍一刀刀搞定。最終除了四分之一的兵力因為腿快逃走之外,本次攻擊總統甲的上億兵力,四分之三都被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