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觀察這艘船,不由讓我感到驚異。
船體非常高大,有著堅固的船艙。
船上有防備敵人的垛口,兩邊各自一溜12支船槳,每支船槳都由一排10支小船槳構成。
這也就意味著大船真正的船槳達到120支。
每支大船槳都由一個大的輪子帶動,每個大輪子都有一個粗壯的輪軸,由齒輪連接著十個小輪子,十個水手各自負責一個輪子的轉動。
平常情況下,一個人轉動輪子有些吃力,兩個人也夠嗆,但三個人轉動輪子,就差不多夠了。
如果不是在戰爭情況下,可以利用三班倒,晝夜不停地前進。
這種三班倒當然不是每個大輪子都三班倒,而是兩邊各四個輪子轉動,帶動40個小船槳前進。
這樣一來,搖輪的人就更加輕鬆多了。
大船一共有三層,下層是槳房,每個大輪子占用一個船艙,一共是十二個船艙。
此外還有十二個船艙,用來存放軍需物品和生活用品。
中層是水手和士兵的休息室,一共24間,每間可以容納20個人,共計可以容納120個水手和360個士兵。
上層的17間也是士兵的休息室,可以容納140個士兵。
另外有五間是將領的休息室,可以容納100個將領。
還有一間是會議室,用於指揮作戰。
剩下一間就是我現在這間船主室了,也叫做主帥室。
船主在的時候,跟主帥一起居住。船主不在,則主帥單獨居住。
乖乖隆的咚,這可是樓船的大格局。
跟《三國時代》中樓船動輒就上萬人不同,這個遊戲中的樓船還是比較接近現實的,也就可以裝六百多人而已。
但在三國時代裏,如果排除遊戲的設計,這樣的樓船已經是當時最先進的船隻了。
不過目前我的船上,除了120個水手,以及必要的生活物品,所有的船艙都是空落落的。
也就是說,張好古雖然送給我一艘樓船,卻沒有送給我一個兵。
這麼大一個樓船,防守如此空虛,一旦落到有心人眼裏,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好歹這也是那個跟我同名的張好古送給我的禮物,我可不想這個禮物很快就易主。
不過樓船的設計還比較合理。
樓船的外部都進行了偽裝,一旦停靠在岸邊,遠遠看過去,就好像是一座大宅院似的。
而船艙裏的桌子上,就放著一張紙,記載著沿江可以停靠的地點。
這些地點當然不能是通常的港口,而隻能是隱蔽的港口。
當樓船停靠上去之後,就再也不能看到停靠的痕跡。
同時這些港口還不能在有人煙的地方,否則別人忽然看見多出一個大宅院,未免不會引起注意,到時候就有麻煩了。
距離現在的江麵最近的合適的港口,大概需要20分鍾的航程。
遊戲裏的時間跟現實裏是完全一樣的。也就是說,很快遊戲裏就要天亮了,必須在天亮之前把船處理好。
所以我立刻叫醒了所有的水手,所有人一起上陣,隻花了十分鍾,船就到了港口。
按照張好古介紹的流程停好船,發現整艘船正好下麵兩層填進了港口裏,船體跟兩邊的山體渾然一體。
隻有船體的上部跟岸上的台地齊平,第三層的房間真的好像是一個大宅院一般。
我已經決定,在相當長的時間之內,這裏就是這艘樓船暫時的家了。
缺乏兵力,樓船當然不能在水上跑。而船上的水手,恐怕還得用另外的方式利用起來才好。
雖然不是兵,但這120個水手還是依照軍事來進行編製。
其中20人是伍長,有四個伍長兼任隊長,還有一個兼任曲長。
當我向他們說出準備把他們帶出去打仗的打算之後,這120個人卻把頭搖得像撥浪鼓,說他們出來就是為了混口飯吃,不去做打打殺殺的事情。除非將來我有了兵,他們才會配合兵去作戰。
我心裏明白,這肯定是係統的設定。總不能讓我一出來就帶著120個兵大殺四方。所以我隻能用另外的方式對這些人進行安置了。
既然不能出航,那麼就麵臨坐吃山空的問題。所以首先必須解決這些人的吃飯問題。
種莊稼固然很好,但那要的是時間。所以最方便的解決方式,還是打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