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紅火火的市場經濟編織著廣大農民賺錢發財的夢想。但一夜暴富、芝麻開門、點石成金隻是一種夢幻,腳踏實地賺點小錢的機會卻很多。
賺小錢,很多農民從擺地攤開始。擺粥攤、炸油條、賣小吃、收廢品、幹雜活……一個提籃、一隻口袋、一塊塑料布、一輛腳蹬三輪就是他們的全部家當。街頭巷尾閃動著他們的身影,回蕩著他們的叫賣聲。他們經營的往往是大商店難以見到的、不起眼的針頭線腦,但又是老百姓生活不可缺少的、不起眼的“小玩意”,如鑰匙鏈、水果刀、針線、晚報等等。這些生意本小利微,雖然沒有大生意、大老板那麼日進鬥金,風光瀟灑。但是細水長流。沒有風險,沒有擔憂,全憑腿勤、嘴勤、腦勤,日子過得倒也舒坦。更有南方人手提肩挑走天涯。跑機關、走單位推銷茶葉,串農家院趕大集叫賣竹席。每天除去食宿還有賺頭。攢到一筆可觀的鈔票就寄往家中。
前不久,山東省沾化縣下河鄉刁家村婦女劉文良收購沾化冬棗。通過長途客車配貨運往北京、青島等大中城市的超市,每千克賺取1元錢,每天收購四五百千克,收入都在一二百元,不但解決了孩子上學的費用,一家人大包小包的年貨也購了不少。
商機無限,能賺點小錢的小生意還真不少,但全憑你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關注市場,見縫插針,填補空白。巧打時間差、地域差賺小錢。一塊抹布、一支鞋油、一把刷子、一張小板凳和一台補鞋縫紉機,就是一個街頭擦鞋修鞋攤的全部家當。擦鞋修鞋這種小生意雖然賺不了大錢,但也足夠豐衣足食。
不過,需要提醒農民朋友的是,賺小錢的行當要講究招數,講誠信,獨具特色,才能引人注目。一些小手藝,比如紅白喜事為人主廚、編籮筐、紮掃把掃帚、搓棕繩等,趕集銷售每天收入也都有四五十元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