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1 / 3)

第十二章

人體是一台無以倫比的機器

工程師們至今未能發明出一種能與自然界最偉大的成就——人體相媲美的機器。運動健將可作時速近40公裏的疾跑、時速超過160公裏的投擲以及躍過24米高的橫杆。即使是支撐日常活動的動力係統,其複雜與有效程度,連最複雜的機器人也相形見絀。

以循環係統為例,心髒每分鍾將55升左右(在活動狀態下達16~17升)的血液泵入長約10萬公裏的動脈、靜脈及毛細血管。成年人體含有45~55升的血液,男性平均55升左右,內含約25萬億個攜帶氧氣的紅細胞以及250億個與疾病作戰的白細胞。部分白細胞的生命周期僅12個小時,而紅細胞的生命周期則為120天左右。

若將毛細血管一一攤平,其總麵積足以覆蓋幾畝地,當然,這些毛細血管並不是同時開放的,因為局部的化學變化以及微細血管肌肉中的神經起著調節的作用,使得毛細血管每隔一會兒便開一次合一次,並保持不斷循環,否則,體內的血液會像洪水進入沼澤地那樣在數秒鍾內全部湧進毛細血管。

肺髒無時無刻不需要血液,其毛細血管持續不斷地從肺小泡中攝取氧氣,同時將多餘的二氧化碳釋放出去。整個生命過程,呼吸次數超越50億次。

眾所周知,血液比水濃稠。實際上,體重的近2/3是水,約45升,占體重的60%左右。肥胖的人誤認為他們之所以超重是因為水份滯留的緣故,而實際上脂肪組織僅含10%的水份。

人體還含有其他物質成份,足夠製作7塊肥皂的脂肪,足夠粉刷一座小屋的石灰,相當於10公斤袋裝可口可樂所含的碳,足夠生產2200支火柴的磷,以及可製作一枚254厘米長的釘子的鐵。同時,還含有一茶匙的硫磺及大約31克除鐵以外的其他金屬。

這是一個既奇特而又五彩繽紛的整體,缺一不成。例如:若一個人攝入的碘偏少,其甲狀腺就會腫大。實際上,除了氧氣以外,健康所必需的所有元素均來源於我們的食物。這就是醫生所說的:在整個生命過程中,人們需要多種多樣的食物。

嬰兒出生時約有305塊骨骼,隨著生長發育,一部分骨骼互相融合,最後合成約206塊骨骼。這些骨骼受650塊肌肉和100多個關節的支配。將肌肉固定於骨骼上的肌腱,其強度足以承受每平方厘米124噸的壓力,而在步行時,股骨的應變力每平方厘米達775公斤。

這整部絕妙無比的天然機器被一層柔韌的、不透水的覆蓋物——皮膚包裹著。人體的皮膚麵積平均為186平方米,每數周更新一次。皮膚上有為數500萬根的毛發,壽命3年左右。

9000個受成百萬個神經細胞支配的味蕾幫助人們食擇其美,皮膚上麵的400萬個“感受器”使人體具備感覺,借以區別冷熱、體驗疼痛與舒適。

人體需要能量以獲得上述所有機能並使之運轉。在生命過程中,平均每人要消耗掉50噸的食物及最少50000升的液體。據估計,城市居民一生中的步行路程約11300公裏,而農村居民步行路程則長達45000公裏。人體的免疫力

人體是一個戰場,在這裏,抗擊致病菌的戰鬥經久不息。我們吸進的空氣充滿各種潛在的殺手——肉眼看不到的細菌。萬幸的是,在通常情況下,這些細菌很快就被健康機體的自然抵抗力所擊潰。細菌或更微小的病毒可通過諸如口腔、鼻子、耳朵以及皮膚傷口等任何空隙侵犯人體,當它們滲入到組織或血液中時,就引起疾病或感染。

人體的第一道防禦屏障是外層皮膚和包繞在內髒器官表麵的漿膜。諸如嘴巴和眼睛這些易受侵犯的部位,均由抗菌液——唾液和淚液加以保護。胃酸除了消化食物外,能殺死伴隨吞咽而侵入的各種危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