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在職場中,很多人認為自己的工作太簡單了,根本不值得全心投入,更不必花費太多精力,於是一邊抱怨沒有機會,抱怨上司不識自己卓越的才華,一邊敷衍工作,隻做到差不多、說得過去、上司挑不出毛病就行了。殊不知,這種不認真的工作態度導致的最後結果卻是企業的重大損失和個人事業的失敗。

學會認真是每一個職業人士的必修課。在工作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每個人都必須不打折扣地把自己的職責承擔起來,把事情做到最好,這樣才不影響其他人的工作,才不會對大局產生不利的影響。

那麼,到底什麼是“認真”呢?認真是一種工作態度,也是一種職業精神,它要求我們忠誠於自己的本職工作,踏踏實實,用心對待在職的每一天,對工作始終充滿激情,不找任何借口,盡職盡責、自動自發地去工作,永遠對細節較真,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把工作做到職責本身所要求的標準。比如會計工作,你必須保證正確填寫了各種賬簿和票據,任何一個都不允許有一點差錯,不能80%合格,99%都不行,必須做到100%。這才叫“認真”。

一位外企中國公司總裁說,中國員工最大的毛病就是做事虎頭蛇尾,不認真,不到位。每年,企業都不得不為彌補員工做事馬虎、不認真而支出百萬資金。

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也曾經說過:如果訓練一個日本人,讓他每天擦六遍桌子,他一定會這樣做;而一個中國人開始也會擦六遍,慢慢覺得五遍、四遍也可以,最後索性不擦了。這樣每天工作欠缺一點,天長日久就成為落後的頑症。所以,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張瑞敏發明了“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的OEC管理辦法,這個辦法的實施使得海爾的每一個員工都能夠對自己的工作嚴格要求,把每一天的工作都做到最好。也正是由於海爾員工的這種認真精神,才使得海爾成為中國家電業的領頭羊。

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認真的可怕就在於,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力量,隻要一認真起來就能發揮出巨大的威力;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隻要一認真起來就可以變成現實。

認真的人是真實的,他們把工作視為用生命去做的事情。他們以認真為信仰,認真做事,認真做人,他們也因此而得到充實的人生。

認真的人不會把眼光局限在自己得到了什麼,而是看到工作本身的價值。雖然每天重複地做著一些事情,但他們並不感覺單調、乏味,所以,他們也是最容易有所成就的人。

很多時候機會隻有一次,有時一個十分微小的錯誤,都可能導致整體的失敗。正如美國質量管理專家菲利普·克勞斯比所說:“一個由數以百萬計的個人行動所構成的公司,經不起其中1%或2%的行動偏離正軌。”大量成功和失敗的企業案例都證明:我們不缺乏雄才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具備認真精神的執行者。所以,要想不出錯,就隻能認真,認真訓練,認真準備,認真執行……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捷徑可走。

上天賜予我們的生活是公平的,我們時刻都在為自己建造生命的歸宿,歸宿的好壞與我們曾經的過去和現在的努力與付出成正比。今天任何一次不認真所造成的後果,都會在以後的某個地方、某個時間等著我們。

公司如戰場,職場如戰場,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要想在職場上立於不敗之地,要想縱橫職場、“駕馭”工作,就必須學會認真,養成一絲不苟的工作習慣。世界上到處都是散漫不負責的人,隻有具備認真精神的人才是職場中的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