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心靈的鏡子
有一個小姑娘,她總說自己的生活中滿是幸福,因為每個人都非常愛她,她不明白為什麼有的人悶悶不樂,有的人要泣不成聲。其實,她之所以得到人們的愛,正是因為她也同樣有一顆善良的愛心。她熱愛大地,熱愛世間生靈,熱愛一切,而那些得到她愛的萬物,無不向她表達著心意:“生活多麼美好啊!”
可是,為什麼有些人卻極不願以這樣的心態來麵對生活呢?從宗教角度來說,萬事萬物都是神的意誌。若遵循上帝的本意來生活,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看待生活,而不是用占卜來指導一切,不是用有色的目光來審視生活,相信世上的萬事萬物也會對我們說:“生活真美好,一切都那麼相得益彰。”如果我們懂得知足常樂,就不會產生不滿情緒,就不會怨天尤人,生活也就永遠幸福、甜美。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尊重現實,誠摯地生活,世上也就沒有富人與窮人之分,沒有痛苦與快樂之別,有的隻是幸福、完美。
每天一出門,見到的都是一張張自私、貪得無厭的臉,遇到的全是假公濟私的人,那該多麼悲哀呀。這樣的人是這個世界的垃圾,完全與宗教理念背道而馳,更與天國的和諧相去甚遠。這一張張憂愁、悲傷的麵容,又怎能同溫暖、甜蜜的笑臉相比,這些顯現在臉上的美是與豔麗的花朵、翠綠的田野、幽靜的森林和啾鳴的鳥兒相聯係的啊!
貪心不足、自私自利和臭名昭著,在天國裏是沒有容身之地的,人類也要將其驅逐。錯誤的思維方式、放縱的生活習慣是這些罪惡的根源所在。
隻有無私的心靈才能與上帝溝通,才能發現事物積極的一麵;隻有神聖而純潔的靈魂才能發現美,認清生活的本質。醜陋的、錯誤的以及邪惡的思維方式,隻會蒙蔽自己的雙眼,看不到外在的美好。我們必須摘掉眼前的紗簾,用積極向上的生活理念去麵對生活,探視世界,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到上帝給予我們的愛,也才能更好地去愛每一個人。
如果我們想做到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完整統一,就必須把貪婪、自私和假公濟私的想法徹底清除掉,也要消除破壞別人和給別人設置障礙的想法,從而淨化思想,建立起井然有序的生活空間。
不幸的是,許多人往往禁不住物質利益的誘惑,讓那些雜質汙染了自己的思想,眼光和思維變得遲鈍起來,於是,除了暴利和物欲之外,什麼也看不見。在這些人眼裏,世界昏天黑地,世上的一切都是混濁不堪、毫無信譽的。
我們應該清楚,我們的所思所想,以及我們有意識的行為決定著我們對事物的認識和把握,正由於此,我們很難看清一件事物的本來麵目。一個人首先要用思想、動機和行為來認識世界,所以,如果這個人的行為坦蕩、思想高尚、動機純潔,那麼他就是一個完美的人,在他身上我們將看到一切美好的東西。反過來,一個品行不端的人,給社會帶來的隻是下流、肮髒和極其危險的因素。因此,我們必須拆除擋在眼前的柵欄,開闊眼界,以良好的動機、純潔的思想,支配端正的行為,這樣才能對社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