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2)

華北平原的冬天來得特別的快。農曆十月間,一股寒流,幾陣冷風,氣溫驟降。幾乎是一夜之間,冬天的氣息便在這片廣袤的平原上彌漫開來。

平原上長著很多樹。這些樹幾乎都是呈條帶狀分布的。一棵棵一排排的樹連在一起,就成了小河的護堤林、小路的護路林和小村的經濟林。樹林裏長的最多的是白楊樹。白楊樹此時已經落盡了殘葉,隻剩下光禿禿的枝幹直直的刺向藍天,在時而呼嘯而過的寒風裏孕育著來年的鬱鬱蔥蔥。

田野裏絕少行人。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忙活了大半年,播上冬小麥便給自己放了長假,待在家裏好好的享受一年之中難得的清閑時光。

一條小河無聲的流著。它轉過一道彎,就流到了一個叫做“龍王廟”的小村的東頭。傳說這條小河的發源地原來就在龍王廟村東頭的那座小橋下麵。平原上有河流發源是很罕見的,於是人們就在小河旁邊龍王廟村的東北角建起了一座氣勢不凡的龍王廟,把村莊的名字也改成了龍王廟,以求風調雨順。後來“破四舊”的時候人們把龍王廟拆了。過了幾年,村裏就在原來建廟的地方蓋了兩排平房,辦起了小學。再後來政府組織人們利用農閑時間把小河與另一條河挖通了,又把平房教室拆了,把學校的麵積擴大了一倍,在上麵建了幾排四層的樓房,重新建起了一所學校,掛上了“大楊樹縣第五中學”的牌子。

周毅的家就在龍王廟村的西北角。周家輝是他伯父家的孩子,他的堂弟,出於生活上的考慮,他們都選擇了在大楊樹五中讀書。這樣一來,他們就不用到幾十公裏外的縣城讀高中,可以每天回家吃上一頓中午飯了。

在龍王廟村的北麵有一條連通村東和村西的小路。這條小路遠離村子裏的主要街道,緊鄰田地,走的人少,不用時不時的跟人打招呼,走起來也自在,就成了周毅他們哥倆每天往返於學校和家庭之間的主要通道。

周毅的家境在村子裏處於中上。因為他父親周世涵常年在外打工,家裏還是有些積蓄的。生活雖說算不上小康,但溫飽還是綽綽有餘的。眼看著天冷了,周毅的母親薑桂枝就到鎮上去給他買了一件羽絨服,順便也給周毅七歲的弟弟買了一雙靴子。擁有一件屬於自己的羽絨服是很多鄉下孩子的夢想。周毅也不例外。但是他知道羽絨服是一件奢侈品,一直都沒敢開口向家裏要。他甚至等不及吃飯就換上了羽絨服,然後飛快的吃完飯就美滋滋的和周家輝一起沿著那條熟悉的小路向學校走去。

周毅心裏興奮,腳步不由得就比平常快了半拍。他一邊走一邊吹著歡快的口哨,不一會兒把周家輝撇下了兩三步遠。周家輝走著無聊,就隨手從地上撿起一根樹枝用力抽打著空氣。樹枝在空氣中發出尖銳的嘯聲,嘯聲激發了周家輝更大的熱情。他更加用力的甩動,一下快過一下。就在這個時候,他腳下向後一滑,身體不由自主的向前一傾,樹枝“唰”的一下正好抽在周毅羽絨服左邊的口袋上,一下就把那個口袋抽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