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其實,所謂的“不如意”,是“不如己意”,我們對世事的不滿意大多來源於內心的不滿足。我們常常為境遇所苦,為得失所累,為名利所惑,為喧囂所擾;在順境中迷失,在困境裏彷徨;失去了就抱怨,得到了卻不知足;窮困時不知如何自處,富有時被煩惱纏身,不得解脫。

很多時候,我們隻是自己縛住了自己,被欲望的繩絆住了手腳。

佛說:“刹那花開,明心見性。”

我們的心原本很簡單,並沒有那麼多負累與機巧,但在社會的染缸裏浸染太久,染上了不屬於我們的色彩。明心,就是要抖落這些多餘的色彩,洗淨鉛華,尋回最本真的自己;見性,就是要在迷惘中,收回向外求索的目光,轉回自身,徹悟內心最深處未被汙染的本性。

佛的智慧就在於教人觀心明心,世間萬象都在自心。心若是一片苦海,世界就是苦海;心若是樂園,世界也將處處花開。

行走在喧囂人世,保持一顆赤子之心,才能在風雨得失中昂起頭顱,在悲喜的大潮中挺直脊背。修一顆好心,才能成一世好事。

一顆好心,意味著不動如山的境界,簡潔純粹的本性,寬大包容的胸懷;意味著無論處於何種境遇,都能保持心靈的自由,都能對生命中的一切賜予充滿感恩。

一世好事,是一世的寧靜與幸福,是一生的福,是一條寬廣的人生大道,是這條路上的驚喜與奇跡,是煩惱和痛苦不再來打擾,是生命旅途中處處遇見的美麗與善,仿佛世界是一泓清泉,清清淨淨隻照見我們各自的心。

人人都追求幸福,期盼美好,然而越追求,越期盼,卻離得越遠。正如古代南轅北轍的故事一樣,最根本的方向錯了,有再多的盤纏、再好的車夫,也無法到達目的地。

其實隻要及時調轉方向,在錯誤的道路上回過頭,就會發現身後那些被我們長久忽視的美麗的風景。

心若迷,性難見,所以明心才能見性。好比一間黑屋子,走進去什麼也看不見,這時就需要點亮一盞燈。燈亮的瞬間就是“明心”,燈亮了之後,我們看清了屋子裏的一切,這就是“見性”。

在品讀這本書中的明心智慧之後,願每個人都能執一盞燈,驅散心內的黑暗與迷茫,在疲憊中找到安心之所,在忙碌中找到定心之處,在喧囂裏找到靜心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