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道赤紅的牆壁。
之前也是血色,但沒有這道純正、均勻。
如血般的牆壁,給人以凝實的壓力。
這個時候,迷宮所托之物的掙紮也到了瘋狂的境地。
上下四方不停變幻,走馬燈一樣閃過,重量略略偏向的位置,紅的血與綠的毒液混合著,如岩漿般慢慢升起,一路升向劉火宅腳底。
又有那仿佛無窮無盡的五毒之屬,在這惡心的“岩漿”裏麵穿梭往來,群情激奮的欲要將劉火宅撕碎、分殺。
顛簸下,劉火宅不得不竭盡全力的以天賦神通裹住了身體,持雲若劍開始挖鑿。
就好像迷宮之底,總有潛伏著的最終怪物一樣,他一路拚殺至此,也到了最緊要關頭……
那緩緩逼近的滅頂之災且不說,單隻眼前的最後之牆,想要破開就有一定難度,因為這牆既堅且韌,比之牆的血肉之壁難啃許多倍。
雲若劍雖然已經到了揮空斷氣的程度,劈這血牆,一劍之下也就丈許。
不光如此,這牆愈合的還快,就仿佛那湖底光幕一般,劉火宅前頭切著,後首切痕已經長合,想要從這上麵挖出一條路來,既得攻擊足夠強大,又得切的得法。
“嗤!嗤!嗤!”劍刃翻飛,每劍揮下,劍身所承受的阻力都相當的大。
呼吸之間,揮出了三十幾劍,也不過在牆壁上,挖出了丈許深坑洞罷了。
這若是之前,五丈十丈的已然挖進去了……
不光挖出來的地方既淺且窄,就這狹小的空間,血肉還在不斷蠕動著,滋生著呢,若劉火宅挖的稍慢,說不定就被活埋在裏邊了。
毒液岩漿距離此間已經隻有數丈,有些蟾蜍、蜈蚣、蛇蟲之類,已經躍出了岩漿向洞中蜿蜒。
不用一時三刻,自己就要被掩埋了……
還是速度不夠快!力量不夠強呀!
可是,手段已經使盡,辟毒太歲用過了,雲若之劍純是意外之喜,血肉力量催發到了極致,天賦神通也竭盡全力沒有絲毫保留……
自己還能做什麼?還可以做什麼?能夠救出咫尺牆後的雲若?
隻有一個法子了嗎?
恐怕隻有一個法子了!
血窟之中,劉火宅將牙一咬,朗然出聲,信口長吟:“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想要在這片刻之間提升修為,便隻有這一個法子了?——問道。
道是一個好東西,人必須是領悟了道,才能夠感悟天地,進而脫離天地甚至是自立天地,而道,就是一切源頭。
世間成道之法千千萬萬,每個人入道之法都不相同,沒有對與錯。
雖然沒有對與錯,卻有強與弱!
所謂的道,其實就是規矩,就是門道,能夠闡述天地存在,宇宙運行之原理的,可以稱之為大道;能夠助人助己,令世間清平人人安樂的,可以稱之為中道;獨善己身,令自己與身邊的少數人從中獲利的,可以稱之為小道。
老子、佛陀、阿修羅,以及納蘭老祖的道,是大道;
無數的大道傳人,以及中古諸子、至聖先師、曆朝曆代聖賢所修之道,則算是中道;
大道不可追,隻能自悟,向前人學,永遠遜色一格。
而如驅屍宗古清河的控製,則是小道。
劉火宅的俠義道,也是小道。
小道易入,進境也快,雖然偏頗,卻是不得大道之門而入者的首選。
其實劉火宅化丹結靈時,可選的不僅僅俠義道,也有一條中道——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超越了俠義道的正氣道,威力更強,相對的,束縛也更多。
俠義道,一不怕死,二要說話算數,雖也有些苛刻,還算好了。
不怕死是天性,劉火宅天生如此,沒得挑,至於說話算數,隻要不輕許然諾,同樣不會惹什麼麻煩。
而正氣道就不同了,要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路見不平一聲吼是基本要義,救民於水火解民於倒懸,同是體重應有之義。
不光光因為這樣,容易惹的一身麻煩纏身,最重要的是這道,和眼下世間通行的離世索居獨善其身的道完全相反!
漸漸明白了修道真意之後,對世間主流的道,劉火宅的確有些看不過去,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定要站到主流的隊裏麵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