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決定人生之一:享樂人生十觀點4-1(1 / 3)

心態決定人生之一:享樂人生十觀點4-1

第四章 領悟每一天

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誤,全盤皆輸。但不同的是,人生不如弈棋,任何人都沒有再來一局的機會。因此,在每一個階段,都要用心思考和感悟。

*閑談"走不回來的人"

貪心人走不回來,是因為貪。然而現實生活中還有一類人,他們不貪,可是也走不回來。

工作和生活中有好多種走不回來的人。他們認為要做好這一件事,必須得去做前一件事,要做好前一件事,必須得去做更前麵一件事。他們逆流而上,尋根探底,直至把那原始的目的淡忘得一幹二淨。這種人看似忙忙碌碌,一副辛苦的樣子,其實,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起初,個別的人也許知道,然而一旦忙開了,還真的不知忙什麼了。

*低頭走路會撞牆

這個世界上隻有一件事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自己得瞧得起自己,至於別人怎麼說、怎麼認為反而是一件無足輕重的瑣事。

生活中如此,工作上也一樣,隻要好好幹,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可是,當我們麵對生活的挫折和不平坦的路程的時候,我們卻常常把自身貶低。

王亮原來在某公司的營銷部當經理。一天他突然接到人事部門的調令,調他去供應部當經理。在公司,供應部的地位哪裏會比得上營銷部呢?開始的時候,王亮一直悶悶不樂,心灰意冷。後來他自己忽然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我以前對自己信心十足,當上了供應部經理後就沒有了呢?他思之再三,突然領悟過來:"這是因為我自己的期待值無形中隨著部門的調動而降低了,我失去了自我上進的動力。"於是,他開始把精力投入新的工作,慢慢地發現供應部也有自己的用武之地。由於他出色的工作成績,供應部獲得總公司頒發的兩次特別獎金。不久,王亮收到一張人事調令,他被提升為公司的副總經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了削足適覆的可笑和滑稽,其實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不可能完全如意地挑選那些又重要又體麵的工作,很可能要被動地接受一些工作安排。這時候要心中清楚:不要讓自己降低標準去適應工作,而應按自己的才華提升工作標準,不要幹削足適履的傻事。

*珍惜別人的麵子

我們這裏所提的"臉皮厚",並非是讓我們要無賴,喪失尊嚴。而是希望我們在為人處世時,學會忍耐,學會等待時機,學會主動把握機遇。那些羞羞答答,不肯降低身價做事的薄臉人,在激烈的競爭中,肯定會陷入被動的境地。

中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愛麵子,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會考慮到自己的麵子。"麵子"到底是什麼東西呢?麵子說明了就是尊嚴。誰都希望自己在別人麵前有尊嚴,被人重視,被人尊重。因此,我們在與人交往時,為自己爭得麵子的同時,也別忘了給別人也留些尊嚴,這一點非常重要。

卡耐基說:"凱墨爾即使在全麵勝利的興奮中,為了長遠的利益,仍然記著這條重要的信條--讓別人保住麵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臉皮觀念,這關係到自己的尊嚴和地位。麵對失敗者或是弱劣群體,我們卻很少想到這一點。緣於自己的優越,我們常常無情地剝掉了別人的麵子,傷害了別人的自尊心,抹殺了別人的感情,卻又自以為是。捫心自問,這種心理是多麼淺薄,心胸是多麼狹窄啊!朋友們,即使我們自己很優秀,也千萬記得給別人留些麵子,這樣我們才會被人所尊敬。

*惡行有惡報

人性本善,我行我素,惡語傷人是我們不提倡的,當你同樣遭受如此對待時,你又會如何呢?

一位畫家在集市賣畫。不遠處,前呼後擁地走來一位大臣的孩子,這位大臣在年輕時曾經把畫家的父親欺詐得心碎而死。

這孩子在畫家的作品前流連忘返,並且選中了一幅,畫家卻匆匆地用一塊布把它遮蓋住,並聲稱這幅畫不賣。

從此以後,這孩子因為心病而變得憔悴;最後,他父親出麵了,表示願意付出一筆高價。可是,畫家寧願把這幅畫掛在他畫室的牆上,也不願意出售。他陰沉著臉坐在畫前,自言自語地說:"這就是我的報複。"

每天早晨,畫家都要畫一幅他信奉的神像,這是他表示信仰的惟一方式。

可是現在,他覺得這些神像與他以前的神像日漸相異。

這使他苦惱不已,他徒然地尋找著原因。然而一天,他驚恐地丟下手中的畫,跳了起了:他剛畫好的神像的眼睛,竟然是那位大臣的眼睛,而嘴唇也是那麼地酷似。

對別人的傷害總會受到報複的,尤其是自己內心的譴責。它莫過於對你肉體上的傷害一般,會讓你的身心久久不能得到寬慰。

*有為先有識

物理學家亨利?柏克瑞發現鈾能夠發出一種性質不明的射線。得知這個消息,居裏夫人帶著探險家般的心情,投入了精確測量放射作用的戰鬥。她對全部已知的化學物質--進行實驗,發現鈦也有放射性。接著,進一步跟蹤追擊,又一個奇特的現象使她大吃一驚:鈾瀝青礦的放射性程度,竟比計算出的數字大得多!反常的現象引起了居裏夫人加倍注意。經過反複驗證,她做出了如下的結論:此種礦物中一定含有某種比鈾與鈦的放射性還要強得多的新元素!

看準了,就抓住它。問題的重要性,使居裏也感到非放下手頭的工作同夫人一起攻關不可了。於是,一場艱難困苦的戰鬥在一間條件極差的棚屋裏展開了。翻倒礦石,攪拌冶鍋,搬運器皿,傾倒溶液,居裏夫人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捕捉鐳的工作上。

鐳,好難捕捉的鐳啊!終於被勤奮的居裏夫婦抓到了。

然而,假若這兩位科學家沒有見識的話,豈不等於是沒長眼睛的獵手!認識不到放射性研究將是打開核物理大門的金鑰匙,認識不到放射性呈現異常現象,就不會下那麼大的決心,搞它個水落石出了。

*留下財富不如留下知識

清末封疆大吏左宗棠告老還鄉,在長沙大興土木,為子孫後代留下豪華府第。他總是怕工匠偷工減料,便親自拄著拐杖到工地督工,這兒摸摸,那兒敲敲。有位老工匠看他如此不放心,就說:"大人,放心吧。我活了這麼一大把年紀,在長沙城裏造了不知多少府第。在我手上造的府第,從來沒有倒塌過,但屋主易人卻是常有的事。"左宗棠聽言,不覺滿麵羞愧,歎息而去。

同為名臣,林則徐在對待兒孫的問題上就要開明得多。他曾說:"子孫若我,要錢幹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誌;子孫不若我,要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為子女留下財富,不如留下更多的知識,後代不一定能保留住財富,但須用知識去創造財富。

從上麵兩個例子我們可以領悟這一真理:財富是寶貴的,但比財富更寶貴的是知識。

所以聰明的你應該明白,與其留下財富還不如留下知識。

*心寧智生,智生事成

智慧不會隨意誕生,事情不會隨著成功,因為在它們的實踐者身上你可以找到答案--心寧智生,智生事成。

不要將種種苦惱壓在心裏。走出去找個好友,去向他傾訴,或在父母家人麵前求得開導或指引,有時某些問題可以隨著時間的過去而自動消失,有時可以靠個人的智慧和定力去把它化解。當長期的苦悶困惑無法化解時,找個佛家清靜地靜思幾天,讓心與佛交流以求得心的平靜,一切問題也許就有辦法解決了。我們當然不是鼓吹什麼迷信活動,隻不過清靜環境能給人以心的寧靜。

*生命原是一張空白畫

生命是一張空白畫布,隻有人們從生命中真正領悟到生命中的某些真諦性的東西,生命畫上才富有藝術性,並可再升華。

一個膽小如鼠的騎士將要進行一次遠途旅行,於是他竭力準備好應付旅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他帶了一把劍和一副盔甲為的是對付他遇到的敵手,一大瓶藥膏為防太陽曬傷皮膚或毒藤掛傷皮膚,一把斧子用來砍柴火,一頂帳篷,一條毯子,鍋和盤以及喂馬的草料。他出發了,--叮叮,咕當咕當,咕咕,咯咯,似乎一座移動的廢物堆。

他來到一座破木橋的中間,橋板突然塌陷,他和他的馬都墜入河中,淹死了。臨死前那一刻,他很懊悔,他忘了帶一個救生筏。

命運加給我們的困難艱辛,我們即使在最狂亂的夢境也難以預想。我倒是更相信那具有堅定的信念斷然前行的人,他們的旅行才更輕捷,更穩健。

*忠言逆耳利於行

人常說批評是"忠言逆耳",卻是"利於行"的。其實批評自己的人,一般都是真心對待自己,希望自己能改正缺點,朝著好的方麵發展的,對被批評者可謂是一片坦誠。

師經是魏國宮廷裏的一位琴師,經常給魏文侯彈琴。

一天,師經彈琴,魏文侯隨著樂曲跳起了舞,並且高聲說道:"我的話別人不能違背。"師經拿起琴去打魏文侯,沒有打中,卻把帽子上的穗子撞斷了。文侯問手下人說:"身為人臣卻去打他的國君,應該處以什麼樣的刑罰?"文侯手下的人說:"應該燒死他。"於是把師經帶到堂下的台階上等候。

師經說:"我想在死之前說一句話,可以嗎?"文侯說:"可以。"師經說:"以前堯舜作國君時,隻怕他講的話沒有人反對;桀紂作國君時,隻怕他講的話遭到別人的反對。我打的是桀紂,不是我的國君。"

文侯聽後,說:"放了他吧!這是我的過錯。把琴掛在城門上,用它作我的符信;不要修補帽子上的穗子,用它來時常告誡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