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6
建立自己的人脈銀行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這句話指出了朋友的重要性。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經發表一份調查報告,結論指出:一個人賺的錢,12.5%來自知識,87.5%來自關係。在好萊塢,流行一句話:“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而是在於你認識誰。”
人脈資源可以說是《財經》成功的一個製勝法寶,也是目前其他財經媒體無法望其項背的主要原因。胡舒立一個重要的人脈來源是20世紀80、90年代設計了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的體改委(辦)或其相關人士,直到今天,《財經》雜誌的一條報道主線就是國企改革。無論是電信拆分、上市,還是中石油、石化的改革,包括農村新土地革命等,都明顯地沿襲了她一貫的關注重點。當然,其消息來源自然是她多年積累的人脈資源。
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學經濟的人都知道吳敬璉,作為影響中國近20年經濟改革的重要經濟學家之一,他的門生有許多在經濟改革的重要崗位擔任要職,比如周小川。有一次,胡舒立想向吳敬璉求教。為了接近吳敬璉,胡舒立和朋友一起開著借來的破吉普車起早貪黑來往機場接送,最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後來,胡舒立不但得到了吳教授的指點,連她出國留學的推薦信也是他給寫的。
從胡舒立豐富的人脈資源上,我們發現成功多半離不開朋友的支持和鼓勵。如果你想獲得成功,請從現在就開始積累自己的人脈。
胡舒立帶給我們的啟示:
1.你必須首先愛你的職業,才能作出讓別人尊敬的成績。
2.當遭遇失敗時,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一蹶不振,而應該堅強,告訴自己這隻是通往成功之門的必經之路。
3.隨時擴充自己的人脈資源。
胡舒立個人檔案:
1953年,生於北京。
1978年,考入人民大學新聞係。
1982~1992年在《工人日報》國內部當記者。
1992年加盟《中華工商時報》,成為“中國財經記者第一人”。
1987年5月,獲美國世界新聞學院的“美國研究計劃”獎學金。
1991年,出版《美國報業見聞錄》。
1994年,獲美國斯坦福大學新聞係的奈特獎學金。
1998年初至今,創辦《財經》雜誌,現任《財經》雜誌主編。
羽西化妝品創始人靳羽西:
要做就做第一,因為沒人會記住第二
提到羽西的時候,人們會想到那個留著童花頭、美麗親切的形象,想到那個化妝品界叱吒風雲的品牌。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她還是個成功的傳媒人士、一名優秀的節目主持人、一個全方位的記者。《紐約時報》稱她為“中國化妝品王國的皇後”;《財富》雜誌形容靳羽西是“當代的馬可·波羅”;而美國《國會記錄》則稱讚她為“真正的平民大使”。
溝通世界與中國
很少有人在賺錢的同時,還能兼顧傳播文化;很少有人在把一國文化傳輸給對方的時候,還能把對方的文化傳輸回來。靳羽西就是這樣一位文化使者。在美國,她因自己製作並主持的《看東方》電視節目引起轟動而獲得“傑出婦女獎”、“終生成就獎”等一頂頂桂冠。她使美國人改變了對中國的看法,試著用一種理解的眼光欣賞東方。美國人欽佩地稱她為“當代的馬可·波羅”。在中國,1986年製作的《世界各地》也凝聚了靳羽西的心血。這套電視節目第一次向中國觀眾打開了認識世界、了解西方的窗口。她也以自己獨特的電視主持風格,影響了一代中國電視主持人。
這些努力沒有白費,羽西的工作得到了肯定。由於在溝通東西方文化方麵的傑出貢獻,靳羽西獲得了包括聯合國和美國國會在內的各組織機構頒給的二十餘個獎項。其中除了“終生成就獎”、“傑出婦女獎”之外,還有“特別成就獎”、“友好大使獎”、“突出人才獎”、“國際媒介交流獎”,等等。她於1989年拍攝的《中國的牆與橋》還獲得美國電視界的最高榮譽“艾美獎”。美國麻省省立大學也授予她人類學名譽博士學位。
在中國,靳羽西也獲得了多項榮譽。她接受聘請,榮任了國家旅遊局、四川省政府、天津市政府、浙江省海外交流協會、西安廣播電視局、保定電視台等眾多機構的榮譽顧問和天津大學、河北大學、無錫輕工大學等眾多高等學府的客座教授。
可以說,羽西利用自己獨特的背景和豐富的學識在東西方之間架起了一道橋梁,讓東方人了解到了西方的生活方式,也讓西方人改變了對東方人的傳統看法。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沒有東西方腳踏實地的溝通,我們可能永遠不知道怎麼樣才算做到了實事求是。
接受挑戰並做到最好
靳羽西是個不安於現狀的人,挑戰構成了她生活的重要元素,她總是勇敢地張開雙臂迎接挑戰。多年的電視主持人的工作需要她長年化妝,她也有機會用過世界上各種化妝品,但她還是常常為找不到適合亞洲人膚色的化妝品而煩惱。由此,她又想到開辟一項新的事業。1992年,羽西創立了羽西化妝品公司,研製了一套專為亞洲女性設計的羽西係列化妝品,開始了“美的使者”的曆程。
羽西說,這個挑戰和做電視節目是完全不同的。“我執著的奮鬥開始了,我將200種不同顏色、質地的麵料,逐一地與亞洲人特有的黃皮膚進行試樣對比,以明快、和諧、對立且統一的審美眼光和十幾年做‘形象’電視節目主持人的特有敏感,經過不斷摸索、積累,終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張適合亞洲女性的服裝與膚色相對應的‘配色表’。解決了亞洲女性穿什麼顏色衣服最好看;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化妝品,按自己特色化妝;如何與服裝有機搭配、協調……這些看似簡單卻又與個性及形象密切相關的大問題。世界上千百家化妝品公司中隻有我給了亞洲女性一個最適合的答案,我把自己全部地交給了占世界婦女二分之一的亞洲女性。”如同當年做電視節目一樣,靳羽西又獲得了成功。在中國國家統計局和中國中央電視台的調查評比中,“羽西”化妝品獲得了“消費者心目中的最佳名牌”第一名;羽西化妝品公司成了中國化妝品行業中的佼佼者;她還與世界五大化妝品企業之一的法國COTY跨國公司合作,在上海浦東建立了世界一流水平的化妝品生產企業。《紐約時報》再次發表文章,說靳羽西是“中國化妝品的皇後”。
羽西的挑戰還沒有結束。2004年1月23日,靳羽西將一手創建的化妝品品牌“羽西”賣給法國歐萊雅公司,在業界引起不小震動。她將辛辛苦苦創建的羽西品牌賣掉,徹底退出了化妝品行業。知難而退不是她的性格,離開化妝品行業,並不是因為公司經營得不好。在營銷技巧、品牌打造等方麵,她做得很優秀,但她對財務、人事等方麵的管理,沒有太大興趣,所以她選擇放棄,開始新的追求。
從節目主持人到化妝品創始人,我們看到了多麵的羽西。下一麵是什麼,誰也說不好,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她絕不會讓你失望。
巧借知名度辦企業
羽西化妝品一推出就獲得了很大的成功,而實際上它的積累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化妝品牌的順利推出有部分原因是羽西本人的高知名度。對於靳羽西而言,是先有個人品牌,再借勢進入實業,擁有產品品牌和企業品牌。借助一個高知名度從上而下入市,使得產品和企業的推廣省時省力。
靳羽西一直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幫助亞洲女性建立對她們具有的獨一無二的美的自信。原來,靳羽西多年來都希望在鏡頭前充分展露其最美的風采,卻苦於無法找到完全適合她的皮膚顏色和臉型的化妝品。
“所有大的化妝品公司的粉底霜、彩妝產品充斥了亞洲市場,但是它們的產品西方人用了很漂亮,用在我們臉上就會很難看。對於白種人好看的,正好與亞洲人相反。他們是大鼻子,我們是扁鼻子,他們的眼睛大而且深,但我們的眼睛小而且鼓,我們怎麼可以用同一種產品?”靳羽西說,“甚至日本產品也非常法國化,它們的標簽是法語,品牌也是法語。”
1992年,投資500萬美元的靳羽西化妝品(深圳)公司成立,推出了一係列專為亞洲婦女設計的化妝品和護膚品,它的第一個櫃台設置在上海。“我想為亞洲女性配製、生產和提供符合她們的特別需要的、世界上最好的美容護膚品。這些產品將根據她們的特點度身定製,讓亞洲女性發覺她們是多麼的美麗!”
羽西化妝品成功了。1998年時,羽西化妝品國內年銷售額已達3億元人民幣,連續多年獲得由國家統計局等發布的“全國商場銷售第一”、“品牌知名度第一”、“消費者心目中最佳品牌第一”等一係列“第一”。美國《福布斯》雜誌說:“她用一支又一支口紅改變了中國人的形象。”今天的靳羽西已經以95%的品牌認知率成為中國化妝品行業的領導品牌之一。
靳羽西的“野心”並不局限於中國,1996年她和世界化妝品巨頭科蒂公司建立了合資企業,並投資2000萬美元建起了現代化新工廠。在她積極開拓市場的計劃中,銷售櫃台將從600多個不斷增加,靳羽西希望“把東方最好的東西帶給世界”,而今她的夢想已經實現。
2004年,靳羽西化妝品公司被歐萊雅全麵收購,但靳羽西仍掛職該品牌的名譽副總裁,依然參加對新品的研發和工廠的管理工作。經過與歐萊雅近一年的合作後,靳羽西已經十分放心靳羽西化妝品牌的下一步發展。她本人曾對化妝品有三個主要願望:創建一個用中國名字命名的化妝品品牌;使這個品牌實現國際化;使品牌能夠延續下去。從目前靳羽西品牌的發展態勢看,她的三個願望都可以順利實現了。
羽西帶給我們的啟示:
1.中國的大市場需要與世界的大市場相融合。
2.放棄也是一門學問,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3.文化的傳承非常重要。對於女人來說,美貌和內涵一樣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