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有些無語,知道林軒誓言旦旦的闖入雷音寺,定然不會相信自己的解釋,隻能哀歎一聲不便在繼續解釋。
倒是觀音菩薩說道:“施主,如來佛祖所言,句句實情,並沒有說謊,那天的確是有心之人將三人掠在雷音寺,其中因由本座覺得是想嫁禍給我們佛教,希望施主能夠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弄清楚,以免冤枉我們佛教。”
觀音菩薩在林軒心中的地位一向有些高,並非是電視或者人言將觀音菩薩的威望提高,而是林軒小時候在泗水河旁一直叩拜的則是觀音菩薩。
林軒有些詫異,扭頭看了看觀音菩薩,又看了看如來佛祖,此刻的內心頗為矛盾:“既然你們佛教沒有將她們掠去,為何一直扣押,這是何故?”
“阿彌陀佛!”如來聞言回道:“本座見那小月姑娘乃凡人軀殼,仙家修為,但是戾氣過重,於是便讓觀音菩薩將三人押入功德池旁靜心修身,本想等三人戾氣減弱之後讓觀音菩薩親自送回,哪知施主已經闖勁了我們佛家雷音寺。”
“真是如此?|”林軒有些不相信,連忙反問道:“如果你所說的是實情,那今日我林軒便錯怪了你們,我願意留於此處任由你們處罰,絕無怨言。”
“施主能夠這樣想,實乃三界幸事,我們佛教也不會為難施主,施主去或者留我們一概不管。”
林軒的眼珠轉流著,暗自裏掂量著如來的話語,看他言辭綽綽,語言真實不像作假,順勢將抱拳致歉:“既然如此,請各位諸佛原諒晚輩的衝動和唐突,晚輩在此向各位表示歉意。”說完掃視了這在場的萬千諸佛,繼而看向如來,繼續說道:“希望如來佛祖能夠將我姐姐和朋友放出,讓晚輩待其回去,到時候劫難解開,自然會讓她們有所歸宿。”
如來本來就不想強行收留著小月三人,原本覺得三人猶如燙手山芋一般,見林軒親自找來尋要,倒便省了不少工夫,隻見如來回頭看向觀音,說道:“觀音大士,那就有勞你去功德池旁將那三位施主帶來,莫要讓林施主久候。”
“謹遵法旨。”觀音低頭接受,便朝著雷音寺的入口飛出。
倒是一旁的地藏王顯得有些慌張,連連看了看普賢菩薩,見他一臉無辜絲毫沒有將自己的事情放在心上,這內心對普賢菩薩可謂是狠的牙癢癢的。
“如來佛祖,我們佛教在三界六道的地位尊崇,豈能憑著這小子一句話便放人,如果如來佛祖就這樣妥協,有失我們佛教的尊嚴,更有失佛祖的威名,望求三思啊。”
林軒聽完,帶著憤怒的目光轉向看著地藏王,心想這家夥還是不肯死心,如果小月三人真的是被有心之人掠到雷音寺,那麼這個人很可能便是地藏王或者是冥河,除了這兩人林軒很難想到還有別人。
如來回頭看了看地藏王,又看了看這萬千諸佛,見諸佛臉上皆帶著疑惑,心理非常明白這萬千諸佛也在看自己的行為。
“地藏王菩薩,我們佛教一向以慈悲為懷,況且那三位施主本來就屬於無辜,隻是被大能者掠來,眼下這林施主救人心切才會獨自來闖雷音寺,正是因為我們佛教在三界六道威望遠播,所以才要帶好頭,如果我們強行壓製無辜之人,那我們和那些邪魔外道還有什麼分別?”
如來的話說出口,見那些諸佛又小聲的議論起來,林軒很佩服如來剛才的一番話,句句命中精髓,可謂是給地藏王當頭一棒,不僅申明了佛家的宗旨,更是強調了學佛之人應該具備的品質。
地藏王沉思冥想,內心大為不服氣:“佛祖,我們佛教從接引佛祖開始,一直秉著自身的使命,如果今日讓這林軒離去,他日定會養虎為患,我們佛家的威望遲早會被毀滅,這林軒乃解劫之人,而且性格飛揚跋扈,目空一切,好幾次大闖地府,視我們為無物,每一次都對我們佛教爭鋒相對,還求佛祖以佛教大任為主啊。”
地藏王說完,便跪在金蓮上,開始打感情牌。
那萬千諸佛心中對地藏王一向是畢恭畢敬,見地藏王說得話語有些道理,紛紛也附和跪下,異口同聲的要求如來不要放過林軒和被押的小月三人。
如來歎了口氣,將目光看向了沒有下跪的普賢,似乎希望普賢能夠站在自己這一邊,哪知那普賢菩薩看了看諸佛,絲毫不敢看如來,立馬也下跪。
林軒看著這萬千諸佛,嘴角發著冷笑,朝著如來說道:“佛祖,您看見沒,這就是你們佛教,此刻我看到這些諸佛,完全不感覺到他們是神仙,覺得他們和那些凡人沒有什麼兩樣,都是見風使舵,試圖用眾人之意來讓最高決策者改變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