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於吉(1 / 1)

命運這個東西,是最難解釋的,對於很多人來言都是中規中矩的,卻也有極少的不按常理出牌。

於吉便是屬於中規中矩的那一類。

高中時期,他像諸多同學一樣,翻牆出去上網,或者是在上課的時候呼呼大睡,也因如此經常被學校老師在返校的時候抓到,叫來父母或者是在升旗台前檢討。

檢討完後又在室友的帶領下“夜襲”。

但他又有一點不同,不像室友那般吞雲吐霧,也不喜歡成群結隊,也不喜歡打架。

在一般的高中裏,讓所有人認識到你隻有三種方法,一種是學習成績好,時不時在演講台上露個麵,一種是長的好,在學校走一圈就會有人來打聽,最後一種就是靠混的好,學校裏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小團體,像電影裏一樣稱兄道弟集合打群架。

於吉很自然的避開了這三類特征,卻也不是最普通的那類人。

他不喜歡讀書,因為他提不起興趣,上課盼下課,下課盼放學,心思基本花在遊戲上,卻喜歡寫一些自己都覺得矯情的日記。

成績不好,卻偶爾能寫出一兩篇好文章,他在心裏說這叫文思泉湧。

憧憬英雄,卻不想成為英雄;喜歡聽歌,喜歡著周傑倫,卻晚聽了三年青花瓷。

會很幼稚的去判斷一個人,也會在一個人的時候想著所有事情。

喜愛孤獨,不厭合群。

這是他對自己的評價,當然不會跟任何人說。

伴隨著高考結束,於吉也正式踏出了校園生活,前一晚還在學校附近與相處三年的同學朋友鬼鬧,後天就隨高鐵去了外省迎接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那時高考分數不在他的注意力內。於吉所在的地方不發達也不能說貧困,但是他對自己的家境卻很了解,以自己的成績來說也就是個專科,他不懂事卻有自知之明,自己的家境哪怕是交個學費也要嗆得慌,而他對大學消費也有所知,即使父母會支持他,但於吉卻清楚的知道以自己目前的狀態進入大學隻會是玩幾年網絡遊戲而已,倒不如省下這筆開支。

於吉的舅舅在浙江一家公司當副總,平時兩人交集不多,一年下來也不過寥寥幾十句話,但他卻很清楚的知道自己這位舅舅對自家的關照,因此在高考還有二十來天的時候就已經跟他說好。

“真不讀了?要不再讀一下大學試一下嘛。”

“不了,我不喜歡讀書。”

於吉用相當淡然的語氣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那你就準備一下吧,到時候打電話給我。”

隔著一千多公裏的兩人在電話裏交談,於吉還是很明顯的察覺到了電話那頭傳來的失望,對此他隻能選擇忽略,暗暗在心裏發誓會在朋友們上大學的幾年裏混出一點名堂,為家裏解決困境。

人們常說大學是最後的象牙塔,社會是一個大染缸。

到浙江的第二天晚上,於吉第一次看到什麼叫應酬。

一群人在酒桌上似乎有著講不完的話,兩三人負責說話,幾人附和,不善言談的於吉隻是默默的夾著菜。

“反正你到時候也多少麻煩照顧一點嘛。”於吉的舅舅將他送到辦公樓,走之前指著他這麼說。

看著舅舅走的時候於吉心裏突然有些慌亂,隻是高中三年孤單出來性格讓他說不出什麼話,隻是木訥的揮揮手道別。

大學裏象牙塔的生活於吉沒有領悟過便進了這個染缸,一開始的時候於吉並沒有感覺到差異的存在,隻是隨著時間久了,就察覺到了。半年過去後才來時過度的緊崩終於在小憩時崩壞,他重新打開了遊戲,不再重視工作,一開始崩的越緊,放鬆時越難續弦。於吉清楚的記得當初在心裏說的話,卻隻是在更孤單的時候用來煎熬自己。

舅舅說的照顧總歸是有作用的,大半年的時間裏於吉知道自己的表現無論在哪裏都是呆不下去的,偶爾的談話雖然有,也有過一兩句先禮後兵的帶有威脅意味的話語,卻最終沒有人提起,隻是也沒有人再來說他,讓於吉一度覺得自己似乎被拋棄了一般。辦公樓裏依舊有人同他說說笑笑,隻是這並不能給他帶來安慰,隻能讓他覺得同事對自己的不屑。

意識到自己無法改變以後,於吉決定離開。

“辭職啊,這個沒事的啊,不用向上麵報告的,工資會算到考勤結束的那天直接打你卡上的。”

一天於吉向科長詢問起辭職的事情時科長這樣回答,平淡的語氣在他耳中傳出了不一樣的味道。

隨後於吉在一天早晨收拾東西離開,乘上了往另一個城市開的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