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讓德育走出網絡汙染的陰影(1 / 3)

[摘要]隨著網絡的普及,網絡汙染已經成為一大社會難題並日趨突出。網絡汙染表現在色情、暴力等大量“電子毒品”的泛濫,網癮的罪魁禍首——遊戲,出口成“髒”的網絡語言,網絡的無規範性和虛擬性引起的道德、情感問題等方麵。網絡是一把雙刃劍,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利用它。對於它可能給中小學生帶來的消極影響,社會、學校、家庭都應積極采取對策,為中小學生創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網絡環境。

[關鍵詞]德育;網絡汙染;網絡環境

[中圖分類號]G6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3115(2010)02-0126-03

21世紀是網絡的時代。網絡正在成為影響人類社會生活的主體,整個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網絡。網絡功能可謂神通廣大:電子商務、電子郵件、新聞傳遞、遠程教育、異地醫療、在家上班、休閑娛樂、情感交流等,網絡所覆蓋的範圍,大到國際風雲變幻、國家首腦更迭,小到庶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千家萬戶的喜怒哀樂,應有盡有,構成了一幅活生生的現實景觀。

網絡是科學發展、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但是,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麵,因其傳輸信息的快捷而產生了極高的效率,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諸多便利和便捷的通訊;另一方麵,網絡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尤其是對於人生觀、世界觀尚未定型的未成年的中小學生影響很大。事實表明,網絡正日益暴露出其自身的“文明病”。隨著網絡的普及,網絡汙染已經成為一大社會難題並愈顯突出,青少年被侵害首當其衝。如何應對網絡汙染,積極開展青少年德育工作,是德育工作者不可忽視的問題。

一、網絡汙染麵麵觀

(一)色情、暴力等大量“電子毒品”的泛濫

網絡是一個信息的寶庫,同時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它在充當信息高速公路的同時,也為“電子毒品”的泛濫提供了便利。如果留意網上的搜索引擎,不難發現“性”(sex)、“裸體”(nude)、“裸露”(naked)、色情(erotic)等詞彙早已是高頻詞。事實不容回避,網絡已成為最大的色情活動渠道。英國哈羅德•;帶姆萊貝教授發現,“因特網上非學術信息中有47%與色情有關。英國的兒童保護組織在因特網上找到的兒童色情頁麵竟然達4300餘個”。①遠的不說,僅2009年,手機涉黃事件就來勢迅猛、銳不可當,令公安部門大傷腦筋。青少年正處於青春期,性意識正日益萌發,出於好奇或衝動心理,他們往往會刻意去尋找一些色情、暴力信息,致使很多人成為“電子毒品”的俘虜。這些充斥色情、暴力的信息淹沒了青少年的誌向,使他們沉溺其中,沒有了更高的追求。對一些免疫力差的青少年來說,這些刺激往往成為誘發他們犯罪的重要因素。

(二)網癮的罪魁禍首——遊戲

與單純的遊戲機相比,網絡遊戲具有互動性,對青少年的吸引力更大。網絡遊戲內容豐富、花樣多、趣味性強,而且不少帶有暴力、色情甚至反動內容。所有這些極易使青少年成為“網絡癮君子”。就如西方學者所描述的那樣:“熱衷於在閃爍的屏幕前進行著假想的毀滅、讓自己的閑暇充滿好戰尚武之舉的電子遊戲迷,早已將正義感和道德感置之度外;在當今的社會裏,大規模的殺戮被視為一種震懾,屍體隻不過是一串統計數字,4000萬人的死亡被當作一次勝利,戰爭的連續升級被看成是和平,他們的正義感和道德規範更是無從談起。”②不少學生由於癡迷網絡遊戲,有的厭學、輟學,有的泡在網吧裏過夜,有的卷入暴力事件。中小學生玩遊戲時可盡情打殺,無需顧及法律,更無需同情弱者,導致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暴力傾向嚴重,敢下狠手而毫無悔意。據報道,某初中學生在網吧模仿網絡遊戲中的殺人方法,使另一初中學生身中九刀而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