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充滿自信,從容講話(2)(1 / 3)

這是一種最常見的悲劇,可是誰也無法製止。我們常常看見人們談話,談著談著就爭執起來了。他們爭論的常常是因為一些極其微小的事情,他們的觀點大體上一致,並無大的差距。但是,他們都以為對方完全站在自己的對立麵,弄得大家都非常不愉快。

造成這種悲劇的主要原因,是在表示不同意之前,忘記說或者以為不必先說同意的部分也或者是沉默不語。

人們常常聽了對方的長篇大論之後,發現其中有一部分與自己的看法不同,不應立即提出異議,而應思考後在說,否則當對方一聽立即被否定的話,以為自己的意見完全被否定了,當然不高興。

在這樣的場合,一定要記住,最先說明你讚同的方麵,即你們之間共同的地方,然後再說明在某一點上你有不同的意見,這樣,對方就很容易接受你的觀點。

無論你的意見和對方的意見距離有多大、分歧多麼嚴重,最先你要做的就是找共同點,隻要你不表現出絕對不可商量的態度就行了。相反,我們要表現出一切都可以商量,並且使對方相信,無論有多大分歧,大家都可以得到比較一致的看法。

如果你是一個善於談話的人,並且掌握了一定的談話技巧,你一定要小心翼翼,不要使談話陷入僵局,隻要談話之門沒有關上,那就永遠不愁無話可說。怎樣與朋友進行溝通?

培根說過:“如果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如果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的憂愁將會被分掉一半。”

要使友誼之花長開不敗。即使是要好而又無需做作的朋友,在交談中也還是有一些應該值得注意的地方。

1.朋友之間無需講客套話

比如你來到一個朋友家裏;你的朋友對你非常客氣,你說的每一句話,他都隻是“唯唯”而答,當在和你說話的時候,總是滿口客套話,恐怕你會不高興,怕會得罪了你。這樣,你一定會覺得如坐針氈,難以平靜。

這樣的情況你遇到過嗎?你像這樣對待過你的朋友嗎?開始會麵時的幾句客氣話倒不成問題,若繼續說個不停就太不妥當了雖然是客氣,但這客氣顯然是令人痛苦的。與朋友交談的目的在於溝通彼此的情感,加深雙方的感情,增加彼此間的了解。但過分地說客氣話,則恰恰是橫阻在雙方中間的一條鴻溝,如果不把這鴻溝填平,我們隻能隔著這條鴻溝,對彼此進行客套的敷衍。

如果是和朋友第一次見麵,稍微談一些客套話,以後的見麵就應該盡量少用。

說一些客氣話不是用來敷衍朋友的,而是表示你的恭敬或感激。所以要適可而止,如果多用的話就會顯得過於虛偽。有人替你做一點小小的事情,譬如倒一杯茶吧,你說一句表示感謝的話也就夠了,不要過多的言語。

有些人接受了別人的幫助總是說“嗬,謝謝你,真是不好意思,真對不起,我不該拿這些小事情麻煩你,真使我覺得難過,實在太感激了……”一大堆話,旁邊的人聽了也會覺得不舒服的。如果是在特殊的情形下,那麼最多說“對不起,這事情要麻煩你”,也就很夠了。但是當我們說客氣話的時候一定要充滿真誠,如果像背熟了的成語似的客氣話,是最容易使人討厭的。說話時的態度一定要溫雅,不要緊張或猶豫。另外,說話時要保持身體的均衡,不要有過度的動作和肢體語言。

如果我們對平時從來不會表示客氣的人們稍微說話客氣一點,如家中的仆人、你的孩子、商店的夥計、計程車司機等。把平時對朋友太客氣的說話略改為坦率一點,你一定會收到意外的好處,你也一定可以享受到友誼之樂。

2.真心地讚美朋友

現實生活中需要讚美的場合很多,讚美對自己、對他人的影響都是積極的。對朋友進行真誠的讚美,不僅可以加深彼此間的友誼,同時也能喚醒朋友的潛在力量,增強朋友的自信心,幫他從泥濘自卑中走出來。讚美不僅使對方感到愉快,而且自己也會心境明朗。但遺憾的是,我們對於司空見慣的事太不留意,沒有意識到他們的需要,更沒有意識到我們對他們的真心的讚美,能滿足這種心理的需要,從而更容易得到這個人的友情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