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四六章 茫然無緒(1 / 2)

林鳳生擺手道:“此時非追究罪責之時,快快將糧餉遭劫的經過一五一十的道來。”

段誌英戰戰兢兢地道:“是,將軍。卑職奉命押運糧餉,於五天前從京師出發。由於車上都是輜重,行進甚慢。今日午時堪堪到達清風嶺,由於天氣炎熱行路艱難,我等便在嶺上停下小憩,眾兄弟饑渴難耐,正巧遇見一個村姑挑水經過,便向她買了一擔水解渴。哪知喝了以後便即不省人事,醒來之時糧餉已然失竊,卑職一時大意罪該萬死。”說著拜伏在地,不住磕頭。

李寶華道:“清風嶺一帶人煙荒蕪,怎會有村姑挑水路過,難道你們不覺得蹊蹺嗎?真是一群飯桶,愚不可及!”

段誌英道:“大人明鑒,都是卑職糊塗。隻是……”說完瞟了李寶華一眼,欲言又止。

林鳳生道:“有何隱情但說無妨。”

段誌英道:“是。昨日傍晚卑職在清風嶺外三十裏處遇到李大人屬下的七八名弟兄前來接應,今日便同心協力押運糧餉回府。糧餉被劫以後,他們中有一個叫付大恩的兄弟失蹤了。”

林鳳生聽得失聲道:“難道竟是李大人手下的官差監守自盜,串通了那村姑來謀害你們?”

李寶華臉色十分難看,囁嚅道:“將軍,打劫朝廷軍餉可是死罪啊,付大恩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是不敢的呀,還請將軍明察。”

林鳳生不悅道:“當務之急便是先找到付大恩其人,至於事實是否果真如此總會水落石出的,大人不必急於回護辯白。”

說完又沉吟道:“這也怪不得你們,世道險惡,原是難防。不知這清風嶺一帶可有匪類出沒?”伸手托起了段誌英。

李寶華神色尷尬,咳嗽一聲才道:“大多數匪類都已投奔了張結巴,而且匪類大多聚集在南方,因此清風嶺一帶並沒有殘匪。”

林鳳生點頭道:“段將軍,在現場可曾發現什麼蛛絲馬跡沒有?”

段誌英道:“眾兄弟將方圓十裏之內都搜遍了,卑職愚鈍,並沒有發現什麼端倪。不過卑職已派了二十名弟兄封鎖了道路,以防賊人遺留的線索遭到破壞。”

林鳳生聽得暗暗驚奇,能將大批糧餉劫走,卻未留下明顯的痕跡,難道賊人竟是生了翅膀不成?對段誌英投以一個讚許的眼神,道:“我們馬上趕往清風嶺。”

此人押運糧餉失竊,初時暗暗覺得他無能無識,但此時卻又不禁對他高看了一眼。這麼多的糧餉被劫不可能一點痕跡也不留下,而若是現場遺留的線索完全被破壞,那麼要破獲此案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當即讓芸兒和段徵羽留下,帶了梅若雪和陳鳳儀隨段誌英上馬趕往清風嶺。賊人得手之後自然早已遠遁,便也不會再與之遭遇,因此並沒有帶多餘的人馬。

清風嶺離威楚府有一百餘裏地,幾人馬不停蹄,直到馬匹實在跑不動了方才停下來小憩片刻,後半夜終於到了清風嶺。

荒山野嶺甚是寒涼,隻聞山風呼嘯,夜梟怪鳴,幾人都不由得縮了縮身子。遠遠見幾名兵卒在路邊的火堆旁相偎打著瞌睡,段誌英頗覺臉上無光,大感惱火。上去便拳打足踢,將眾人一起叫醒,說明了林鳳生的身份,幾人慌忙過來參見,請罪之辭連篇。

林鳳生擺了擺手,叫他們找了些枯枝紮成火把點燃,將道路照得如同白晝一般。隻見眼前是一條大道,路麵上盡是縱橫交錯的車轍,段誌英道:“將軍,我們就是在這裏著了道的。”

林鳳生點點頭,手執火把走過去查看,隻見道旁都是茂密的樹林,來路上有兩座對立的山崖,單看地勢便十分險要,正是兵法中所說的設伏打圍的地形。

暗忖道:“賊人既然能將這麼多的糧草輜重運走,必定來了不少人手,即便官兵沒被迷倒,隻怕也一樣難逃一劫。”

梅若雪道:“表哥,你說會不會是那張結巴的人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