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
列寧(1870~1924),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俄國共產黨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主要創建人。原姓烏裏揚諾夫(YJTBRHB),生於俄國辛比爾斯克。列寧在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的新曆史條件下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思主義推進到一個新階段——列寧主義階段。
革命曆程
以筆名列寧聞名的弗拉基米爾·伊裏奇·烏裏揚諾夫是俄國共產主義的奠基人。列寧是馬克思的忠實信徒,他介紹了馬克思的思想。由此,列寧的工產主義思想被迅速傳遍了世界的許多地方,他被認為是曆史上最有影響的人之一。
列寧1870年生於俄國的辛比斯克,為紀念他,該城現稱為烏裏揚諾夫斯克。其父是個忠實的政府官員,23歲時列寧成為一名熱情的馬克思主義者。1895年12月,他因參加革命活動,被沙皇政府投入監獄,後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亞。
在西伯利亞的3年中,他與一名女革命家結婚,寫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一書。1900年2月他在西伯利亞的流放期滿,幾個月後,他前往西歐,在那呆了17年,成為了職業革命家。當他參加的俄國社會主義工人黨分裂成為兩派時,他成了一個大派別的領袖,即布爾什維克。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列寧創造了機會。戰爭對於俄國來說是軍事和經濟的災難,它極大地激發了國民對沙皇製度的仇恨。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在一段時間裏,俄國似乎可能建立民主製度。聽到沙皇垮台的消息,列寧立刻返回了俄國。到達那裏時,他敏銳地看到,盡管民主黨建立了臨時政府,但他們並沒有力量。這對於一個有著良好紀律的共產主義政黨來說,是掌握政權的好機會,盡管該黨人數較少。因此他勸說布爾什維克黨為立即推翻臨時政府而奮鬥,以共產主義的政府取而代之。7月的起義未獲成功,列寧不得不隱藏起來。11月的第二次起義成功了,列寧成了國家的新領袖。
作為政府的領袖,列寧是嚴厲的,但又是重實效的。首先,他大力推行把國家經濟向社會主義經濟迅速轉變。當這種經濟還不成熟時,他非常地靈活,及時進行修正,建立起一種資本主義一社會主義經濟的混合體,這在蘇聯持續了一些年。
1922年5月列寧患了嚴重的中風,一直到1924年去世,他幾乎完全不能工作。他死後,遺體被仔細地保護,安放在莫斯科紅場的墓地。
列寧的重要性在於他領導布爾什維克在俄國奪取了政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共產主義政權。他是第一個把馬克思理論轉化為實踐的人。這第一個共產主義政權的建立是近代史的一個轉折點。1917年到1979年,共產主義力量在全世界繼續發展,地球的幾乎1/3人口生活在共產主義的旗幟下。
盡管列寧的重要性首先是作為政治領導者,但他還通過他的作品發揮其影響。列寧的思想與馬克思的思想沒有矛盾之處,但側重點有些不同。列寧重視革命策略,強調暴力。馬克思隻是偶爾提到無產階級專政,列寧則對此非常看重。
列寧是個革命活動家,在他領導下奪取了政權,改造了國家。
畢竟列寧隻在位5年。在這5年中,他完全摧毀了俄國的貴族統治,使國家開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但是,是斯大林,而非列寧,強迫蘇聯農民走上了集體化道路。又是斯大林在蘇聯消滅了私營企業。在斯大林的統治下,蘇聯成為了能向西方挑戰的全球大國。
列寧是個偉人。他不僅為斯大林在蘇聯鋪平了道路,而且,他的著作、政策和實踐對其他國家的共產主義運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青年時代的列寧
列寧的全名叫弗拉基米爾·伊裏奇·烏裏揚諾夫,他是無產階級革命家,寫文章使用“列寧”的筆名,所以人們都親切地稱他為列寧。
1887年,列寧的哥哥薩(sà)沙因刺殺沙皇被捕並處死刑。這一年,列寧隨同全家遷往喀山,進喀山大學法律係學習。在這裏,他結識了一批有革命思想的學生。
列寧剛進學校,年紀也很輕,但他讀過一些馬克思的書,對當前的政治問題非常了解,經常向同學介紹馬克思的學說,鼓動大家向沙皇政府作鬥爭,因此在同學中間威望很高。
這年12月的一天,大家聽列寧講了沙皇殺害學生的新暴行後,都非常憤慨,決定不上課,立即舉行一次集會。
大家在會上慷慨陳詞慷慨陳詞:情緒昂揚地發表意見。,最後通過決議,要求校方廢除反動的學校章程,允許學生成立自己的組織。
校長立即把學生的“不規行為”報告喀山當局。當天深夜,一營武裝士兵來到學校進行鎮壓。列寧和這次集會的組織者都被逮(dǎi)捕,送進監獄。
列寧從監獄放出來後,政府當局不準他回喀山大學。也不準他上其他大學,而把他流放到喀山附近一個鄉村。一年後,列寧回到喀山,秘密參加了一個馬克思主義小組,並研讀了馬克思的《資本論》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