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心底無私天地寬
忘記打開降落傘的天使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你就是“天使”。
一位牧師在教堂向他的教民們布道,最後他以肯定自我價值作為結尾,強調每個人都會受到上帝的眷顧,每個人都是從天而降的天使。活在這個世上,每個人都要用好上帝給予的獨特恩賜,去發揮自己最大的能力。
聽眾當中有個人不服牧師的說法,站起身來,指著令自己不滿意的扁塌鼻子,說道:“如果像你所說,人是從天而降的天使,請問有哪個完美的天使長著塌鼻子呢?”
另一個嫌自己腿短的女子也起身表示同樣的意見,認為自己的短腿不是上帝完美的創造。
牧師被這兩個人的問題問得有些驚訝,忽然他溫和地笑了。
牧師輕鬆而自信地回答:“上帝的創造是完美的,而你們兩人也確實是從天而降的天使,隻不過……”
他指了指那名塌鼻子的男子,說:“你降到地上時,讓鼻子先著地罷了。”
牧師又指著那位嫌自己腿短的女子,說:“而你,雖是腳先著地,卻在從天而降的過程中,忘了打開降落傘。”
心靈漫步: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會得到上帝同等的眷顧。因此,要多發現自己的優點和價值,遠離自卑,自信而樂觀地麵對生活,接納自己、善待自己。
一根柱子背後的300年真理
“我要說明的是,你們看到的不是什麼奇跡,而是我對自信的一點堅持。”
他是英國一位年輕的建築設計師,由於一直以來出色的表現,他很幸運地被邀請參加了溫澤市政府大廳的設計。他運用工程力學的原理,根據自己的經驗,很巧妙地設計了隻用一根柱子支撐大廳天頂的方案。
一年後,市政府請建築界的權威人士進行驗收時,對他設計的一根支柱提出了異議。他們認為,用一根柱子支撐天花板太危險了,要求他再多加幾根柱子。
年輕的設計師對自己的設計方案十分自信,他說:“隻要用一根柱子便足以保證大廳的穩固。”他詳細地通過計算和列舉相關實例加以說明,拒絕了工程驗收專家們的建議。
他的固執惹惱了市政官員,年輕的設計師險些被送上法庭。
後來,他不得不妥協,在大廳四周增加了4根柱子。不過,這4根柱子全部都沒有接觸天花板,其間相隔了2毫米,這個秘密在當時無人知道。
時光如梭,歲月更迭,300年過去了。
在這300年的時間裏,市政官員換了一批又一批,市政府大廳依然堅固如初。直到20世紀後期,市政府準備修繕大廳的天頂時,才發現了這個秘密。
消息傳出,世界各國的建築師和遊客慕名前來,觀賞這根神奇的柱子,並把這個市政大廳稱作“嘲笑無知的建築”。最為人們稱奇的是這位建築師當年刻在中央圓柱頂端的一行字:
自信和真理隻需要一根支柱。
這位年輕的設計師就是克裏斯托·萊伊恩,對於世人來說,這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今天,有關他的資料實在少之又少,但在僅存的一點資料中,記錄了他當時說過的一句話:“我很自信。至少100年後,當你們麵對這根柱子時,隻能啞口無言,甚至瞠口結舌。我要說明的是,你們看到的不是什麼奇跡,而是我對自信的一點堅持。”
心靈漫步:
英國劍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在講述這個故事時,可以看出他心情的激動,因為他從心中感謝年輕的設計師為他的國民們留下了一根自信的“支柱”。
自信是信任自己、肯定自己。自信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自信的人更清楚自己的力量,更明白自己的目標。自信是自我肯定,是生存的基礎。它是身陷低穀時的淩空之誌,是麵對失敗時掙紮奮起的動力,是漂泊人生激流中劈波斬浪的勇氣,是對自我潛能的挖掘。自信是金,留住自信,留住一份睿智、一份清醒;留住自信,活得從容瀟灑,活出人應有的價值與自尊。
留住自信,找到你人生的支柱吧!
看守橡木桶的邁克
改變世界從提升自我開始。
一個黑人小孩邁克在他父親的葡萄酒廠看守橡木桶。
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將一個個木桶擦拭幹淨,然後一排排整齊地擺放好。
令他生氣的是:往往一夜之間,風就把他排列整齊的木桶吹得東倒西歪。
小邁克麵對這種情景,傷心地哭了。父親撫摸著邁克的頭說:“孩子,別傷心,我們可以想辦法去征服風。”
於是,邁克擦幹了眼淚,坐在木桶旁邊想啊想啊,想了半天,他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去井裏挑來一桶一桶的清水,然後把它們倒進空空的橡木桶裏,然後他就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覺了。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邁克就匆匆爬了起來,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木桶一個一個排放得整整齊齊,沒有一個被風吹倒的,也沒有一個被吹歪的。
邁克高興極了,他對父親說:“要想木桶不被風吹倒,就要增加木桶自己的重量。”邁克的父親讚許地笑了。
心靈漫步:
人的潛能是無限的,無論人生達到了怎樣的高度,總有上升的空間,所以應該不斷地提升自己。畢竟,人生路上,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情,要想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辦法隻有一個,即提升自己。隻有不斷增強自己的能力,才能與風雨搏擊。
雙胞胎的不同心態
樂觀的人看到玫瑰,悲觀的人卻看到花刺兒。
哈裏家有一對可愛的雙胞胎男孩,這兩個孩子外表酷似,性格和想法卻迥然不同。他們一個是絕對極端的樂觀主義者,而另一個則是不可救藥的悲觀主義者。
為了試探雙胞胎兒子們的反應,他們的父親在他們生日的時候,在悲觀的兒子的房裏堆滿了各種新奇的玩具及電子遊戲機,而樂觀的兒子的房裏則堆滿了馬的糞便。晚上,他們的父親走過悲觀兒子的房間,發現他正坐在一大堆新玩具中間傷心地哭泣。
“兒子呀,你為什麼哭呢?”父親問道。“因為我的朋友們都會妒忌我,我還要讀那麼多的使用說明才能夠玩。還有,這些玩具總是不停地要換電池,而且最後全都會壞掉的!”
父親又走過樂觀兒子的房間,發現這個孩子正在馬糞堆裏快活地手舞足蹈。
“噢,你高興什麼呢?”父親問道。
這位樂觀的兒子答道:“我能不高興嗎?附近肯定有一匹小馬!”
心靈漫步:
美國前總統華盛頓說:“一切的和諧與平衡,健康與健美,成功與幸福,都是由樂觀與希望的向上心理產生和造成的。”樂觀就是一種成功,當你在生活中遇到各種困境時,關鍵是要調整好心態,努力發現生活中的積極因素,這樣才會給你的內心帶來愉悅,從而也使困境變得容易對付。
在死亡麵前保持微笑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你可以選擇用微笑麵對人生。
南美洲的一座火山爆發後,隨之而來的泥石流狂瀉而下,迅速流向坐落在山腳下不遠處的一個小村莊。農舍、良田、樹木,一切的一切都沒有躲過被毀的劫難。滾滾而來的泥石流驚醒了一位14歲的睡夢中的小女孩,流進屋內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頸部,小女孩隻露出雙臂、頸和頭部。及時趕來的營救人員圍著她一籌莫展,因為對於遍體鱗傷的她來講,每一次拉扯無疑是一種更大的肉體傷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雙親也被泥石流奪去生命,她是村裏為數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當記者把攝像機對準她時,她始終沒叫一個“疼”字,而是咬著牙微笑著,不停地向營救人員揮手致謝,兩手臂作出表示勝利的“V”字形。她堅信政府派來的救援隊一定能救她。可是營救人員最終也沒能從固若金湯的泥石流中救出她。而她始終微笑著揮著手,直到一點一點地被泥石流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