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假如生命中隻有三天光明
讓感覺伴隨你認識世界
存在就是被感知。
——貝克萊
疼痛隻不過像快樂一樣是一種心靈的激情。
——亞裏士多德
理解行為的問題就是理解整個神經係統活動的問題,反之亦然。
——赫布
他真的見鬼了嗎
世上本無鬼,他隻是被自己的眼睛欺騙了。
哈佛大學醫學院有個來自農村的學生蘭德,他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解剖任務,連續幾個晚上在解剖實驗室裏對著屍體進行解剖。
有一天晚上他正在聚精會神地觀察標本,突然看見對麵牆上有一個披頭散發、麵目可憎的“鬼”在亂晃。
他幾乎被嚇癱了,此後再也不敢夜間外出,不敢去觀察標本。
見到同學,他就會說,實驗室裏鬧鬼了,每次都惹得大家一陣嘲笑,說他就是一個鬼——膽小鬼!
心靈漫步:
哈佛大學的一位心理學教授聽到他的醫學院同事向他講述這件事時,並沒有把它當成一個笑料來聽,而是講給自己的學生聽,並對此進行了解釋。
其實這種情況是人的正常生理心理現象,是每個具有正常視覺的人都會遇到的情況。
如果在淺色背景下對一個有色小物體(例如紐扣)注視約10秒鍾,然後看一張白紙,就會看到一個暗淡的補色圖像(如紅色一綠色、黃色一藍色),這被叫做負後像。
也許對這個故事的解釋會給你一個啟示,即有些時候,你的一些感覺會迷惑你的判斷力,使你產生了恐懼或者其他的心理。其實這是沒有必要的。
有趣的盲人“麵部視覺”
盲人為什麼能感覺到牆壁存在,難道他們的臉真的可以發揮眼睛的功能?
一直以來,人們都驚訝於盲人的一種感覺能力,即他們在走路時能覺察出障礙物的存在而不會碰到它。一個盲人走近牆壁時,能在撞到牆壁之前就停下來,這時我們常聽到盲人說,他感覺到麵前有一堵牆。
他還可能告訴你,這種感覺是建立在一種觸覺的基礎上的,即他的臉受到了某種震動的作用。
為此,人們把盲人的這種對障礙物的感覺稱為“麵部視覺”。問題是,盲人真的是靠“麵部”來避開障礙物的嗎?
對於這一疑問,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心理學研究者達倫巴希(KmDallenbaeh)給出了答案。他在他的文章中講述了他和同事們經過一係列的實驗後,對盲人的“麵部視覺”的研究結果。
其實驗過程是這樣的:實驗人員用毛呢麵罩和帽子蓋住盲人被試的頭部,露出盲人被試的耳朵,往前走的盲人被試仍能在碰到牆壁前停住。然後,研究人員除去盲人的麵罩和帽子,而隻把盲人的耳朵用毛呢包起來,在這種實驗條件下,盲人被試一個一個地撞上了牆壁。
於是實驗人員得出一個結論,盲人“麵部視覺”的說法是錯誤的,他們是靠聽覺來感知和避開障礙物的。
心靈漫步:
我們如何觸摸世界?答案是:感覺。通常我們所說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都屬於感覺的範疇,感覺是一個奇妙的東西,既看不見,也摸不到,然而它卻時刻在發揮作用。
充分地利用你的感覺去感受這個美好的世界吧,讓你的生活變得豐富起來。
你的內髒有感覺嗎
事實勝於雄辯,一次震驚醫學界的偉大發現。
如果用手去觸摸我們的內髒,我們的內髒會有被觸摸的感覺嗎?哈維醫生的發現可以給你答案。哈維醫生生活在18世紀。
在一次戰鬥中,有一位叫艾德的士兵不幸受傷,其胸腔上的一大塊肌肉被拉掉了,心髒裸露在外。
每一個看到艾德傷勢的人,都認為艾德必死無疑了,但哈維憑借出色的醫術,竟然奇跡般地把艾德治愈了。
在治療的過程中,哈維發現每當觸摸到艾德的心髒時,艾德都好像渾然不知,於是他有意地在觸摸後問艾德有什麼感覺,艾德竟然說沒有什麼感覺。
哈維十分激動,於是就把艾德帶到了皇帝麵前,說:“我以皇帝的名義宣誓,心髒是沒有感覺的。”
心靈漫步:
一位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講述了這個故事。他解釋說,內髒感覺是指我們身體各髒器受到刺激時產生的主觀感覺,包括內髒痛覺、牽拉感覺、脹、饑餓、惡心和反射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