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鹹豐年間,滄州地界。
雲台山上的一塊青石板上,一位年輕力壯的少年正在打太極拳。少年姓王,名正誼,拜武林上赫赫有名的九把刀肖和成為師。此刻,肖和成正在一旁指點王正誼練功,見王正誼滿頭大汗,肖和成急忙道:“正誼,你先歇會兒,欲速則不達,為師已將太極拳的要領悉數傳授給你了,你需用心領悟。為師明日便要去京城拜見你的師祖太極宗師楊露禪,你早些去收拾一下,該帶的禮品一件也不能少。你也抽空在院子四處多逛逛,可能我們師徒二人不會回到此處了!”
“師父,你這是怎麼了?你這是要把我逐出師門嗎?”王正誼悲傷道。
“等明天見了你師祖後,一切自有分曉。”肖和成道。
次日一早,師徒二人各騎一匹駿馬,奔赴京師。
進城後,師徒二人在偌大的京城內四處探路,總算在東城門的一個不顯眼的地方找到了楊府。肖和成立馬上前叩門,不多時,一位老仆領著二人進了楊府大廳。
王正誼禁不住好奇,四下打量,他放眼望去,但見廳內兩副對聯甚是惹眼:手捧太極震寰宇,胸懷絕技壓群英。正看得入神,楊露禪不知何時已邁入大門,朗聲道:“和成,你今日怎麼有空來看我這把老骨頭啊,你向來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平常多半是和為師書信往來,今日莫不是有何要事同為師商量?”
“師父,原諒弟子平日裏沒能在您跟前貼心侍奉。自前些年錯手殺死山西把總龍雲天的公子之後,弟子十分自責,每日裏靜思己過,再加上前些年老母離世,弟子更是痛苦不已,每日裏都是以淚洗麵,若不是念著正誼年少無成,沒個好的營生,弟子早就金盆洗手,退出江湖了。時下正誼也較以前懂事了,弟子已將生平所長全都傳授於他。所以前些日子,思前想後,弟子決定退出江湖,是以特地來向師父道別。”肖和成道。
“練武強身,本是好事,奈何世道不古,今日武林,人心叵測,複雜得很。既然你已決定退隱,為師也不再勸阻了,但是為師要提醒你,樹欲靜而風不止啊!”
“弟子已經將金盆洗手的消息散播出去了,料想武林中人也不會與弟子為難。此次弟子特地將利器九把刀帶來贈予師父,一來感謝師父再造之恩,二來將此神刀交予師父保管,也就不用擔心神刀會落入奸人之手。”
“也罷,端王平生最喜歡收藏奇珍武器,為師就將此刀轉贈於端王,絕了江湖中覬覦此刀者的念頭,料想那些武林中人斷不敢在端王府生事。”
“如此就好!”肖和成接著道,“如今弟子塵緣已了,了無牽掛,唯獨放心不下正誼,希望師父能給他謀個去處。”
楊露禪略思片刻,道:“滄州雙刀李鳳崗,武功高強,刀法精絕,和為師是舊交,不如為師修書一封,道明原委,請他收下正誼!”
聽到此處,王正誼才恍然大悟,原來師父早就做好了安排,難怪昨天說以後不會回到山上。
“李鳳崗在武林之中威望頗高,正誼若能拜他為師,武功定不會荒廢!為師看正誼根骨奇特,不知道你可否將太極拳傳授於他?”楊露禪道。
“弟子已將太極拳傳授給正誼,希望師父能夠指點正誼。”肖和成而後對著王正誼道,“正誼,還不跪下來給你師祖叩頭,求師祖指點你太極拳法?”
王正誼聞言,連忙對楊露禪又叩又拜。是夜,楊露禪在楊府挑了一處僻靜所在,專門指點王正誼太極拳法。
翌日一早,肖和成早早梳洗完畢,將王正誼喊到跟前,二人又來到楊露禪的臥房,與其話別,肖和成恭敬道:“師父,母喪三年,祭日在即,弟子不得已來與師父告別。弟子將前往滄州鐵佛寺拜祭老母,山高路遠,歲月倥傯,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與恩師相見!”
“和成,你此番離去之後,定要多給為師寫信,你我已是年過半百之人,須發漸白,已不比先前,常言道,歲月催人老,英雄世無常,日後你也要多保重!”
“師父保重,弟子告辭了!”肖和成抱拳辭別道。
一旁的王正誼早已涕淚俱下,他對著楊露禪拜了又拜,顫聲道:“師祖,您老多保重,徒孫定不負您的厚望,定會努力將太極拳發揚光大。”言畢,王正誼從楊府管家手中牽過馬匹,遞給肖和成一匹,二人遂打馬向鐵佛寺奔去。
滄州鐵佛寺內,香霧籠罩,佛光蔽地。
鐵佛寺的名山方丈正在殿內敲打木魚,忽然他似想起一事,遂不住地搖頭歎息,而後自言自語道:“這一天終歸還是來了,不知肖施主此番能否躲過劫難!”忽聽寺外響起陣陣馬蹄聲,名山方丈痛苦地微微合上了雙眼。
來人正是肖和成與王正誼二人,盡管在路途中,肖和成勸說王正誼早日前往滄州李鳳崗那裏拜師學藝,但王正誼百般拒絕,並直言定要和師父一起去祭奠師祖母,肖和成方才允他一同前往。
肖和成舉目望去,見鐵佛寺山門已開,便快步進了寺門,王正誼拴好馬匹,也跟了進去。
大約過了一盞茶的工夫,肖和成步入正殿之內,他見殿內已然備好了祭奠之物,便跪倒在母親的靈位前,說道:“大師能夠容許肖某將老母的靈位供奉在此,廣納香火,實乃肖某莫大的榮幸,肖某無以為報,慚愧得很。”
“阿彌陀佛,肖施主不必掛懷,將令堂的靈位供奉於此,乃是我佛的旨意。正所謂佛渡有緣人,老衲以德化物,以法求緣,不求回報!”名山方丈道。
“肖某雖不懂佛法,不明佛理,但是大師的大恩大德,在下一定銘記於心!”肖和成說罷,向著母親的牌位虔誠地拜了三拜。
拜畢,肖和成泣言道:“母親,不肖子和成前來看望您,如今孩兒已經金盆洗手,退出武林,不再過問江湖之事!”
“哈哈哈,可惜呀,真是可惜啊!肖和成,你現在才醒悟,恐怕一切都太晚了!”大殿之外突然有人狂笑道。
肖和成聞聽有人言語,趕緊起身搶出殿外。他雙拳緊握,拱手道:“何方朋友,還請現身!”
“你在此處祭奠你的母親,可曾想過三年前你殘忍殺害了別人家的孩子,你可知那孩子的父母這麼多年是多麼痛不欲生嗎?你為何不向那孩子悔過,不向那孩子的父母悔過?你以為你三言兩語,幾句退出江湖的把戲就能洗盡滿身罪孽嗎?”那人聲音洪亮,回聲響徹整個鐵佛寺。
“既然各位不辭辛勞,遠道而來找肖某的麻煩,就請現身吧!”肖和成朗聲道。
“哈哈哈,看來武林百曉生果然是無所不知,他說得不錯,肖和成這個偽君子果然在這裏!”隻見十餘人嘩啦啦翻身而入,其中八人蒙著麵,分立於正殿兩側,剩下兩人居中,為首的一人乃是武林盟主華成功,另外一人則是山西千總龍雲山。
“肖和成,你可記得三年前的武林大會上,你打死山西文武雙探花鐵砂掌龍少海,也就是這位山西千總龍雲天公子一事嗎?”華成功道。
“原來這位便是山西千總龍雲天,三年前武林大會上打死貴公子一事,肖某深表歉意。不過當時確實事出有因,肖某在與令郎對戰之時,令郎竟使出梅花袖箭傷人,肖某迫不得已才失手殺死了他。此事,肖某一直愧疚於心,並不敢忘。肖某記得武林大會素以公平著稱,令郎暗器傷人的卑劣手段,恐怕配不上他文武雙探花的名號吧!”肖和成正色道。
“肖和成,你休要狡辯!如今龍公子已經不在人世,憑你一麵之詞,就想把全部責任推脫得一幹二淨,你真是癡心妄想。今日你別想活著走出鐵佛寺!”華成功道。
“既然各位要報仇雪恨,肖某本該不再多言,但是肖某已經按照江湖規矩給武林傳話了,不日將金盆洗手,退出江湖,肖某的兵器九把刀也已經交給端王。肖某的母親因為武林仇殺已經仙去,肖某也算是消恨洗罪了,各位不妨就此罷手,不要在此處逼我出手,汙了老母的靈位!”肖和成無奈道。
“哈哈哈,恐怕今日之後,武林之中再不會有你肖和成這號人物了,本官沒有閑工夫理會那些狗屁江湖規矩!”龍雲天怒道,而後右手一揮,隻見八個蒙麵人一躍上前,拉開架勢,將肖和成團團圍住。
“出招吧,讓我們領教一下你的太極拳法!”八人齊聲道。
肖和成見眼下一場大戰難以避免,便道:“既然非得動刀兵,那肖某就不客氣了!”說罷,她忙示意王正誼退後,而後一躍跳入八人之中,與華成功等人戰至一處。
一番交手之後,八人雖都蒙著麵,肖和成卻已識出了他們的身份,他收斂了攻勢,後退一步,怒道:“李書文、邱一問、莫成、龍五、魏大通、徐武、馬豹、趙三少,哈哈哈,江湖人稱‘天下武林,滄州八派’,今日八極、劈掛、六合、迷蹤、明堂、太祖、功力、螳螂的八大掌門全都到齊了,能與各位正派大俠一起切磋武藝,肖某實乃三生有幸!”
八人被肖和成識出後,自覺慚愧。俗話說,拿人錢財,予人消災,八人拿了山西千總龍雲天的重金,不好退卻,索性使出看家本領,欲速戰速決。
“肖兄,對不住了!”魏大通止住了攻勢,道,“如今我們聽從華盟主的命令!冒犯之處,還請見諒。”
“哈哈哈,今日能和武林八派掌門交手,實乃肖某之幸!”肖和成邊說,邊小心應對。
龍雲天見一炷香的工夫過去了,八大掌門也不過同肖和成打個平手,心想九把刀肖和成果然名不虛傳。
饒是如此,也沒有減輕他報仇的決心,他報仇心切,忙給華成功遞了一個眼色,兩人便同時出掌向肖和成攻去。
一旁的王正誼見華成功和龍雲天同時攻向肖和成,料想師父必然難以招架,便翻身跳入戰陣中,道:“師父,讓徒兒來對付他們!”說罷,將辮子纏於頸上,同二人打將起來。
龍雲天的鐵砂掌,掌法有力,處處狠絕,氣貫掌心,勁達四梢,正是腿打七分手打三,全仗兩掌布機關。
龍雲天招招致命,王正誼不敢硬碰,隻是借力打力,見招拆招,龍雲天一時也奈何不得。
華成功見王正誼是個乳臭未幹的小子,完全沒有將他放在眼裏,幾招過後,見王正誼功力不凡,方道:“肖兄真是好眼力,收了這麼好的徒弟繼承衣缽!”
“華兄過獎了!”肖和成道。
“哈哈哈,今日就讓你見識一下我龍行三絕掌的厲害!”華成功張狂笑道。
“華成功偷學了五台山鐵林寺的秘笈龍行三絕掌,正誼你須當心!”肖和成提醒王正誼道。
“哈哈哈,三年前老夫敗於你手,如今老夫的龍行三絕掌已經練到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界!”華成功邊和王正誼過招,邊對肖和成說道,“先收拾完這小子,老夫再和你一決高下!”
龍行三絕掌乃迷魂、追魂、斷魂三掌,龍行三絕掌施展開來,曲折回環,上盤下旋,瀟灑奔放,攻守相顧,宛若一條出水蛟龍,出招者時而騰雲駕霧,時而浪裏翻身,讓人防不勝防。
王正誼一時難以招架,心中暗道:這龍行三絕掌果然厲害!
“傻小子,用你師祖教你的太極拳對付他啊!”肖和成見王正誼難以招架華成功的龍行三絕掌,邊同八大掌門過招,邊說道。
王正誼一聽,恍然大悟,便匆忙使出太極拳法,幾招過後,打得華成功接連後退幾步。
龍雲天見一時難以拿下二人,心中有些著急,便道:“我們十人卻不能在這二人身上討到便宜,真是羞煞我也!”
華成功聞聽後,言道:“龍兄別著急,我們人多,不怕耗不過他們,等滄州府的援兵一到,屆時他二人必死無疑!”
龍雲天擔心二人擇機逃遁,急道:“各位兄弟,誰若能殺死肖和成師徒二人,我龍雲天必會奉上雙倍賞銀!”
八大掌門聞言,個個精神抖擻,全力對戰。
“哈哈哈,各位既然有如此雅興,老夫也讓你們見識一下太極拳絕技三皇炮錘的厲害!”說罷,肖和成接連使出幾拳,螳螂派掌門趙三少躲閃不及,被拳風擊中,口吐鮮血而亡。
餘下的七人見狀,愈加瘋狂,不由分說,使出看家本領應戰。
刹那間,忽然其中一人被肖和成一拳打出十餘米開外,餘下六人皆呆在原地,不敢動彈。
龍雲天一看情勢不妙,心想若是繼續這樣耗下去,恐怕自身難保。
正當此時,卻聽人喊馬嘶,數千官兵不斷擁入鐵佛寺。
“把鐵佛寺給我圍起來!”為首的一位將領大喊一聲,官兵片刻間便將鐵佛寺圍得水泄不通。
龍雲天和華成功見援兵已到,欣喜萬分。
“龍大人見諒,小的來遲了,還請降罪!”一位將軍走至龍雲天麵前道。
“免禮,哈哈哈,你們來的正是時候,快幫我殺了這兩位朝廷重犯!”龍雲天道。
“這……小人隻是奉命來抓人,並非接到殺人的命令啊!”一位將軍遲疑之時,卻見龍雲天拔出佩刀,一刀將其斃命。
“有敢違命者,此人就是下場!”龍雲天喝道。
“官兵聽命,準備好弓箭,不準放走一人!”龍雲天從死去的將軍身上搜出兵符,對官兵門喊道。
那些官兵礙於龍雲天山西千總的身份,又知他是肅王的得意門生,皆不敢違背龍雲天的命令,遂取出隨身攜帶的弓箭,將箭頭齊刷刷地對準肖和成師徒二人。
肖和成見上千官兵圍堵鐵佛寺,自知已是在劫難逃,忙低聲對王正誼道:“正誼,師父幫你殿後,你快些殺出去,投奔成興鏢局的李鳳崗去!”
“師父,我不走,要走我們一起走,我要和他們決一死戰!”王正誼悲道。
“他們分明是想置師父於死地!傻小子,為師一把年紀,死不足惜,你還這麼年輕,不能白白地把一條命搭進去,好歹日後要混出些名堂,也不枉為師平日裏對你的栽培啊!”肖和成邊同剩下的幾大掌門過招,邊對王正誼道,“師父現在把所創的太極拳絕技三皇炮錘傳授給你,你好好看著!”
隻見肖和成氣沉丹田,猛地出拳,“啪啪啪”幾下,幾大掌門中又有一人倒下。
“你帶上這本武功秘笈,快走!要不然你我師徒二人都會喪命於此!”言畢,肖和成扔給王正誼一本武功秘笈。
王正誼尚在猶豫之時,肖和成在他背後綿力一推,他頃刻間便朝鐵佛寺的山門方向飛了出去。
官兵見有人逃走,紛紛拉弓射向王正誼。
肖和成見狀,正想上前抵擋,龍雲天卻手提長刀劈了過來。
“今日你休想離去!”龍雲天惡狠狠道。
龍雲天的攻勢瞬間被肖和成化解,肖和成左手一掏,輕易奪過了龍雲天的長刀,右手綿力一拽,便將龍雲天扣於懷中。
臨近肖和成一側的官兵見龍雲天有難,紛紛向肖和成放箭,肖和成借勢拉著龍雲天使出一招天旋地轉,幾十支箭全射在龍雲天身上,龍雲天當下倒地而亡。肖和成雖然輕功絕頂,然而與八派掌門纏鬥之後難免力竭,躲閃不及,亦身中數箭。
“師父!”王正誼見肖和成受傷,站在鐵佛寺的山門口大喊道。
“別管為師,為師心願已了,死又何妨,快走!”肖和成厲聲喊道。
“放箭!別放走了殺害龍千總的凶手!”一名官階較高的官兵大喊道。
頃刻間,數百支利箭射在了肖和成身上,肖和成極力掙紮著,見王正誼騎馬絕塵而去,方笑著倒了下去。
且說王正誼,一路快馬加鞭,直奔滄州府的成興鏢局。
王正誼一路奔波,已然人疲馬乏,遠遠瞧見“成興鏢局”四個大字,歡喜不勝,忙從馬上跳下來,見成興鏢局門口恰好走出來一位粗壯漢子,便上前道:“這位大哥,請問這裏可是成興鏢局?”
漢子仔細端詳了王正誼一番,見他全身是傷,虛弱不堪,便道:“是的,請問閣下有何貴幹?”
“我要拜雙刀李鳳崗為師!”王正誼開門見山道。
“拜我們總鏢頭為師?你可知道,我們總鏢頭三年前已經立下規矩,從此收山,不納新徒,此事江湖上人人皆知。年輕人,你還是快走吧,不要在此浪費時間了!”
王正誼想起師祖寫的一封信,便從懷中掏出信件遞給漢子,道:“在下是專門前來拜師的,這封信乃是太極宗師楊露禪所寫,請兄台代為轉交給李總鏢頭!”
漢子見王正誼如此執拗,又有太極宗師楊露禪所寫書信,便不再推托,道:“既然如此,你在此稍待,我這就去向總鏢頭稟報!”
“有勞大哥了。”王正誼感激道。
不一會兒,大漢便走到王正誼跟前,告訴他去拜見總鏢頭。
王正誼跟著大漢走到了正廳,見正廳的大椅上端坐著一位四十歲左右的儒雅漢子,心想此人應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李鳳崗,便上前拜道:“在下王正誼,拜見李總鏢頭!”
“快快請起!”李鳳崗端詳了王正誼一番,見他麵相硬朗,氣度不凡,心想若能收此人為徒,必定能光耀門楣,可轉念一想,不免歎息道,“宗師楊露禪怕是好久不過問江湖事了吧,我李鳳崗三年前便當著眾多武林朋友的麵立下規矩,專心授藝於四位徒弟,從此收山,不納新徒!”
“老爺在江湖上也是一言九鼎,不可因小失大,如若食言,豈不會授人以柄,讓武林同道恥笑我們成興鏢局不講規矩!”李鳳崗身旁一位風韻猶存、謙恭有禮的女子說道,此人便是李鳳崗的結發妻子慕月華。
“夫人說的是,不過,收徒的事情我自有考慮。”李鳳崗道。
“老爺如果擔心楊宗師會誤會的話,何不給楊宗師回書一封,稟明原委,相信他會理解我們的苦衷!”慕月華道。
王正誼自見到李鳳崗起,便一直跪在地上,他見李鳳崗對於收徒一事舉棋不定,忙道:“師父,弟子此次前來,誠心學武,希望您老人家能收下弟子!”
“年輕人,你有所不知,老夫也是有苦衷的。一者,老夫曾在武林大會上說過,從此閉門收山,不再收徒;二者,當今武林之中,武功在老夫之上者比比皆是,你若執意拜老夫為師,恐會耽誤你的前程!老夫看你根骨奇特,必是可造之材,老夫別無所長,恐怕沒有什麼能夠傳授給你的,你還是另尋名師吧!”李鳳崗推辭道。
“師父武功蓋世,豈有耽誤在下前程之說!”王正誼道。
“京師之中有位名叫董海川的高人,他獨創八卦掌,自立門派,功夫同太極宗師楊露禪不相上下,要不你到他那裏去拜師學藝吧!”李鳳崗道。
“師父,弟子哪裏也不去!”王正誼道。
“年輕人,不要太執著!”李鳳崗用雙手拍了拍王正誼的雙肩,搖頭歎道。
王正誼正不知該如何是好,忽聽李鳳崗道:“馬總管,送客!”
一位高頭大馬的大漢走到王正誼跟前,道:“走吧,總鏢頭是不會收你為徒的。”
“這位大哥,我是誠心來拜師的,煩請相告總鏢頭,若是總鏢頭不收我為徒,我就在鏢局門口長跪不起!”言畢,王正誼徑直走向鏢局門口跪了下來。
李鳳崗聽下人回稟說王正誼並未離去,跪在鏢局門口時,並未多言,隻是無奈地歎了歎氣。
且說年關將近,成興鏢局各路鏢師都日夜兼程往鏢局趕。
這日一大早,李鳳崗的大弟子胡青彪從滄州府收賬回來,一進門,見李鳳崗正端坐在大堂之內品茶,便大聲嚷嚷道:“師父,大事不好了,弟子在回來的路上聽說,滄州府捕頭夏世仁、山西千總龍雲天,在滄州鐵佛寺內與前九把刀鏢局總鏢頭肖和成混戰喪命,肖和成因寡不敵眾也喪命了。聽說現場官兵死傷眾多,肖和成的關門弟子負傷逃出,官府正在廣貼告示、四處搜尋呢!”
聽到肖和成的死訊,李鳳崗心頭一震。他不由得想起,三年前的比武大會上,山西文武雙探花鐵砂掌龍少海被九把刀肖和成失手打死一事。當時情況危急,龍少海在比武時突放暗器,肖和成為了防身,一時失手將其打死。按理說來,龍少海是死有餘辜,奈何其父山西千總龍雲天仗著有肅王撐腰,仗勢欺人,非要置肖和成於死地,屢次向肖和成尋仇,如今肖和成慘死於龍雲天之手,想來令人唏噓不已。聽胡青彪說有一名弟子騎馬逃出,他馬上聯想到兩日前攜帶太極宗師楊露禪親筆信前來拜師的王正誼,莫非他便是肖和成的關門弟子?念及此,他趕忙吩咐管家把王正誼帶到議事廳,並給各鏢局管事的傳話,讓他們一同來議事廳議事。
成興鏢局的議事廳內,李鳳崗端坐在貂皮大椅上,各鏢局管事的依據自己的身份分坐在大堂兩側,王正誼坐在李鳳崗的下首。
眾人一陣聒噪後,李鳳崗朗聲道:“各位,今日召大家來是有一件事情同大家商量,事關鏢局以及老朽的聲譽,希望大家一同參謀參謀。前日,王正誼小兄弟攜帶太極宗師楊露禪的親筆信前來投奔,希望老朽收其為徒。可是,眾所周知,老朽已經立下規矩,不再收徒,更何況,老朽剛剛得知此人竟是九把刀肖和成的徒弟,肖和成不日前被武林各大門派尋仇,現已被殺害,而這位小兄弟也是好不容易虎口脫險。如今,這位小兄弟求老朽收其為徒,老朽也是兩難啊!”
眾人皆不住哀歎。
“唉,從此九把刀肖和成絕跡江湖矣!”
“總鏢頭,如今這小子既是逃難之人,得罪了武林各大門派,不如過幾日等他養好傷之後,我們就送他離開滄州府,以免給鏢局帶來麻煩!”鏢局總管馬大順道。
“成興鏢局在江湖上也是赫赫有名,如今王兄弟遭到武林中所謂名門正派的追殺,我們應該仗義相助才是。正所謂江湖人管江湖事,我們偌大的一個鏢局豈會怕這點兒麻煩!”胡青彪自小視九把刀肖和成為楷模,此番見肖和成的關門弟子落難,自是百般維護。
“老爺,武林盟主華成功同九把刀肖和成有怨,昨日鐵佛寺一戰,在武林之中定已傳得沸沸揚揚,我們鏢局若今日收留他的徒弟,豈不是明擺著和華成功作對嗎?”李鳳崗的妻子慕月華道。
“娘,您每日對我們說要有菩薩心腸,可今日,竟為何這般殘忍地對待這位大哥!”李鳳崗的女兒李素心蹙眉道。
“此事事關重大,再說你爹曾給武林傳話,說好不再收徒的!你爹作為鏢局的一鏢之主,怎能言而無信呢?”慕月華勸道。
“可是娘,我們成興鏢局素以樂善好施、行俠仗義聞名於江湖,今日若是見死不救,豈不是自拆招牌嗎?”李素心道。
“好了,素心,別再同你娘吵了,收徒之事,為父自有分寸,容我再想想!”李鳳崗一時拿不定主意。
李鳳崗搖著扇子不停踱步,心中暗道:我李鳳崗在三年前的武林大會上曾說過,從此收山,不再納徒,今日若是食言,豈不叫武林之人嘲笑我李鳳崗言而無信!可是今日這小子如此真誠,他小小年紀,遭此大難,我若見死不救,日後豈不是良心難安?
李鳳崗忽然想起師父南山老僧的臨別贈言: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方是做人的根本。
李鳳崗沉思良久,心下一定,對著王正誼道:“年輕人,老夫答應收你為徒,但是你須答應老夫三個條件:第一,眼下你遭武林各大門派追殺,為了日後的安危著想,你須改個名字;第二,在武功學成之前,不許你去報仇;第三,日後你若是藝成下山,不得向人提及你我 的師徒情緣。”
王正誼見李鳳崗答應收自己為徒,欣喜萬分,便感激道:“弟子三個條件都答應,多謝師父再造之恩!徒兒在此拜過師父、師娘。”
“哈哈,沒想到你小子看起來像個榆木疙瘩似的,嘴卻挺甜的!老夫原先收有四個弟子,你排在第五,以後你就叫王五吧!”李鳳崗道。
“多謝師父賜名!”王正誼點頭道。
李鳳崗見拜師已畢,將鏢局上上下下各管事的都一一向王五介紹後,道:“王五,你有傷在身,先去後院的廂房好生休養吧,老夫會安排下人伺候你的。”說罷,又對鏢局眾人道,“今日老夫收王五為徒一事,萬不可張揚!”
且說王五正在成興鏢局的西院內養傷,他獨自一人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屋外的北風呼呼地刮著,晶瑩的雪花飄滿了整個院子,伴隨著“咯吱咯吱”的腳步聲,不多時,一陣敲門聲在王五的廂房外響起。
“誰啊?”王五道。
“是我,五師哥,素心。”門外的李素心道。
“是小師妹啊,門沒閂,你自己推門進來吧,我行動不便,不能幫你開門。”王五道。
王五勉強從床上支起身子,下得床來,見李素心端了一些東西走進門來。
“五師哥,我給你送金創藥和薑湯來了!”
“多謝小師妹!”
“五師哥,你我何必這麼生分呢!”李素心說著,不時害羞地用小手遮擋自己的麵頰。不多時,她把薑湯遞給王五,又把一瓶金創藥遞給他,道:“這金創藥是我專門差人給五師哥買的,效果甚好,五師哥的傷勢定會很快好轉的!”
“多謝小師妹!”
“我才說過不許說‘謝’字,你又說,罰你把這碗薑湯全喝了!”李素心調皮地笑道。
王五想都沒想,接過湯碗,一口氣把薑湯全喝完了。
趁著王五喝薑湯的工夫,李素心一雙丹鳳眼百目流轉,圍著王五打量了個遍,在打量的同時,還不忘將他與幾位師兄作比較。饒是李素心久居閨中,與男子接觸的機會甚少,奈何其正值豆蔻年華,不免對愛情十分向往。盡管她出落得亭亭玉立,一雙丹鳳眼勾人心魄,然而她卻始終沒有等來自己的愛情。李素心上下打量王五的時候,思緒萬千,王五的一聲咳嗽把她帶回了現實。
“小師妹,你怎麼了?怎麼一直盯著我的臉看呢?我臉上長疤了嗎?”王五道。
“啊,五師哥,我……我,我差點兒忘記了,娘囑咐我給你送被褥呢,今年的冬天似乎特別冷,我去拿被褥去了啊……”李素心支支吾吾道。
不一會兒,李素心抱著一大摞被褥走進門來,她把被褥放到王五的床上,接著道:“五師哥,這是我娘讓我送來的冬衣和被子!你好生照顧自己,需要什麼盡管和我說!”言畢,李素心方轉身離去。
饒是平日裏十分木訥的王五,見李素心走了,心裏也空空如也!他想,小師妹溫婉嫻靜,一雙美目流轉,更是楚楚動人,讓人憐愛。可惜呀,我王五隻是個草莽粗漢,如何配得上這樣的千金大小姐呢?
話說李鳳崗收王五為徒,先是教了王五一些拳法和刀劍之術。他同王五過了幾招,見王五功夫底子不淺,便欲將他自師父五台山的南山老僧那裏學來的六合拳傳授於他。
“這六合拳乃是少林派的拳法,我師父南山老僧因犯了少林寺戒律被趕出少林,便來到五台山,十幾年前,為師有幸拜他為師,習得六合拳法。這六合乃是指東南西北四方與上下,以喻練拳時前後、左右、上下都需照顧,即是做到手與眼合、步與身合、智與力合。練拳需按龍、虎、鶴、兔、猴五形和八卦方位習練,應當動如行龍,定如臥虎,迅如狡兔,靈如猿猴,輕如雲鶴。”李鳳崗道。
王五在一旁不敢輕忽,凝神細聽。
“六合拳法著重一打,二拿,三摔,打拳時威武挺秀,矯健敏捷,閃展騰挪,緩急輕重,機智靈活。”李鳳崗邊說邊演示。
王五見李鳳崗打拳時靜似書生,動則雷鳴,快似閃電。
“練功時要講究六合,要內練丹田氣,外練筋骨皮,注意打拳時氣沉丹田,呼吸自然。”李鳳崗道。
王五依照李鳳崗所言,努力練習。他悟性極高,又因為師父肖和成報仇心切,幾個月下來,六合拳便已練到七八成的水平,基本上能和李鳳崗戰個平手。
清明時節到了,成興鏢局眾人正忙個不停。
每到清明時節,各大鏢局都要去運河邊祭奠鏢局鼻祖山西神拳張黑五,以求這一年行鏢順利,人貨平安,成興鏢局亦不例外。
這日黎明時分,李鳳崗率鏢局上下一百多號人向城南運河趕去。成興鏢局的趟子手走在隊伍的最前列,手揚鏢旗吆喝道:“成興鏢局祭祖!請江湖朋友借道!”
隻見一個威風凜凜的“李”字大旗掛在半空,左聯為“廣交各路朋友”,右聯為“義結四方豪傑”,鑼聲鳴響,氣派十足。
一路上,李素心和李鳳崗的三弟子單千千、王五走在一起,三人一路說說笑笑,相處甚是融洽。三人商議,待祭拜結束之後,便一同前往運河岸邊遊玩。
不多時,成興鏢局一行便來到了運河岸邊。但見運河兩岸景色迷人,過往商賈以舟當車,以楫作馬,口岸處數十艘舟船首尾相連,旌旗招展。
李鳳崗擇了一塊方丈之地,命人將祭台搭建好之後,便吩咐鏢師們將山西神拳張黑五的牌位等供於祭台之上,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
祭祖的供品由羊、五碗菜、五色點心、五碗飯、一對棗糕、一個大饃饃組成,俗稱“天地供”。祭祖一般由總鏢頭李鳳崗主祭,燒三炷香,叩拜後,祈求平安,最後燒紙,俗稱“送錢糧”。在焚帛燒錢紙時,主祭李鳳崗先在神前獻上一杯酒,然後將酒酹在上麵,酹時將酒滴成一“心”字,以示祭者之虔誠,如此祭祖才算完成。
隻見總鏢頭李鳳崗恭敬地走上祭台,道:“神拳黑五老祖在上,弟子李鳳崗攜鏢局眾人在此拜祭,願我成興鏢局行鏢順利,人貨平安!”
其餘眾人跟著道:“願我成興鏢局行鏢順利,人貨平安!”
祭祖之事結束後,李鳳崗讓領頭的趟子手吩咐眾人原地休息一會兒,然後折回鏢局。
李素心、單千千、王五見祭祖結束,便向李鳳崗稟明了情況,幾人遂一同騎馬向不遠處的大運河邊的小沙岸奔去。
“五師哥,你看這水多清澈,水裏還有魚在遊動呢!”李素心道。
“五師弟,難得我們有此閑情逸致在此遊玩,不如我們捉些魚回去烤著吃吧!”單千千道。
兩人說罷,便紮了褲腿,在沙洲淺灘處撈起魚來。
王五見二人如此開心,便也挽了褲腿,走進水中。
幾人正在戲水,李素心似感覺腳底踩到什麼東西,大喊道:“五師哥,快救我,我怕是踩到毒蛇了,它的皮囊好硬啊。”
“小師妹,你先別動,師哥來幫你看看,生活在淺水處的毒蛇怕是不多,何況它們的皮囊也不會是硬的,定是別的什麼東西吧!”王五關切道。
單千千雖被武林中人奉為一代女俠,但素來對毒蛇談虎色變,此刻聽李素心說踩到了毒蛇,她便不敢動彈,呆立一側。
王五忙彎下腰來,在水中探尋,突見李素心的腳踝處有一刀柄露出泥沙之外,方恍然大悟,忙對李素心道:“小師妹,你腳下並不是什麼毒蛇,你大可安心地挪開身子。”
李、單二人聞言,立即長舒了一口氣。
王五一直沒有稱手的兵器使用,師父肖和成臨死之時並沒有傳給他任何兵器,他素以拳法見長,但也希望有一件稱手的兵器使用,若沒有一手刀劍功夫,如何向武林盟主華成功尋仇呢?念及此,他忙抓向水中露出的刀柄,使出全身的力氣,將大刀拔了出來。大刀甫露出刀身,便見金光燦燦,晃得王五睜不開眼。好一會兒,王五勉力睜開雙眼,隻見刀身上寫著六字:青龍偃月大刀。大刀刀頭有回鉤,鉤尖似槍,銳利無比;刀背有突出,如鋸齒狀的刺刃,宛似冷豔鋸,而其刀盤之上,則有明顯的青龍盤旋裝飾。
王五揮動了一下大刀,估摸著此刀有百餘斤重。大刀雖在水中浸過,卻依舊光亮如新。王五不由歎道:“好刀,好個青龍偃月大刀!我王五終於有一件稱手的兵器了!”
李素心見狀,歡喜道:“五師哥,俗話說,寶刀配英雄,恭喜你!”
“恭喜五師弟,此刀真是天賜神物,五師弟天生神力,力大過人,此刀沉重又不失精巧,刀口圓若半弦月,銳利無比,又得武聖青龍偃月刀之名,與你乃是絕配啊!”單千千道。
且說王五自獲得青龍偃月刀之後,更是勤奮習武。
李鳳崗也正苦於給王五教授兵器之事,不料王五偶得一把青龍偃月大刀,心想不如就先教他雙刀之法,日後再練單刀之功。
不下幾個月,王五的雙刀之功已然練就五六成功力。
卻說這日,一位雲遊道長立於鏢局門前許久不去,馬大順上前問話,雲遊道長一言不發。馬大順給了他許多食物、銀兩,他也不收。
馬大順覺得匪夷所思,萬般無奈之際,遂稟明李鳳崗。
按照李鳳崗的吩咐,馬大順給雲遊道長安排了一間廂房,讓他住下。
一日,王五正在西廂院內練刀,他想著如何將雙刀之功用於單刀之法,但是雖然已有時日,卻無長進,遂有些心灰意冷。
王五煩悶之時,卻聽到身後有人歎道:“此刀是好刀,奈何刀法十分拙劣!”
王五一轉身,見是鏢局新來的雲遊道長,疑他懂得單刀之法,便道:“家師欲讓我以雙刀之功,成單刀之法,在下十分困惑,不知道長可否賜教?”
“哈哈哈,年輕人,好生瞧著!”雲遊道長說罷,接過王五手中的大刀,揮舞起來。其時,沉重的青龍偃月刀在雲遊道長手中猶若龍行,各式殺招,一應俱全,甚是精彩。
王五心中暗道:果然是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雲遊道長一路使完,道:“此乃太極刀法,總共三十六招,招招皆是殺招!”
王五對於單刀之法困惑已久,此刻雲遊道長使出一路單刀之法,王五頓覺如久旱逢甘霖,心裏暢快無比,忙循著記憶練刀。
“哈哈哈,老夫再教你一路五步十三刀刀法,此乃太極刀法的絕技。正所謂單刀看手、雙刀看走、大刀看頂手,劈、撩、斬、刺似猛虎,你須依循太極心法,須明白心無其心,法無其法,非心非法,即為心法,如此方能練就‘人與刀合,刀與神合’的最高境界!”雲遊道長邊說,邊使出五步十三刀。
約摸一盞茶的工夫,王五已能將太極刀法和五步十三道融會貫通,心想假以時日,必能成火候。
“道長真乃世外高人,如此厚恩,王五實在難以報答!”王五感激道。
“哈哈哈,道家老子西出函穀關,過西域,至天竺教胡,及浮屠弟子合二十有九,大德無量,誰人報之?你隻須記著,習武者,有德方有武,無德亦無武也!”雲遊道長道。
王五聞言,欽佩不已,複又道:“敢問師父大名,弟子日後如何仰拜?”
雲遊道長並未道出姓名,大笑三聲,旋即飛身離去,王五追至鏢局外,卻未見人影。
“真乃高人也!”王五衝天拜了三拜,歎道。
自得雲遊道長所傳刀法後,王五更是勤練不怠,大刀之功日益見長。
由於雙刀李鳳崗之名響徹武林,成興鏢局托鏢之事不斷,生意十分紅火。
這日中午,一位兵士來到成興鏢局門口,向守門的家丁打問一番之後,呈上一份書信給適在鏢局門口接待賓客的馬大順,道:“今有約函一封,鏢物一件,煩請貴鏢局總鏢頭李鳳崗親往約函地點商議!”
馬大順走鏢二十幾年,也是第一次聽說,需要總鏢頭出馬與托鏢人商談托鏢的具體事宜,正猶豫間,隻見那位兵士掏出一錠金子置於馬大順手中,道:“我家老爺也是慕名而請,事成之後,定予以豐厚的回報!”
馬大順見來人出手闊綽,情知此事非同小可,須及時回稟總鏢頭,便道:“官爺您請稍候,在下即刻就去稟報總鏢頭!”
“有勞大哥!”兵士道。
且說閑來無事,李素心正在廂房內為李鳳崗梳頭紮辮。
“爹,您頭上多了不少白發啊!”李素心道。
“歲月催人老啊,為父這些年愈發老得快了,想你及笄多年,卻未婚嫁,為父實在為你擔心啊!”李鳳崗感歎道。
正當二人談話間,馬大順進得廂房來,道:“稟報總鏢頭,外麵有一兵士說有一封書信呈上,請總鏢頭過目!”
李鳳崗旋即接過書信,拆開一看,隻見上麵寫道:李總鏢頭,江湖之事,風雨如訴,在此拜會。今有一重要鏢事須同貴鏢局商約,有價值連城之物托鏢至京師,煩請李總鏢頭親赴春苑閣一議。青海和碩特部頭領羅卜臧丹仁,親筆。”
李鳳崗思忖片刻後,道:“原來是青海的蒙古貴族部落首領,自從朝廷實施《青海善後事宜十三條》以來,青海編製佐領,以紮薩克領之,偏安一方,多年來鮮和朝廷打交道,今日忽然來到滄州言鏢事,欲托鏢到京城。老夫猜想必是此部想送重禮巴結朝廷重臣,以求富貴!”
“總鏢頭,不管他們是想幹什麼,鏢局不白忙活就行。那騎兵剛才說如若事成,必有厚報!”馬大順道。
“馬總管啊,你不是不知道,行一趟鏢需要考慮很多因素,本鏢頭總不能置鏢局上上下下一百多號人的性命不顧吧。我成興鏢局之所以能屹立百年不倒,靠的就是深刻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以及顧全大局的理念。你想,若是我們無端卷入青海各部落的糾葛之中,縱使千金,也不值得我們冒險啊!值得慶幸的是,這百餘年來,青海蒙古貴族部落分散,各部落勢力均衡,相安無事。果洛王既然看得起成興鏢局,老夫若是不敢赴約,豈不是讓人取笑雙刀李鳳崗浪得虛名嗎?”李鳳崗說道,“馬上吩咐人備刀備馬,告訴那位兵士,本鏢頭隨後就到!”
“總鏢頭說的是,我這就前去稟報!”馬大順道。
春苑閣內,富麗十足,偌大的石桌之上遍布美酒佳肴,閣樓內上下有十餘名親兵把守。
“李總鏢頭請進,果洛王已經等候多時了!”見李鳳崗到來,把守的親兵忙推開門道。
李鳳崗尚未踏步入內,果洛王早已抱拳道:“羅卜臧丹仁在此迎接李總鏢頭,久聞雙刀李鳳崗大名,在此拜會,幸甚幸甚!”
“李某一介武夫,勞果洛王親迎!”李鳳崗施禮道。
“哈哈哈,李總鏢頭過謙了,成興鏢局名震江湖,雙刀李鳳崗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能與如此人物結交,實乃小王之福。”羅卜臧丹仁道。
“哈哈哈,果洛王過獎了!”李鳳崗道。
“不瞞李總鏢頭,青海蒙古貴族部落自從年羹堯書諫朝廷《禁約青海十二事》後,仿蒙古紮薩克分編為二十九旗以來,在朝廷地位一落千丈。先前朝廷每年會按例分撥兵餉,但是近幾年朝廷以國庫空虛為名,三年兵餉未發,嘩變將起,如今肅王善耆擢升為步軍統領,肅王大壽在即,本王欲以一千兩三足金蟾為賀禮,希望能討得肅王歡心,上書兵部發我蒙古貴族部落三年兵餉!”羅卜臧丹仁道。
“朝廷分發兵餉之事,李某倒不關心,但是青海距離京師數千裏之遙,眼下綠林草莽叢生,千兩三足金蟾確是世之珍寶,李某恐怕難負重托!”李鳳崗道。
“李總鏢頭過慮了,今以黃金百兩,暫作預酬,如若行鏢平安,再酬百金。足可抵貴鏢局半年收入!”羅卜臧丹仁道。
“奈何鏢局無物相抵,如若失鏢,該如何是好?”李鳳崗道。
“本王倒是未曾作過如此考量!”羅卜臧丹仁接著道,“若是以鏢局三年之收入作抵,李總鏢頭可否願意接鏢?”
“這種抵法押鏢之策,我李某人十年前做過一次,當時李某力敵四路綠林好漢,險些失鏢,正因此我成興鏢局才在江湖略有微名,今日李某寶刀未老,願鬥膽一試!”李鳳崗信心十足道。
羅卜臧丹仁見李鳳崗答應,便異常歡喜道:“人言滄州鏢局的成興鏢局,前來托鏢者門庭若市,成興鏢局更是日進鬥金,餘者小鏢局三年之入尚不足百兩銀矣!”
“哈哈哈,看來果洛王是有備而來!”李鳳崗笑道。
兩人遂互簽了鏢約。
“千兩三足金蟾如今在塔爾寺,乃為金佛塑身所餘黃金鑄成,本王早已吩咐塔爾寺的僧人布置停當,就請李總鏢頭一月內前往驗貨押鏢!”羅卜臧丹仁道。
“哈哈哈,也請果洛王不日親往鏢局查驗賬目!”李鳳崗道。
“李總鏢頭信義為先,查賬之事,小王看就此免了吧,小王相信李總鏢頭定能馬到功成。”羅卜臧丹仁道。
“謝謝果洛王信任!”李鳳崗道。
羅卜臧丹仁一揮手,隻見一名親兵恭敬地端上一個錦盒。
“這是小王給貴鏢局的定金!”羅卜臧丹仁指著錦盒道。
李鳳崗忙接過錦盒,驗過定金後,拱手道:“百兩黃金,一兩不少,我們塔爾寺見,就此別過!”
“好,一言為定,李總鏢頭,塔爾寺見!”
“一言為定!”
且說成興鏢局內,聽聞鏢局接了兩百兩黃金的天字號鏢,鏢局眾人皆歡喜一片。唯有李鳳崗和馬大順雖喜亦憂,謀劃著如何能將千兩三足金蟾順利送到京師。
李鳳崗指著行鏢用的羊皮地圖道:“此次行鏢不同以往,青海距離京師數千裏之遙,途經幾個省份,我們隻在中原一帶名氣較大,西北響馬較多,他們未必會買賬,所以須預先定好路線。”
“總鏢頭說的是,青海一帶人煙稀少,綠林草莽叢生,稍有不慎,便會鏢失人亡!”馬大順道。
“為今之計,我們需將鏢局內所有能派得上用場的鏢師全部派去,如今鏢局內尚有六名鏢師在外行鏢,不如先將距離較近的鏢師召回,分成兩撥,你我各帶一路,一真一假,你扮作商賈,老夫打著鏢局的旗號前行,如此一來,他們定會以為千兩三足金蟾由老夫押送,勢必會將劫鏢目標放在老夫的鏢車上,這樣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你則暗中帶著千兩三足金蟾一路趕到京師,如此便能順利交鏢!”李鳳崗胸有成竹地說道。
“總鏢頭此計甚妙,隻是如若由總鏢頭大張旗鼓行鏢的話,江湖之中的綠林草莽定會千方百計去劫鏢,屆時難免會有一場惡鬥!”馬大順道。
“不錯,如此珍寶,他們豈會放過!你先讓趟子手召回出去行鏢的鏢師,共同商討如何行鏢。他們手中的行鏢之事由趟子手中領頭的接替,再安排人手趕快布置赴青海塔爾寺出鏢事宜,路途遙遠,凡事皆要考慮周全!”李鳳崗道。
數日之內,鏢局上下已經準備妥當,附近的鏢師收到書信,聞聽鏢局內有天字號鏢要押送,火速趕了回來。
鏢局眾人準備停當,正要出發,慕月華以及單千千一幫女流之輩在一旁送行。
王五被分配到了李鳳崗一組,自加入成興鏢局以來,他每次行鏢都未曾落後,此次行鏢更是毛遂自薦,堅決要求和師父李鳳崗一隊。這些日子以來,他每次行鏢完了之後,都要給小師妹李素心買些禮物,兩人愈發親密無間。此刻,見李素心並不在送行隊伍裏,王五焦急萬分,他想這次行鏢如此凶險,小師妹為何不來送別。
正當此時,李素心從鏢局大門內跑了出來,急急忙忙在人群中找到了王五,將一隻繡著鴛鴦圖案的荷包溫柔地係在王五腰間,道:“五師哥,荷包裏麵是艾草,帶著這個荷包,可以辟邪,助你逢凶化吉!你千萬要保重啊!”
一旁的胡青彪插話道:“小師妹,你好偏心啊,為何不給你大師兄繡個荷包呢?”
“大師兄你福大命大,行鏢經驗豐富,五師哥尚還年輕,經驗不足,帶著荷包圖個吉利,也好給大家帶來好運氣嘛!”李素心道。
王五見李素心前來送行,自是欣喜萬分,又見小師妹親手幫自己係上荷包,更是樂得合不攏嘴。他孤苦多年,如今總算有個知他心意的女子為他操勞,他自是感激萬分。王五頓了頓,握著李素心的纖纖玉手,道:“小師妹,你放心,你五師哥一定會平安歸來的!”
一旁的胡青彪見二人恩愛有加,正想埋汰幾句,卻聽李鳳崗朗聲道:“一切既已布置妥當,下麵由胡青彪宣布我成興鏢局的行鏢六戒!”
“我成興鏢局行鏢有六戒:一戒住新開的店房,新開店房,每多詐爾;二戒住易主之店,易主之店,每多賊爾;三戒住娼婦之店,娼婦之店,每多禍爾;四戒武器離身,無論是在路上護鏢,還是住店休息,武器都必須帶在身上,以防萬一;五戒鏢物離人,無論是旱路上的鏢車,還是水路上的鏢船或是保護的官員,鏢師都不得隨意離開鏢物;六戒忽視疑點,鏢師必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一旦發現疑點,就要密切注視,隨時準備投入戰鬥。宣讀完畢!”胡青彪道。
“眾人可曾聽清?”李鳳崗大聲問道。
“聽清了!”眾人齊聲回道。
“出發!”隨著馬大順的一聲大喊,鏢師們個個打馬出發,趟子手在前邊開路。慕月華、單千千以及李素心目送著眾人遠去。
且說成興鏢局的鏢隊一路前行,每行至一處,總鏢頭李鳳崗便吩咐陸少南與嶽飛虎二人將所經之地的險要之處以及沿途客棧記下,以備押鏢時歇息及經過時加以防備。
鏢隊一路快速前行,不到半月便已經到達青海塔爾寺。
眾人見塔爾寺依山傍塬,分布於蓮花山的一溝兩麵坡上,各種塔寺布滿山坡,蔚為壯觀。
隻見青海蒙古貴族部落果洛王羅卜臧丹仁早已在山門之外率眾迎接。
“李總鏢頭一路辛苦了!”羅卜臧丹仁拱手道。
“哈哈哈,有勞果洛王親自相迎!”李鳳崗道。
“小王隻是盡些地主之誼,李總鏢頭趕快讓弟兄們到寺內歇息吧!”
李鳳崗一聲令下,眾鏢師以及趟子手皆魚貫而入。
眾人進入塔爾寺內,隻見殿宇間高低錯落,交相輝映,漢式三簷歇山式與藏族簷下巧砌鞭麻牆、中鑲金剛時輪梵文咒和銅鏡、底層鑲磚的形式融為一體。
眾人見塔爾寺莊嚴肅穆,不由地上前合掌加額,長跪膜拜,祈求平安。
拜完後,羅卜臧丹仁帶著李鳳崗走進綠牆金瓦的大金瓦殿,隻見塔爾寺的普天大師正帶著喇嘛們念經祈禱。
“大師,這位便是我跟您提起的成興鏢局的總鏢頭雙刀李鳳崗!”羅卜臧丹仁道。
“李某拜見大師!願大師在佛前祈禱本次行鏢人貨平安!”李鳳崗拱手道。
“阿彌陀佛,佛法萬象,眾生皆渡,正所謂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一切隨緣矣!”普天大師道。
“千兩三足金蟾乃是稀世之寶,此番曆經數省,劫鏢之事難免,大師有何妙法能逢凶化吉?”羅卜臧丹仁問道。
“佛法並非求人,而是求己,正所謂自心性中求,有求必應,佛法乃心地法門,唯有心能轉業,方可事成!恕老衲無力相助,失陪了!”普天大師說罷,便又去念經了。
“大師所言有理!”李鳳崗道。
“多謝大師!”羅卜臧丹仁同李鳳崗兩人謝言道。
“千兩三足金蟾就在殿內,李總鏢頭請同小王進去查驗!”羅卜臧丹仁說著,便推開大殿之門,李鳳崗忙吩咐趟子手將鏢箱抬了進去。
塔爾寺殿內,羅卜臧丹仁揭開一件用袈裟包裹的物品,指著它道:“這便是三足金蟾。三足金蟾,緣於寺內的一隻三足蛤蟆。普天大師言其與佛有緣,便仿照三足蛤蟆的模樣鑄了這隻三足金蟾!”
“此物真乃稀世之寶!”李鳳崗歎畢,吩咐鏢局的兩人將三足金蟾抬進一隻鏢箱,而後又命人找了一塊同等重量的石頭,裝入鏢箱,上好密鎖,然後叫趟子手分別搬上鏢車,插上鏢旗。
羅卜臧丹仁見狀不明就裏,心想既然把鏢物托給了成興鏢局,對於他們的安排就不該多問。
這時,塔爾寺的普天大師正在燒香拜佛,念經祈禱,喇嘛們敲鈸打鍾,氣氛甚是嚴肅。
李鳳崗安排停當,便走到羅卜臧丹仁麵前和他告別,兩人一番耳語後,羅卜臧丹仁拱手道:“此一去山高路遠,甚是艱險,小王預祝李總鏢頭鏢順人安。青海境內是小王地盤,小王已經給道上的兄弟放話了,他們是斷不敢劫鏢的!出了青海地界,就有勞總鏢頭還有眾兄弟們多多費心,押送寶物的鏢車到達京師後,直接送至肅王府,小王已有書信送於肅王善耆,他會讓管家在肅王府門前迎接各位。”
“哈哈哈,果洛王就等著李某的好消息吧!就此告辭!”李鳳崗拱手道。
“李總鏢頭一路順風!”羅卜臧丹仁道。
“開拔!”胡青彪喊了一聲,眾人如同猛虎下山,離開塔爾寺,向蓮花山下行去。
李鳳崗帶領成興鏢局眾人在青海塔爾寺取得鏢物之後,便按照原定的計劃兵分兩路,一路由李鳳崗率領,胡青彪、王五等鏢師跟隨,此一路大張旗鼓,大搖大擺地在官道上行走,吸引江湖中人的注意力;一路則由馬大順率領,帶領李鳳崗的二弟子陸少南一幹人等扮作茶商,攜帶真正的三足金蟾由小路出行,直抵京師,兩路人馬在京師的郊外會合,然後一路長驅直入,直奔京師。
李鳳崗一路自出青海之後,雖說遇到不少劫匪,但仰仗著王五的武功,劫匪多半是有去無回,雖有死傷,但未傷到鏢局的根本。馬大順扮作茶商,一路之上所遇阻礙甚少,眾人沒費多少工夫,便一路趕到了山海關外。
這日,風沙蔽日,馬大順一行穿過了山海關,正馬不停蹄地向約定的會合點奔去。
“哈哈哈,還是馬總管厲害,我們夜間通過大老龍頭,躲過了兩把銅錘趙鐵柱,隻要我們過了山海關,即使有人有膽前來劫鏢,我們定能把他們打發吧!”一個名為嶽飛虎的鏢師道。
“飛虎不可胡言,我們雖說平安過了山海關,但一路之上仍需小心為上!”馬大順道。
眾人奔波幾日,早已人困馬乏。
“馬總管,既然我們已經脫離險境,不如先找個客棧歇息一兩日,再趕往京師之郊與師父會合如何!”陸少南道。
“山海關內雖說安寧,但也有綠林草莽出沒,不可小覷,如今距離京師也就一兩日路程,不如我們再忍耐一時,將鏢物送達與總鏢頭會合後,再歇息也不遲!”馬大順憂慮道。
“可是大家早已疲憊不堪,如今我等已能遠遠看見京城的輪廓了。皇城郊外,首善之區,哪裏會有劫匪出沒。再說大夥兒如此困頓不堪,即使遇到綠林強盜,也定無還手之力,更別說保護鏢箱了!馬總管,古人言,磨刀不誤砍柴工,我們還是休息一會兒吧!”陸少南道。
“陸公子說得對,我鐵拳龍泰在山海關內走鏢多年,從未遇到過任何劫匪。馬總管,前麵不遠處就有一家來福客棧,是間老字號,龍某往日在此地行鏢時,都在那裏歇腳。不如我們就到那裏歇息一日,等候一下總鏢頭,然後一起會合,共同押鏢進京,這樣豈不是更加穩妥嘛!”龍泰道。
“你們有所不知,雖說京師之內相對安定,但是江湖上的三教九流皆在此地出入,不可不防啊!我們切不可輕率行事,以免因小失大!”馬大順正色道。
“馬總管太過謹慎了,一路之上我們扮作茶商,不也是沒有被識破嘛,更沒遇到任何劫匪。行走江湖不就是憑的一份膽氣嘛,俗話說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成興鏢局的大劈掛魯正風道。
“魯大俠此言差矣,行走江湖和行鏢不同,行走江湖了無牽掛,而我們此次行鏢更是攜帶價值連城之物,如今我們為靶,劫匪為箭,何時有箭射來,不得而知;敵人在暗,我們在明,何敢言一個膽字!”馬大順辯道。
“馬總管若是這般說,豈不是說我等皆是酒囊飯袋。別說沒劫匪來,就是有劫匪來,我們人多勢眾,難道會保護不了區區一輛鏢車?”陸少南道。
“陸公子說得有道理,這一路上左也防劫匪,右也防劫匪,卻沒遇到一個劫匪,如今我等都快到京師了,不如在前麵的客棧好好歇息一番吧!”魯正風道。
“馬總管,是應該找個地方歇息一下,要不然還沒到京師,弟兄們就都倒下了!”趟子手們嚷嚷道。
馬大順見眾人皆這般說辭,便同意了眾人的請求,他一聲令下,鏢師和趟子手們皆興致高昂地朝客棧奔去。
行至客棧門口,店小二見一下子來了如此多的客人,忙把眾人引入店內,一番安排,成興鏢局眾人便圍坐在飯桌邊。
正當眾人準備點菜之時,忽然有人在客棧外大喊道:“掌櫃的,江湖上傳言天地會的京師分舵舵主朱馬六在你這來福客棧之中,可有此事?”成興鏢局眾人抬眼望去,見來人有些消瘦,長臉絡腮胡子,手提長劍。
“這位爺,您一定搞錯了,我這來福客棧一向太平,怎會和天地會有什麼瓜葛!”來福客棧的掌櫃忙上前迎接道。
“沒有便好,這行走江湖,最怕的就是遇到麻煩。如此,在下便放心了!”長臉漢子說著,便提劍進了客棧。
掌櫃的見漢子不是存心來找麻煩的,忙將漢子招呼到一張八仙桌上。
“掌櫃的,聽說你這裏有聞名天下的美酒,快給爺來一壇嚐嚐!”長臉漢子道。
“哎喲,爺您真識貨,本店的十裏香乃是用祖傳秘方釀的,都往宮裏頭送過好幾回了呢!”店家說著,親自去抱來一壇剛剛開封的酒放在那人麵前。客棧之內,頓時酒香四溢,沁人心脾。
鏢局的趟子手還有鏢師們聞到酒香,都有些口饞,嚷嚷道:“店家,給我們幾位也來一壇吧!”
馬大順見眾人欲買酒喝,喝道:“鏢局的規矩你們全都忘幹淨了嗎?行鏢之時,不可飲酒!”
“馬總管,這來福客棧是家百年老店,十裏香我喝過好幾回了,味道正宗,後勁小,你大可放心!”魯正風道。
“馬總管,弟兄們車馬勞頓,煞是辛苦,如今京師在望,何不讓弟兄們在此處好好歇歇腳!”陸少南道。
“陸公子說的不錯,今日喝個痛快,明日一早趕路,便可交差,這京師之中,難道還會有賊寇出沒不成?”成興鏢局的鏢師流星錘葉紫天道。
馬大順環視客棧之內,見一眾酒客中規中矩,並無異常,便道:“也罷,不過大家切不可貪酒,免得誤了行程!”
眾人見馬總管許可,便敲著桌子對掌櫃道:“掌櫃的,給我們也來一壇!”
“好嘞!”掌櫃說著,便抱了一壇酒送了過來。
方才的長臉漢子半道攔住掌櫃,道:“掌櫃的,你這酒是不是兌水了,怎麼前邊幾口味道不錯,越到後麵,越喝越不夠濃烈啊!”
掌櫃忙道:“這位客官,我這來福客棧裏可都是上等的好酒,怎麼會有兌水之說?”
“莫非老子誑你不成,不信你自己來聞一聞!”長臉漢子怒道。
掌櫃忙將酒壇放至一邊,上前聞了一下長臉漢子的酒壇,道:“客官,給您上的這壇可是我們店裏百年陳釀的老酒,味道濃烈得很,一定是您不勝酒力,喝醉了胡言亂語吧!”掌櫃道。
趁掌櫃聞酒之時,長臉漢子忙施展移形換影之術,將手中的一包藥粉放進了掌櫃準備送到成興鏢局眾人的酒壇。掌櫃並未察覺,端了酒壇便給成興鏢局的鏢師和趟子手送了過去。
鏢局眾人便你一碗我一碗,頃刻間將一壇酒分光,馬大順亦是知曉這家百年老店的名氣,遂端起一碗酒豪飲起來。
“不好,我怎麼感覺到天旋地轉,坐立不穩!”馬大順說著,見鏢局眾人一個接一個地倒了下去。
長臉漢子見狀,忙跳將起來,手攜長劍,揮舞道:“各位酒客,不好意思了,不要命的就趕快跑吧!”言畢,長臉漢子不費吹灰之力便製服了店小二和掌櫃,將成興鏢局鏢車的茶葉雜物全都打翻在地,而後坐上鏢車,打馬奔山海關外而去。臨走時,長臉漢子張狂道:“老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江湖人稱鬼手朱馬六。若是你們敢去報官,老子一把火把你這客棧燒個幹淨。另外,若有人來尋鏢,讓他有膽去黃河兩岸的紅石峽找老子。”
且說李鳳崗一路千辛萬苦,帶領鏢局眾人直奔山海關,查過通關文書後,即差王五前去聯絡馬大順,看一切是否順利。王五受李鳳崗之命,騎了汗血寶馬,日夜兼程向京城方向趕去,逢人便問,遇到客棧便打聽馬大順等人的行蹤。
次日中午時分,王五便趕到了來福客棧,他心想恰可進去歇息一會兒。見客棧大門半開,他便拴好馬匹,徑直走了進去。
隻見客棧內客人無幾,隱約可見成興鏢局的鏢旗和茶葉散落在地。他頓時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便連忙進了客棧大廳,見鏢局馬大順的一路人馬都倒在地上,他立馬上前檢驗鼻息,見眾人鼻息未斷,緊繃的神經方緩解一些。
王五連忙上前去拍打鏢局眾人,眾人依舊不省人事,他心中暗道,莫非是有人給他們下了迷藥。
店小二見有人闖進客棧大廳,連忙道:“這位客官不好意思,小店今日閉門謝客,不接待客人!”
“你們竟然敢在這裏開黑店?”王五怒道。
“這位客官你別誤會,小店是百年老店,怎麼會是你口中所說的黑店呢?”店小二解釋道。
“不是黑店,為何我成興鏢局的弟兄全都被迷倒在你店裏?”王五道。
“你認識他們?”店小二問道。
“這幾位都是我成興鏢局的鏢師,他們押送鏢物進京,一路上未曾出現任何差錯,豈料卻在你這來福客棧翻了船!”王五凶狠道。
“這位大哥,你聽我說,昨日店裏來了一位長臉漢子,後來我才得知他叫鬼手朱馬六。他暗中在酒裏下了蒙汗藥,迷倒了這幾位客官,並將我們的掌櫃打暈,趕著鏢車一路向山海關奔去。他臨走的時候威脅說,不讓我們報官,還說如果有人前來尋鏢,就讓他有膽去黃河岸邊的紅石峽找他。客官,小人知道的就這麼多了,你不要再為難小人了!”店小二哆嗦道。
“既是被蒙汗藥蒙翻,兩日後便一定會醒來的,有勞小二哥好生照顧我這幾位兄弟,我這就去追劫走鏢車的盜匪!”王五邊說,邊從錢袋裏掏出一些碎銀遞給店小二。
王五一路追趕,追至山海關,問了守關的軍士,得知劫匪已然出關。
王五顧不上去向李鳳崗稟報,照著車轍一路追到黃河岸頭,騎馬過了黃河浮橋,直奔紅石峽而去。
且說鬼手朱馬六,趕著鏢車一路狂奔,見並無官兵追來,便直奔紅石峽而去。
原來鬼手朱馬六是天地會在京師的內應,他在京師一家賭坊做掌櫃。為了在江湖上有個照應,天地會指派他,不惜一切手段加入北方七省綠林榜,但是他武功不濟,自知難以通過北方七省聯盟設置的綠林十八關,便想著有朝一日建立奇功,進而得到北方七省綠林的一把交椅。
正當他在為如何建功而發愁時,恰巧江湖上風傳青海果洛王羅布臧丹仁欲獻一個價值連城的寶物給步軍統領肅王善耆,由成興鏢局負責運送寶物。他忙做了一番打探,確定消息準確無誤之後,便開始在京師之外燕郊的來福客棧踩點。那日馬大順一幹人等在鏢局歇腳,趁著鏢局眾人喝酒的機會,他才得以下手,這才奪得寶物,準備獻給北方七省綠林總瓢把子應天雄。
黃河南岸紅石峽之中,眾多江湖綠林好漢都趕來參加一年一度的降龍大會。
綠林總瓢把子應天雄道:“我等北方七省綠林好漢在黃河南岸紅石峽聚會,乃是為了江湖綠林一年一度的紅石峽十八關降龍大會。舉辦降龍大會的目的是為了選賢舉能,眾所周知,我北方七省綠林有三十六把交椅,任何一位綠林江湖兄弟想在我綠林榜上占有一把座椅,必須通過綠林十八關,除此之外,若是此人立了奇功,也可進我綠林榜之中。”
北方七省的綠林十八關即三十六名武功高強的好漢,自峽穀道中立於兩旁,設立關卡。每一關有一位或者兩位綠林好漢,每隔幾步便設一關,通過此關者便繼續衝擊下一關。峽穀道本就狹窄,留給闖關者的施展空間十分狹窄,再加上挑戰者不能歇息,必須一口氣,勇往直前,闖過十八關,方算闖關成功。因闖關極難,是以,鮮有闖關成功者,綠林十八關更是成了武林好漢爭相傳說的神話。
卻說總瓢把子應天雄端坐在貂皮大椅之上,手執酒盞,歡笑不已,正說話間,卻見幾位兄弟領著一人,抬著一個紫紅桃木鏢箱走上前來,來人恭敬地跪在麵前。
“稟報總舵主,這位名叫朱馬六的兄弟想加入北方七省綠林榜,他帶著一件價值連城的寶物作為見麵禮,請總舵主過目!”一位兄弟上前說道。
眾人打開桃木鏢箱一看,見一隻千兩三足金蟾沉於鏢箱底端,三足金蟾金光燦燦,雕工精美,猶若天成。
總瓢把子應天雄歡喜不已,大笑道:“這位朱馬六兄弟立此大功,可進我三十六座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