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花性突變降災難(1 / 1)

早春二月。中國北部還處於冰封雪凍,春寒料峭之中;“夜即赤道之冬”的紅海之濱,卻是滿眼蔥綠,繁花似錦,氣溫高達攝氏二十五度以上。

在瑪爾紹城郊一條靜僻的林蔭道上,一輛轎車風馳電掣,越過道旁一株株高大蓊鬱的芒果樹,豔如霞火的鳳凰樹,不斷飛馳向前。

轎車裏坐著兩位中國男人。年長的那位四十多歲,高大魁偉,一雙深邃的眼睛,閃爍著灼灼光彩,眉宇間透露出一股凜然正氣。他叫何釗,是中國刑事研究所的刑偵專家兼生物學家。另一位是他的學生兼助手申公荻,一名二十多歲,英勇機智,目光銳利的偵察員。他們是應邀來瑪城進行友好訪問的中國法學代表團的成員。鑒於何釗對生物學的業餘愛好,熱情的東道主特地為他們安排了一個單獨活動項目——參觀遐爾聞名的瑪爾紹瓜的種植栽培。

瑪爾紹城地處紅海、印度洋交接口。春秋兩季,由於曼德灣濕潤氣流的進入,引起地區性降雨,使它成為非洲東岸唯一的赤道雨林氣候區。這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帶來豐盛的物產,花香四季,瓜果遍野……它出產的瑪爾紹甜瓜,個大、皮薄、瓤厚、味甜如蜜,堪與我國新疆的哈密瓜媲美。但新疆地處內陸,運輸不便;瑪城卻臨近海洋,兼又地處歐亞非三洲之間,產品遠銷海外。

轎車駛出林蔭道,進入一片綠海似的瓜田,最後在一座名叫索戈倫的小莊園前停下。

農莊主西索科先生——一位四十多歲,高大健壯的黑人,熱情地將兩位中國客人迎進莊園。他陪伴客人一一參觀了自己的種子房、機械房、貯藏室……簡潔地向他們介紹說:“我的農莊規模不大,隻有六十英畝土地,但卻采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是瑪城的農工商聯合托拉斯向我提供了經濟和技術力量。……”

談話之間,何釗總覺得主人的微笑裏隱藏著一種憂慮。特別是陪他們走入瓜田之後,他的這種憂慮之情就更加明顯了。

申公荻似乎也覺察到了這一點,用手肘輕輕地碰了他的老師一下,努嘴示意他注意觀察瓜田。

瓜田裏的瓜苗清翠欲滴,長勢茂盛。正值盛花時節,嫩似碧玉的枝蔓上開滿一朶朶黃金琥珀似的小花,散發著陣陣馥鬱的芬香。但何釗看了這長勢喜人的瓜苗,卻著實吃了一驚,雙眉緊蹙著,久久沒有作聲。

直待參觀完瓜田,回到莊園,賓主一起坐在濃綠的葡萄架下,品嚐著質優味純,醇香可口的可可茶時,何釗這才試探地說:“西索科先生,恕我直言,您好似心事重重。”

“哦,不!我很愉快。”西索科驚訝地看著何釗,爭辯說,“我的農莊經營很好,蒸蒸日上。瓜苗生長也不錯,一片旺盛……”

“不,您很憂慮。”何釗兩眼凝視著他,單刀直入地說,“剛才我仔細看了您的瓜田。您的瓜苗雖然長勢很好,但開的全部都是雄花,竟連一朶雌花也沒有。這會使您一年的心血白費。”

西索科驀地低垂下頭,臉上布滿愁雲。過了好一會兒,他這才長歎一聲,說:“是的,您說得對。瑪爾紹瓜是我的主要種植項目,一旦它顆粒無收,我就有破產的危險。”

“找到原因了嗎?”何釗問。

“沒有。”西索科回答,“農工商托拉斯聘請了一位著名的農業專家——托馬斯博士。我把這一情況告訴了托馬斯。博士回答我說:其他農莊也發生類似情況,他正在查找原因。哦,上帝!但願他能早一點查明原因。”

何釗點點頭,用漢語輕輕地對申公荻說:“看來,我們在這裏又遇上了一樁奇案。我們是否需要參預一下呢?”何釗從事刑事偵探和植物學研究二十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經驗告訴他:環境的影響,可以造成生物的某些突變,但決不會達到如此的程度,這裏麵必定包含著某種人為的因素。

“老師,我對此很感興趣,如果這樣做不會幹涉他們的內政的話。”申公荻回答說。

“我也很感興趣。當然,我們要處處小心,不要被人家看作是幹涉他們的內政。”

是的,他們現在是在瑪城做客,進行友好訪問,按照常理,完全可以不必過問這件與己無關的事。更何況他們不能取得合法權力,進行正常偵查,一旦行動起來,就會遇到遠比在國內大得多的困難,甚至於各種阻力也會一齊而來,使他們寸步難行。但作為一名刑偵專家,一名以維護正義,鏟除邪惡勢力為第一天職的公安戰士,既然發現了罪行,又怎能任其自然,不聞不問,而不努力將事實的真相揭露出來,將罪犯的醜惡麵目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呢?

何釗慢慢地啜飲著可可茶,思考了好一會兒,然後才開口對西索科說:

“西索科先生,您是否願意把我介紹托馬斯博士?我在這方麵也有過一些研究,或許能提出一點有益的建議。”

“當然,我很願意。我相信托馬斯也一定會樂於聽取您的建議。”西索科興奮地說。他說完之後停了停,接著又滿懷希望地補充了一句:“親愛的何釗先生,假如您能幫助我們避免這一場災難,那真是太好了,我們將會永遠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