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認識 落實措施 有效推進通用技術教學
實踐·實訓
作者:葛勤治
摘 要 通用技術是知識與技術整合的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新的教學手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自身引導作用,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和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等,提高自身綜合素養。主要分析提高高中通用技術教學水平的措施。
關鍵詞 高中;新課程改革;通用技術;教學設備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05-0151-02
自新課程改革以來,通用技術作為普通高中新設置的科目之一成為高中必修課。通用技術是一門立足實踐、注重創造、人文與科學融合的課程,此門課程設置的主要目的是應不斷變化的社會分工需求,引導學生融入技術世界,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刺激學生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等等,通用技術是國家高中階段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通用技術在實際實施工作中也遇到一些問題,製約著通用技術教學水平的提高。
1 通用技術課程內涵
通用技術課程是新課改下新增的一門以知識與技術為主的綜合性學科,通用技術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麵發展。通用技術的主要學習方式是操作與技術相結合,積極發展學生信息交流、處理,技術設計與應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通用技術課程不僅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知識運用能力、操作技術及符合時代發展需要,注重學生技術、人文素養的培養、利用實驗與創造。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在學生、生活中樹立積極的人生價值觀,積極麵對未來的挑戰,為將來進入社會奠定基礎。
2 製約通用技術教學水平提高的因素
通用技術的開設,是普通高中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舉措,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廣大教師和學生要高度重視通用技術的教學和學習,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的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全麵發展的綜合性人才。對於現階段存在的影響通用技術教學水平提高的因素要積極挖掘深在原因,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
對通用技術教育價值認識淡薄 普通高中是學生學習階段的轉折點,這個時期學生、家長、教師等都比較重視高考升學率,對素質教育的實施積極性不高。學校領導對通用技術課程的實施也沒有明確的目標,同時缺乏對通用技術的了解,很多教師認為通用技術就是信息技術,也有些教師雖然了解通用技術,但是對其課程內容、教學特點不夠了解。有些學校的校長對通用技術的認識程度比較低,這是導致通用技術不受重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校長對通用技術的認同對整個學校師生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
教師隊伍薄弱 很多學校通用技術課程教師比較少,甚至有很多教師都是從其他學科轉職而來,他們對通用技術了解也不深入,專業知識方麵比較欠缺。教師隊伍不穩定,應急、臨時指派現象普遍。比如某位教師在某學期工作任務比較輕,就被安排到通用技術課上。導致通用技術教師隊伍專業素質不高,較難提高教學水平。
課程設置不合理 由於學校領導對通用技術認識不足,所以在課程安排方麵不夠重視,課程設置比較少,不按國家課程計劃要求設置,通用技術課程正常的課時是每周兩個課時,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有些學校采用集中教學,這不符合國家教育要求,違背了科學的教育教學規律,不利於通用技術課程教學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