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之書房古香古色,典雅清幽,十八排巨大的紫檀木書架上擺滿了各種古籍和孤本,牆壁上掛著名人或李隆基自己的字畫,牆角處、書架轉折處多擺放著名器古玩,一張巨大的書桌擺著文房四寶和一堆尚未完成的詩稿畫稿,但卻並不顯得淩亂。
此次跟李隆基進書房的有落塵、劍上卿、李白、點玄機和一位望之頗有些風骨的青年儒生,落塵知道,這位儒生名為顧況,在長安亦是久負盛名,擅長詩畫,但據說其謀略亦是一絕,如今乃在李隆基府中任機策府府主一職。
一進書房門,眾人酒意全消,就連最不善飲的點玄機也驀然清醒了過來,李隆基書房中有一股淡淡的幽香,雖然微弱,卻十分神妙,能醒人心神,提神醒腦。
此刻眾人麵上表情皆是嚴肅之極,李隆基望了一眼眾人,道:
“諸位皆是在下之左膀右臂或好友至交,是以此刻說話完全不必顧忌,如今情形想必諸位已經有所耳聞了,雖然太平和安樂兩位公主派出去搶奪麒麟血的清客至今還未回來,但咱們奪得麒麟血的消息恐怕早已傳到兩位公主耳中,估計她們已經開始防備,且保不準她們不會狗急跳牆,與我等來個魚死網破,是以咱們事不宜遲,不知諸位認為何時行動才好?”
聽完李隆基之言,眾人均是麵色凝重地點了點頭,李隆基將目光望向落塵,落塵沉思一瞬,卻將目光對準點玄機,而點玄機此刻正站在李隆基之書桌旁,專心致誌地看著書桌上的詩稿,無奈地搖了搖頭,落塵又將目光對準劍上卿。
劍上卿擺擺手道:“在下手中之八千神策隨時都可以出動,經過這麼久的特殊訓練,放眼天下間也少有軍隊能夠匹敵了,但在下是將,將依令而行,具體行動時間,還是太子拿主意吧。
李隆基讚賞地望了劍上卿一眼,微微點了點頭後又將目光望向顧況,顧況苦笑一聲道:“在下隻不過是一介凡俗,此次行動,勢必得雷厲風行,一舉成功,但各方勢力手下的清客卻是一大變數,凡俗之人怎能揣度修道人之手段?是以對付朝堂之上那些奸臣在下還算拿手,但要說對付修道之人麼,在下還真沒什麼好的計謀。”
顧況語畢,一個幽惻惻地聲音忽然從他側麵傳來:“哼,誰說凡人就沒有對付修道人之人的手段了?你一個小娃兒,看似聰明,其實還遠沒有領悟到‘計謀’二字之精髓,依貧道看,修為和神通說到底不過是蠻力而已,能籌謀算盡,決勝於千裏之外的還得靠腦袋!”
點玄機俯身在書桌前,頭也不回地道。
李隆基麵色一喜,道:“哦?那先生有何高見?”
太子發問,點玄機終於將目光從詩稿上移開,挺直了腰板,捋著胡須道:“高見倒是談不上,隻是貧道有個問題想問問太子殿下。”
李隆基道:“先生但講無妨。”
點玄機點了點頭,道:“不知今夜值守城門的將軍是誰?可與太子有什麼交情沒有?”
李隆基眉頭微皺,道:“難道先生認為今夜動手最為合適?”
點玄機微微點了點頭,聞言,落塵等人均是一驚,此刻已是下午時分,晚上動手,著實是匆忙了一些,要知這乃是關係到天下的大事,草率行事,難免籌謀不周,要是出了什麼紕漏,那便是千古遺恨!
微微沉吟一瞬,李隆基道:“今夜值守城門的將軍乃是華仕程,此將如今依附在安樂公主手下,但長安血月那一次被在下救過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