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在很多人看來,談話無疑是最主要的溝通方式,通過談話,我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認識一個陌生人並對他進行初步的了解。但事實告訴我們,當一個人不想把自己真實地展示給別人看時,他學會了撒謊,學會了掩飾自己,因此通過談話在短時間內了解他人的方式似乎並不完全可靠。那麼,人心真的令人捉摸不透嗎?我們真的不能在相見的第一時間對他人做出比較恰當的判斷嗎?

西方心理學的開山鼻祖弗洛伊德曾說過這樣一段經典名言:“任何人都無法保守他內心的秘密。即使他的嘴巴保持沉默,但他的指尖卻喋喋不休,甚至他的每一個毛孔都會背叛他!”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每個人的內心都是有蹤跡可循,有端倪可察的,他掩蓋得再嚴實,也會在各種動作細節上不經意地流露出來。看到一個人嘴角上揚、麵帶微笑,我們知道這是內心愉悅的表現;看到一個人嘴唇緊抿、麵露慍色,我們大可推測他被人激怒了;一個人表情不自然、說話吞吞吐吐,可以猜想其中必有隱情;對方說話直來直去、幹淨利落,可見是個爽快之人;一個人神情慵倦閑適、走路慢慢騰騰,想必是個慢性子或內心慵懶淡然的人……總而言之,每個人的外在表現都是內心情感、性格為人的一種流露,往往一個無意識的動作,一句不經意的話語,都能反映出深藏不露的本意。

有一個求職者在向麵試官解釋他離開之前公司的原因。他說,因為以前那家公司沒有給他足夠的發展機會,但是由於他和所有的同事都相處得很融洽,所以他在是否辭職的問題上很難抉擇,直到最近才做出了這個艱難的決定。聽完他的陳述後,麵試官憑“直覺”覺得他在故意隱瞞一些什麼。後來通過麵試錄像動作回放,這位麵試官注意到,每當提到前任老板,這位求職者的臉上便會閃現一種轉瞬即逝的嘲笑的表情。事後,這位認真的麵試官給他前任老板打電話,結果發現,這位求職者是因為在職期間和其他同事做假帳被公司開除的。

由此可見,識人不能光聽一麵之詞,還要用眼睛、用內心去辨人,這樣才不至於被“假象”所蒙蔽。《孫子兵法》告訴我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在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們要想在為人處世時遊刃有餘,要想在事業上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就必須擁有能夠洞徹人心的敏銳觀察力。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時間似乎可以幫我們看清一個人,但在快節奏的今天,誰還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去考驗和等待一個人呢?因此,如何在瞬間觀察一個人的性格,洞察其內心,看透其本質,這些都已經成為適應當今社會、認清環境、建立人際網絡和成就事業所必須具備的生存技能。

本書從外貌形象、衣著打扮、行為舉止、言談話語、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社交場合等多種角度挖掘藏在人們內心深處的奧秘,並結合大量生動、具體的例子進行深入透徹、係統全麵的剖析,由細節接引全貌,從現象推測本質,由表及裏,由內至外,層層剝落,步步推進,全麵而精當地分析識人辨人之術,借此引起讀者的共鳴,幫助你在人際交往中一眼看出對方的心理。隻有這樣,才能掌握對方的長處與短處、優勢和劣勢,才能在瞬間讀懂你周圍的人,識別老板、鑒別英才、認清同事、辨別真假朋友。在這個基礎上,你可以學會透視人性的本領,把握應付窘境的良方,破解減輕壓力的秘訣,獲得挑戰和振作的勇氣,掌握自然而又貼切的生活之道。由此,在人生的旅途上左右逢源,移步生蓮,辨人於彈指之間,察其心而知其人,觀人於咫尺之內,識其言而審其本,瀟灑地輾轉於生活的競技場中,把人生的主動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本書最大的特點是根植於經驗總結和理論研究的科學性,在行文上簡潔明了,輕鬆活潑,易讀好用,具有很強的實用性。相信本書可以幫助不善識人的讀者指點迷津,在學會識人辨人方法的基礎上,掌握為人處世的策略,最終達到無往不勝的高超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