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前路漫漫、明燈一盞(4)(1 / 3)

因為Hvistendahl女士有時顯得自以為是,太愛爭辯,這使她寫的曆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她說,其他寫過性別選擇技術的人受到的批評還不夠,“因為指責落後的文化傳統是一件比較簡單的事情。”世界銀行有一報道認為,韓國反對性別選擇的行動是“不折不扣的錯誤”,很明顯這是為了讓銀行擺脫前幾年對於人口控製的支持,對此她不予接受,她把西方的人口政策稱為“陰謀”。

Hvistendahl女士的獨特貢獻是雙重的,她在新的細節研究基礎之上為我們提供了性別選擇性墮胎這種現代做法的曆史,幫助讀者仔細考慮它可能的後果,盡管大多數都很殘酷。她指出,男性占絕對優勢的美國西部原野,充滿暴力。中國中部和男部的男子過剩也導致了1850~1864年的太平天國運動,這是曆史最血腥的內戰之一。

Hvistendahl女士說,現在性別選擇仍然得不到適當的關注。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的網站上,女性外陰殘害的事例俯首即拾,相反,性別選擇卻很少被人提起。

有了女人圈,就能延壽?

【標簽】男女比例缺乏女性減短壽命健康發展

對於荷爾蒙分泌紊亂的少年來說,出去約會吧!這可是生死攸關的事情,事實證明,這不再是無稽之談。哈佛大學教授尼古拉斯·克裏斯達齊所帶領的研究小組在《人口統計學》期刊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研究表明,當性成熟的男孩子生活在一個缺乏女性的環境中時,他們的壽命有可能會比那些生活在女人圈裏的男孩子短。該研究小組還指出,這個發現對像印度和中國這類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的國家的公共衛生有重要意義。在這些國家當中,男性比例遠遠高於女性。

缺乏女性會減短男性的壽命這種說法已存在一段時間了,有幾個理由可以佐證這種假設。現在大家都普遍意識到,婚姻對健康和生存都是有好處的,因為長久以來,女性一直都扮演著賢妻良母的角色,尤其是對男性來說,日積月累受益無窮,如果沒有合適的潛在配偶,男性們就會推遲婚姻,或者將它拋到九霄雲外,那麼他們就無法享受婚姻帶來的巨大益處。此外,由於男多女少,配偶爭奪日益激烈,會給男性帶來精神壓力,這些早期的生活壓力對健康的影響可能長達數年之久。

雖然聽起來言之鑿鑿,但是性別比例失調會縮短男性壽命的假設從來都沒有得到人類的認可。尼古拉斯·克裏斯達齊教授和他的團隊運用兩組與眾不同的人口數據來驗證這個假設。第一組數據就是所謂的“縱向研究”。該研究是由1957年威斯康星州1/3的中學畢業生組成--大約1萬人左右,研究人員也獲得了每個調查者畢業班級的男女比例,這就提供了參與者在性發育成熟期間的比例指標。第二個數據就是1993年美國醫療保險注冊的750萬白人男人。研究者找到了每個參與者注冊社會保險號的年份和州屬,基本上都是在15歲到25歲之間,參與者同輩的性別比例是從每個州的人口普查數據中獲得的。

在威斯康星州的例子中,尼古拉斯·克裏斯達齊教授著重研究65歲前死亡的人群。對於女性來說,她們的死亡歲數與她們所在學校的性別比例沒有多大聯係,但是對於男性來說,卻有非常重大的關係。男女比例越失調,那他在65歲之前死亡的比例越高,而且,社會保險的數據也顯示,在男性青少年時期的生活環境中如果缺乏女性的話,健康問題會在數十年間困擾著他們。

在1993年的時候,美國男性的平均壽命是65歲,現在有望再增加15年。但是,尼古拉斯·克裏斯達齊教授發現,如果男性到了適齡年紀,那時身邊也正好有很多女性的話,他的壽命會比那些缺乏這種條件的人多活三個月。雖然三個月看起來沒有什麼大不同,但是根據尼古拉斯·克裏斯達齊教授的說法,這個所帶來的好處可以與老年人經常鍛煉或者減去多餘的體重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