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章 過荊州 初識荊州士 下(1 / 2)

甘寶粗略一看,說話的人體態魁梧,周身都有血漬,應該是拚鬥出來的,居然是個武人!

再環視四周,有十來個文弱之士,戴高冠,手中抱著書簡。這些人,表情不一,不過多是驚訝。

“吾乃蒼梧?破賊都尉?劉繡!”甘寶不客氣的說。

眾人這才鬆了一口氣,那喊話的漢子特別興奮,近前問道:“那些賊人可已經走掉?”

甘寶點點頭,卻有一年近花甲的文士看到他身後的兵士,上前疑惑道:“交州都尉,為何出現在我荊州?賊亂早已經平息。”

漢子皺眉道:“老師,若不是都尉相救,我們危矣,為何如此說?”

這老先生叫邯鄲淳,字子叔,乃是北地南下的博學之士,書法造詣頗高,這會兒卻是鼻哼一聲,一點兒也不領情。

甘寶冷眼看了他一眼,暗道這位老先生也太過於傲慢了吧。

“吾奉命押送貢米上京,途徑此地罷了。諸位,此處矮小,還請外麵說話。”

十幾人隨甘寶出,列於四百甲士前,那漢子見此軍容十分欣喜,自稱是劉表從弟,名曰劉磐,字伯遠。

“宗賊尚未走遠,我們一起追而擊之如何?”劉磐果然露出他好戰的本色。

邯鄲淳也站出來道:“我等竹簡經車還在那西邊穀中,都尉可否率軍取之?”

甘寶雖然不喜歡他,卻應了下來,鄧廉多次跟他說要禮遇文士。他的相貌一定不招人喜歡,如果再不“溫柔”些,恐怕難有人願意輔佐。

剛要招呼人去,文士中走出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來,姿貌俊朗無比。

“宗賊有精銳在西邊,不可貿然進穀。”他說著,又看向甘寶,“不過若是都尉還有強軍在後……”

“賢侄,不要亂說話,你怎知道宗賊還有精銳。我州牧已經平了宗賊幾年矣。”邯鄲淳嚴厲的說。

那少年笑道:“我看那些人中,有幾個身著革甲者,地位遵從,戰鬥時在暗中指揮,必定是大宗族使者。剛才眼前的不過是些鄉裏百姓,不足為慮,用一縣之可覆滅之。然而他們蔚為囂張,也可說明有後備藏之。”

“哼,這也不過是你推測罷了。”邯鄲淳搖頭道。

甘寶倒是很吃驚的望著這少年,這等觀察和推演,加上對宗祖的了解熟悉,絕非那麼簡單,而且,他一開始就猜測甘寶還有軍隊。當然,他表情不動,沒人看得出來他在驚訝。

少年拱手禮與邯鄲淳:“吾知先生擔心書簡,隻是這山林之間不得不加以小心,我們可請都尉調來軍隊,可行誘而殲之。”

邯鄲淳歎了口氣,他的確是擔心那些書簡,既有書法佳作也有安國經書幾冊,說好了要拿去荊州,模上蔡倫紙,方便流傳的,於是道“如此也好。”

甘寶則再一次吃驚,這少年竟然已經想好破敵之策了,不過既然他知道這周圍有精銳宗賊,便也不能再派兵出去了。

“諸位,恕我直言,我身後的確還有良兵,隻是還需護得貢米,不能抽調,還請見諒。”

“什麼?!”邯鄲淳吹了吹胡須道,“那可是老夫和眾文士心血,濟民安邦之冊,怎可為了些許貢米就棄之不顧?”

甘寶眯起雙眼,難道他的思想又和這些人鬧不到一塊了?貢米還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