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疲勞的空中偵察(2 / 2)

好在這是飛機唯一的金屬部件,成功的彈開了已經超出有效射擊距離的這粒子彈。

“哈哈,現在就怕了?聽聲音就是德國佬前線斥候的流彈,還沒到防空火力網上空呢。”

觀察員可沒他這麼樂觀,這種BE-2雙翼飛機是戰爭爆發前兩年就問世的一款機型,沒有武裝更沒有防護裝甲,每小時最高時速隻有116公裏。

別說是子彈射擊,就是遇到強風時也隻能漂浮在空中。“聽天由命吧,現在能保護我們的僅僅是屁股底下的柳條座椅和身上的衣服了。”

飛行艙前排的觀察員無奈的打開了膝蓋上的筆記本,他的任務是記錄下觀察到前線的每一個情況,然後在返航經過最近的戰地指揮部時扔下裝有情報的布袋子。

敵軍在戰壕裏鋪設了通信線路,在戰壕外架起了鐵絲網,如果知道精確的戰壕圖,就能判斷出任何潛在的危險。

戰地指揮官們當然希望知道最詳細的地麵情況,哪裏是重機槍位,哪裏有火炮,哪裏有交通壕,哪裏有防空壕,哪裏有指揮部。

用手在顛簸的飛機上繪製這樣複雜的戰場圖,即使是經過嚴格訓練的觀察員也都顯得非常吃力。

為了分散戰地的緊張和任務的壓力,觀察員開始大聲向飛行員抱怨起來:

“聽說現在最強的航空工業是在一個叫南海特區的地方,那裏的飛行人員都有200小時以上的飛行時間。

唐寧街那些該死的家夥卻把一些6小時飛行時間的小夥子都趕上戰場來做炮灰。”

這個飛行小組的兩人都是戰前航空俱樂部的會員,算是飛行隊裏的老資格,

而昨天被德軍擊落的那兩名飛行人員卻是飛行隊裏占大多數的新人,這些新人受訓練的平均飛行時間也就6小時,這在觀察員看來根本就是軍方在草菅人命。

“是的,天知道那些留著辮子的黃種人怎麼幾年時間就冒出來個南海特區,聽說陸軍在緬甸吃過他們的虧。

他們的飛機我見過,上翼加長了比我們飛機升力大,穩定性好。

固定機翼的繩索也是高強度鋼絲繩,而不是我們這種編織棉絲線。

歐洲其它國家都有購買,也就是唐寧街又怕花錢又怕丟麵子,我們就隻能用這座駕了。”

說話間,已經到了德軍防線上空,地麵的對空火力突然變得非常密集,防空炮彈爆炸的炙熱的彈片在空中穿梭劃過,

沒有任何防禦的飛機就像萬箭齊發中亂撞的一隻蒼蠅。

兩人參戰後已經跟地麵炮火打了三個星期的交道,也算是空中老兵了,知道此時的任何慌亂不僅無法擺脫危險,反倒是容易忙中出錯導致滅頂之災,

不約而同的深呼吸,情緒泰然了起來。這種任務執行比的是勇氣,拚的是人品。

看起來兩人的人品無可挑剔,槍林彈雨中,飛行員做著本能的規避動作,觀察員一絲不苟的將看到的情況繪製在膝蓋架起的筆記本上。

掉頭回轉時,飛機竟然毫發無損,至少這一趟,上帝是英國人。

飛臨已方戰地指揮所上空時,地麵早已在空地鋪設了紅布製的指引標識,20米的高度上向標識投擲情報布袋,本次任務順利完成。

飛行員用指甲在駕駛艙的內側又劃上了重重的一條線,那裏已經有78條這樣的線,代表著三個星期以來第78次空中任務。

當飛機輪胎接觸到前線機場跑道的那一刻,飛行員又忽然從剛才緊張興奮的狀態下完全變為大腦一片空白。

98次的幸運後,上帝會一直是英國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