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和直接的行動效果要比複雜的行動效果更重要
————克勞塞維茨《戰爭論》
特區海軍七艘艦艇的火炮對鐵甲巡洋艦“高千穗”號進行集中火力打擊,13分鍾後,身中62發不同口徑炮彈打擊,高千穗號開始下沉。
這時歸攏戰鬥隊形已無意義,對手強大的火力下已經沒有時間再重新組織整體戰鬥。
淺間號上升起旗語“驅逐艦千島號,鳥取號攻擊對方隊列兩翼,旗艦淺間號攻擊對方中路旗艦,三艦全速前進攻擊,前進同時拉起煙霧,製造戰場混亂掩護其餘艦隻分散撤退,撤退艦隻由音羽號巡洋艦擔任指揮旗艦。”
日本人這是要用三艘軍艦的自殺攻擊換取整個艦隊的安全撤離。
特區海軍成立不到一年,一直就打海盜時繳獲的那三艘英國造快艇,說是海軍,連很多國家的海警都不如。
美國人送來的船才抵港接收不足兩個月,擴充隊伍臨時訓練倉促無比。
這些特區遠洋商船公司招募來的水兵,跟許多未經嚴格訓練的平民一樣,雖然操船開炮這些技能早就日常工作和軍訓中駕輕就熟,進入戰場後的空中未戰先捷又把這些年輕人的士氣激勵到爆表,等到日本艦隊無頭蒼蠅一樣撞進特區海軍的預設陣列中,欺負人的順風炮打的精神抖擻。
可到了對手紅著眼睛殺過來肉搏時,平民氣質顯露無遺,很多水兵棄崗而逃,甚至往海裏扔救生圈企圖棄艦而逃。
一邊是嚇傻了的新兵蛋子,一邊是發起自殺攻擊的百戰老兵,戰場情勢再度反轉。
三艘英國造炮艇陸續被擊沉,兩翼被對手無傷突破,現在日軍三艦不顧攔截炮火,開足馬力奔向特區艦隊旗艦——戰列艦“黃帝號”。
海戰已經持續了一個多小時,雙方炮彈幾乎都要見底,看日本人這陣勢,連打帶撞,一定要擊沉黃帝號。
隨著三艘日艦不斷抵近施放煙霧,戰場能見度降到不足300米,幾乎是瞎子亂踢腿。
巡洋艦“王安石號”企圖發射魚雷攔截日艦卻擊中了己方驅逐艦“白起號”,眾艦的攔截炮火雖然摧毀了淺間號的艦橋,艦長永野少將頭部流血不止仍舊命令全速衝向黃帝號。
“撞沉它”,淺間號上所有船員一起反複呼喊著這個口號,幾百人齊聲的呐喊伴隨著四周火炮的轟鳴成了戰場上悲壯的協奏曲。
對這種死纏爛打的換命打法,特區海軍的這些新兵蛋子顯然無所適從,黃帝號無奈的調整艦身,船頭對向來艦,準備以7000噸戰列艦的體重迎接這4000噸巡洋艦的高速撞擊。
天佑新兵,距離800米時,不停發射魚雷試圖攔截日艦的王安石號終於得手。
一發魚雷命中淺間號船尾動力艙,瘋狂的巨獸呻吟一聲後趴窩,成了海麵上的一塊無法移動的鐵疙瘩,黃帝號躲過一劫。
現在日本人唯一的希望就在兩側包抄過來的千島號和鳥取號兩艘驅逐艦上。
天際傳來的飛機馬達聲終結了日本人的這份希望。
本次作戰,特區空軍24架魚雷轟炸機傾巢出動,因為無法預知日本艦隊具體位置,分三隊呈扇麵型在迎敵方向上空待機。
看到戰場煙霧指示後,距離最近的一隊首先到達,成功擊沉淺間號,此時,另一隊8架飛機終於到達戰場。
又是日本人施放的戰場迷霧,又是兩方的船隻攪成一鍋粥,此時戰場已經一片混亂,雙方都像摘下高度眼鏡打架的知識分子,完全憑感覺在搏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