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戰國策·魏策四》
對秦浩這種要裏子不要麵子的商人來說,緬甸邊境衝突的結果讓他非常滿意。
參戰118人除3人因雨林瘴氣,1人因毒蛇咬傷導致暫時喪失戰鬥力需要一段時期的療養恢複外,無一損失。
停戰密約裏向英國歸還了本就不屬於自己的密支那,釋放肖恩步兵團擺脫了2千多個麻煩,換取了通過馬六甲海峽的特區商船免於檢查和在緬甸進口糧食的談判定價權。
而在公開場合,金元集團(即特區投資集團,作者注)下屬的南海兄弟影業公司根據英國記者所寫《其培鎮死亡行軍》為劇本,拍攝的同名電影開始在全球上映,對英國人的馬屁照拍不誤。
國際外交場上,英國人書寫一段傳奇,特區政府逢迎跟進,大哥小弟一片祥和,其它國家看的是雲裏霧裏。
台麵下,英國人恨的牙根癢癢,發誓有機會就找回這場子。秦浩那裏卻是抱著活在當下,麻煩來時再說的心態。
停戰秘密協定簽署的第二天,宣布下調大米玉米等39種農作物的參考價格,特區人民得到了實惠。
降價公告同時電報給了剛剛撤回雲南準備返回特區的駱文斌,入緬參戰人員士氣再度高漲,現在,特區部隊的作戰靈魂已經確立
——那就是軍人的每一次作戰都是實實在在的為特區父老最直接的利益而流血。
一段來自雲南的插曲卻給這次完美的遠征奏上了不和諧的音符。
看到一隻不足百人的部隊能有這麼彪悍的戰鬥力,雲貴總督李經義起了覬覦之心。
虎部隊經昆明回程時,一麵宴請駱文斌加以籠絡,一麵密令雲南新軍第十九鎮的一個團對虎部隊駐地悄悄形成包圍,企圖軟硬相加的予以收編。
“為何同為中國人的軍隊,貴軍同我新軍戰鬥力差距如此懸殊?”這個問題確實李經義一直沒想明白,趁著宴請駱文斌就直接的提了出來。
“每隻軍隊都像一個豐滿的人,軍事主官隻能塑造他的行動素質和戰鬥血性,而真正給予這個人靈魂的卻是他的締造者。
像一個父親,很少有語言說教,卻用自己日常的一言一行在鑄造著孩子的靈魂。”
“你說的這位締造者可是秦將軍?”李經義問道
駱文斌沒有正麵回答他,接著說道:“標下也在洋人軍隊裏幹過(指曾在普魯士國防軍見習排長的經曆,作者注),為信念而戰,為民族而戰一直是作戰的動機。
而直到效力於秦大帥,才知道軍人最大的價值是為自己父母兄弟的利益而戰。
本次作戰秦大帥沒有什麼民族大義的交待,隻在戰後電報轉發了特區糧食降價的公告。
標下雖為軍人,但也是有獨立思考的利益小民,戰場上將士們的每一滴血能給家鄉的父老多拚出幾個點的糧食降價,這樣的換算也還做的出。
比起那些民族信念等等虛幻的口號,感覺這樣的戰爭意義更能刺激標下這樣升鬥小民的戰鬥力。”
“聽起來秦將軍的治軍倒是真有一套”李經義手撚胡須喃喃道“倒真不知秦將軍是個怎樣的大才。”
“秦大帥也通過標下轉告製台大人,歡迎製台大人在方便的時候去南海經濟特區走一走,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