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通吃一切的歐洲,即使是技術入股,從來也都是資本為大股東,秦浩的這個說法讓狄賽爾有些觸動。
旁邊的沙赫特此時也出來幫腔了。“狄賽爾先生,東方的海島空氣和陽光都不錯,應該對你神經衰弱的治療和恢複都有幫助。”
看到狄賽爾還有些猶豫,秦浩繼續說道:“在那裏,不會在有人在資本市場惡意騷擾你,反倒會是特區政府幫助你發展企業。
你對財富增值的渴望也可以讓特區政府專業的理財機構去處理。我本人就在幫清帝國的權貴和上海的英美銀行家們委托理財,收益也都不錯。”
沙赫特悄聲狄賽爾,簡單的介紹了秦浩,著名洋行華人大班,清帝國將軍,經濟特區管理者的一係列頭銜搞的狄賽爾雲山霧繞,但直覺告訴他,沙赫特這樣銀行家極力推薦的朋友應該是有些料道的。
從沙赫特的反應上看,恐怕自己抵押工廠獲取貸款的事沒什麼希望,拿不到這筆貸款,自己回去也隻能宣告倒閉。或許去東方有個新的開始可以試試。
“秦,我答應你,這裏是我的祖國,但萬惡的資本家逼的我不得不離開祖國,我跟你去東方,做更多的柴油機讓這些資本家看看。”
“感謝您的加入,狄賽爾先生,因為還要拉軍火,我們訂的專船回國,您可以將工廠拆除的生產設備一起拉走。如果這些生產設備需要更新,重新買一套也可以,這些錢沙赫特先生會馬上給你。”
從上海出發時,船上隻有懷揣夢想的三個人,從漢堡回國時,船上已經是人才濟濟。
銀行家沙赫特帶著德累斯頓銀行的貸款授信,軍事人才陳磊,駱文斌,技術人才馬曉宇,汪潤波,狄賽爾和整套的柴油機工廠設備,還有一群秦浩還喊不齊名字的留德人才。
此時秦浩覺得兵強馬壯,可以大展拳腳了。
陳磊又湊過來出了個點子,以運輸損耗的名義,從朝廷采購軍火裏扣出100人的裝備。
“兩門炮20個人伺候,10人再編個兩台重機槍的班組,再有70條步槍,一隻小武裝就出來了”陳磊說道。
“這樣的隊伍是怎麼個戰鬥力?”秦浩對軍事純粹是個外行。
“炮是野炮,威力大但移動困難,所以這樣配置適合特區發展初期可能遇到的防禦戰用,100人的隊伍我來調教的話,防禦戰對付個十倍的敵人綽綽有餘。”陳磊很有信心的說道。
“我對你部隊建設強調高機動性的思路很認可,但剛開張確實沒有錢去做這些進攻型建設,趁著這一出搗鼓點東西能做好防禦就算很好的完成現階段任務了”秦浩讚賞道。
想到部隊建設要燒錢,追隨自己從德國回來的留德人才們,自己許了人家一個建設的夢想,還有連工廠都拆了帶來的狄賽爾,秦浩感覺壓力好大。
站在船艙甲板上,英吉利海峽初春的海風還是有些刺骨,這種冰冷的刺骨讓秦浩腦袋裏忽然冒出句成語——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