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適應時代需求的新聞傳播人才
封麵人物
作者:雷小毅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智慧、韌勁和魄力,做學術和教育工作亦是如此,堅持科學發展觀,敢於探索,勇於擔當,樂於奉獻,不斷追求學術前沿,盡力為繁榮中國學術提供服務,用創新、追求和奉獻演繹學術人生。——倪寧
收稿日期:2014-04-15
作者簡介:雷小毅,女,今傳媒雜誌社社長助理,主要從事傳媒研究。
編者按:中國人民大學新聞係成立於1955年,是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領導創辦的第一家新聞教育機構,1988年,新聞係改名為新聞學院,被譽為中國最好的新聞學院,是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的一麵旗幟,以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新型新聞傳播人才為己任,為中國新聞傳播事業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倪寧教授作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執行院長兼博士生導師,更是兢兢業業,潛心研究,他以堅韌不拔的韌勁、勇於擔當的魄力和卓爾不凡的智慧積極投身於新聞教學和學術研究當中,嚴謹的學術精神和飽滿的工作熱忱使他始終走在學術的前沿,為中國的新聞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近期本刊記者有幸采訪了倪院長,讓我們一起聆聽倪教授從事新聞研究工作的真知灼見吧!
倪寧,男,安徽省肥東縣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78年10月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係,1983年7月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2001年6月被評為教授。期間擔任過係辦公室主任,副係主任,副院長,學校學生處處長,校長助理,學校圖書館館長。主要研究方向及專長為廣告傳播及新聞業務。曾兼任學校文化科技園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執行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主要學術著作有《廣告新天地》、《廣告學教程》(1-4版)、《廣告傳播學》(合著)、《廣告精點》(合著)、《廣告學》(合著)、《廣告學概論》(合著)等,其中《廣告學教程》被列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廣告傳播學》(合著)、《廣告學教程》曾獲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科研成果獎。《新聞教學實踐的組織與管理》、《報紙編輯學課程教學法研究》等三項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獎獲獎主要成員,教育部新聞傳播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廣告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本刊記者(以下簡稱“記者”):倪院長,您好!歡迎您做客《今傳媒》。我們都知道,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是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的一麵旗幟,為我國新聞事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新聞人才,也被譽為中國最好的新聞學院,那麼倪院長,請您就人大新聞學院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方式詳細談談。
倪院長: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是在原新聞係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成立於1955年,當年開始招生。1958年,原為燕京大學新聞係的北京大學中文係新聞專業成建製並入人大新聞係,1988年,新聞學院成立。人大新聞學院(係)彙集數校資源,又得人民大學豐厚的人文社會科學學科之滋養,這麼多年來,經曆風風雨雨,和我們全體校友一起成長、進步。新聞學院現有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學和廣告與傳媒經濟4個係,一個新聞傳播史論教研部;有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編輯出版學5個本科專業;有新聞學、傳播學、傳媒經濟學和廣播電視傳播學4個研究生(含碩博)專業;設有新聞傳播學博士後流動站;擁有國家級的新聞傳播實驗中心;為國內少數擁有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的新聞傳播院校之一,也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所在單位,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單位。教育部開展學科評估,人大新聞學院連續三屆名列榜首。目前各類在校生近1300人,每年還有在職學習的學生數百人。可以說,人大新聞學院是我國新聞傳播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如果按照1955年建係算起,已經走了近60年的曆程。麵對新聞信息傳播空前繁榮,新聞傳播行業充滿挑戰,人大新聞學院需要更加努力,培養適應時代需求的新型新聞信息傳播人才。
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學院著力推動以下三個融合:一是超越具體媒介形態,在學院內部啟動以“媒介融合”為導向的課程體係再造(本科層次,多維課程包和自主選修體係);二是超越具體學科邊界,在全校範圍啟動以“學科融合”為導向的跨學科聯合實驗班(本科層次,“新聞學—法學”、“新聞學院—國際關係”雙學位實驗班);三是走出校門,啟動以“術業融合”為導向的專業學位碩士培養機製建設(研究生層次,雙導師)和實習實踐基地建設。
這幾年,我們學院一直在探索、實踐以媒介融合、學科融合、產學融合為核心的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模式,力求能夠對新形勢下的我國新聞傳播教育改革產生創新示範意義。學院依循學科規律,主動適應全球信息技術革命浪潮,通過課程改造、教材建設和教學手段革新,階段性完成了媒介融合時代的教學體係建設;主動開放學科邊界,深度整合全校一流學科資源,啟動“新聞學—法學”、“新聞學—國際政治”實驗班,在培養複合型、創新型新聞傳播人才方麵實現了標誌性的突破;主動促進術業互通,增設國際新聞碩士、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等人才培養門類,延聘跨領域、多層次業界導師,實質性建設產學合作基地,培養高水平、應用型、國際化的新聞傳播人才。廣播電視學科新增碩士、博士點,形成了從本科到博士的完整學科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