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今社會,隨著人們對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方式的日益重視,關於現代育兒的爭議和探討也層出不窮。本書在綜合眾多案例的基礎上,結合“男孩窮著養,女孩富著養”這一教育理念,從不同的角度對男孩、女孩之間的性別差異教育進行了闡釋。

染色體決定了一個人的性別,而荷爾蒙則實現了性別差異。男孩和女孩分別帶著不同的特質來到這個世界上,這也就注定了從一開始,男孩和女孩就是不同的。不同的生理特點決定了與那些喜歡剪刀、手槍、坦克等冒險性事物的男孩相比,女孩往往更喜歡洋娃娃、漂亮頭花、好聞的香水等一切美好的東西。作為家長,正確地引領孩子認識性別差異,因材施教,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男女之間的差別並非僅僅簡單地體現為生理上的性別差異,更多的差別則是通過心理學和社會學的角度體現了出來。 正因為如此,“從來富貴多淑女,自古紈絝少偉男”成了經典名言,而“窮養男,富養女”在古時被奉為養兒育女的“金科玉律”。

也許有人會有疑問,現代社會提倡男女平等,女孩在成長過程中也同樣和男孩一樣麵臨著種種磨難。在如此激烈的社會競爭環境下,“富養”出的女孩能否承擔得起那些來自社會和家庭的壓力和責任呢?再說現在的社會發展了,大多數孩子都有了富養的條件,為何要“窮養男”呢?何況社會上也有不少窮養的女兒,巾幗不讓須眉,富養的兒子,也成了翩翩紳士。

其實,本書中所說的“窮養男,富養女”和古代的教育理念是有所不同的。

本書中“窮”與“富”的內涵與金錢無關,它是一種針對不同性別的孩子進行的內容上分別有所側重的教育方法。富養女,並不單單代表金錢的充裕、物質生活的絕對滿足,而是一種文化修養的投資,對女孩性情和品質的培養,使女孩獨立、有主見、明智,懂得欣賞和鑒別,更懂得自我保護,能夠堅守自己的信仰而不受外界勢力左右,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女孩。窮養男,則是對我們自身期望的一種投資,是對男孩的人生決策、職業發展,乃至對男孩一生的投資。孩子如何才能走向獨立,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在男孩的成長教育中,挫折教育必不可少,除了尊重孩子內在的發展力量外,父母的幫助(而不是代辦)是重要的輔助力量,使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窮”養出應對人生的能力和本事,“窮”養出他的積極、主見、雄心、理智、自我依靠。

其實無論家境是否富有,無論男女,都應適當經曆一些磨煉,從而更加懂得生活的艱辛,懂得尊重他人,孝敬父母,學會寬容。

性別角色是以性別為標準進行劃分的一種社會角色,它決定著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和心理特點。人們往往要求男性行為體現出陽剛之氣,女性行為則表現出陰柔之美。本書全麵分析了男孩女孩各自獨特的個性特征與心理特征,並針對男孩女孩不同的性別特征、成長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富有針對性的指導建議。在這一過程中父母的示範作用、社會的強化作用和語言的影響等因素的力量都是不可忽視的。作為家長,應該了解男孩和女孩的天賦和弱勢分別是什麼,知道他們不同性別決定的各自的需求滿足點在哪裏,使孩子能夠從父母身上得到充分的支持和愛。

希望本書能給每位閱讀者帶來一些啟示和幫助。男孩該如何養?女孩該如何養?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最適合孩子健康成長發展的?現實生活中,並沒有任何一個可以直接拿過來複製使用的成功方法,對於家長來講,更重要的是引領孩子認識性別差異,並將之轉變為機會,使孩子揚長避短,以獨立自主的角色進入到良性社會平等、均衡、和諧的發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