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科學工作,日清員工的八個專業工作方式1(2 / 3)

有經驗的園丁往往習慣於把樹木上許多能開花結果的枝條剪去,一般人會覺得很可惜,但是園丁們知道,為了使樹木能更快地茁壯成長,為了讓以後的果實結得更飽滿,就必須忍痛將這些旁枝剪去。否則,若要保留這些枝條,那麼將來的總收成肯定要減少無數倍。

那些有經驗的花匠也習慣於把許多快要綻開的花蕾剪去。這是為什麼呢?這些花蕾不是同樣可以開出美麗的花朵嗎?花匠們知道,剪去其中的大部分花蕾後,可以使養分集中在剩下的少數花蕾上。等到這少數花蕾綻開時,一定可以成為罕見、珍貴、碩大無朋的奇葩。

做事就像培植花木一樣,與其把所有的精力都消耗在無意義的事情上,還不如抓大放小,看準一項適合自己的事業,集中所有的精力,全力以赴、埋頭苦幹,肯定可以取得傑出的成績。

二戰結束後不久,歐洲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出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副校長安排他聽有關部門彙報,考慮到係主任一級人員太多,隻安排會見各學院的院長及相關學科的聯合部主任,每天見兩三位,每位談半個鍾頭。

在聽了十幾位先生的彙報後,艾森豪威爾把副校長找來,不耐煩地問他總共要聽多少人的彙報,回答說共有63位。艾森豪威爾大驚:“天啊,太多了!先生,你知道我從前做盟軍總司令,那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龐大的一支軍隊,而我隻需接見三位直接指揮的將軍,他們的手下我完全不用過問,更不需接見。想不到,做一個大學的校長,竟要接見63位主要的首長。他們談的,我大部分不懂,但又不能不細心地聽他們說下去,這實在是浪費了他們寶貴的時間,對學校也沒有好處。你製定的那張日程表,是不是可以取消了呢?”

艾森豪威爾後來又當選美國總統。一次,他正在打高爾夫球,白宮送來急件要他批示,總統助理事先擬定了“讚成”與“否定”兩個批示,隻待他挑一個簽名即可。誰知艾森豪威爾一時不能決定,便在兩個批示後各簽了個名,說道:“請狄克(即副總統尼克鬆)幫我批一個吧。”然後,若無其事地去打球了。

工作效率最高的人是那些對無足輕重的事情無動於衷,卻對那些較重要的事情無法無動於衷的人。一個人如果過於努力想把所有事情都做好,他就不會把最重要的事做好。

伯利恒鋼鐵公司總裁理查斯·舒瓦普,為自己和公司的低效率而憂慮,於是去找效率專家艾維·李尋求幫助,希望李能賣給他一套思維方法,告訴他如何在短短的時間裏完成更多的工作。

艾維·李說:“好!我10分鍾就可以教你一套至少提高效率50%的最佳方法。”

“把你明天必須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記下來,按重要程度編上號碼。最重要的排在首位,依次類推。早上一上班,馬上從第一項工作做起,一直做到完成為止。然後用同樣的方法對待第二項工作、第三項工作……直到你下班為止。即使你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才完成了第一項工作,也沒關係。隻要它是最重要的工作,就堅持做下去。每一天都要這樣做。在你對這種方法的價值深信不疑之後,叫你的公司的人也這樣做。”

“這套方法你願意試多久就試多久,然後給我寄張支票,並填上你認為合適的數字。”

舒瓦普認為這個思維方式很有用,不久就填了一張25000美元的支票給李。舒瓦普後來堅持使用艾維·李教給他的那套方法,五年後,伯利恒鋼鐵公司從一個鮮為人知的小鋼鐵廠一躍成為最大的不需要外援的鋼鐵生產企業。舒瓦普常對朋友說:“我和整個團隊堅持揀最重要的事情先做,我認為這是我的公司多年來最有價值的一筆投資!”

要事第一,抓大放小的觀念如此重要,但卻常常被我們遺忘。我們必須讓這個重要的觀念成為一種工作習慣,每當一項新工作開始時,都必須首先讓自己明白什麼是最重要的事,什麼是我們應該花最大精力去重點做的事。

大的、重要的事情通常是與目標有密切關聯的並且會對你的使命、價值觀、優先的目標有幫助的事。這裏有5個標準可以參照。

1、完成這些任務可使我更接近自己的主要目標(年度目標,月目標,周目標,日目標)。

2、完成這些任務有助於我為實現組織、部門、工作小組的整體目標做出最大貢獻。

3、我在完成這一任務的同時也可以解決其他許多問題。

4、完成這些任務能使我獲得短期或長期的最大利益,比如得到公司的認可或贏得公司的股票等等。

5、這些任務一旦完不成,會產生嚴重的負麵作用:生氣、責備、幹擾等等。

要務優先: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

根據工作的輕重緩急來組織和行事,你就能把工作逐一歸類,合理地支配時間,做最重要的事,那麼你就將不再為繁忙的工作所累,也不會再在沒有多大意義的事上浪費時間

有這樣一段材料:

? 在課堂上,老師拿了一個玻璃杯,裏麵放了一個大石頭,差不多和杯子一樣大,老師問大家:杯子滿了嗎?

???? 一個學生回答:沒滿,還可以放沙子。

???? 待學生放完沙子,老師又問:滿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