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消滅拖延,根治工作中的帕金森症(1 / 3)

三、消滅拖延,根治工作中的帕金森症

浪費時間是最大的工作過錯

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我們浪費時間,工作和生活總是被那些瑣碎的、毫無意義的事情所占據,那麼我們就沒有精力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了。世界上有很多人埋頭苦幹,卻成就一般。如果他們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絕對可以做出更有價值的事情來

時間是造物主賜給你的珍貴禮物,它新奇、亮麗,充滿各種機遇。隻有不浪費時間的人才能在機會來臨的時候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隻有不浪費時間的人才能把發揮時間的作用和功效。不要浪費時間,因為你的未來就在今天珍貴的時間裏!

安德魯·伯利蒂奧是利用時間的楷模,他從來不浪費一秒鍾的時間,隻要時間允許,他就一定會拚命工作。所有知道他的人都說:“看,安德魯·伯利蒂奧真是太會珍惜時間了!”人們都知道,為了能成為一名出色的建築師,他拚命地想要抓住每一秒鍾的時間。

每天,他把大量的時間用在設計和研究上,除此之外,他還負責很多方麵的事務,每個人都知道他是個大忙人。他風塵仆仆地從一個地方趕到另一個地方,因為他太負責了,以至於不放心任何人,每一件工作都要自己親自參與了才放心。時間長了,他自己也感覺到很累。

其實,在他的時間裏,有很大一部分都浪費在管理其他亂七八糟的事情上。無形中,他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

有人問他:“為什麼你的時間總是顯得不夠用呢?”他笑著說:“因為我要管的事情太多了!”

後來,一位教授見他整天忙得暈頭轉向的,但仍然沒有取得令人驕傲的成績,便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人大可不必那樣忙!”

“人大可不必那樣忙?”這句話給了他很大的啟發,他就在聽到這句話的一瞬間醒悟了。他發現自己雖然整天都在忙,但所做的真正有價值的事實在是太少了!這樣做對實現自己的目標不但沒有幫助,反而限製了自己的發展。

大夢初醒的安德魯除去了那些偏離主方向的分力,把時間用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很快,他的一部傳世之作《建築學四書》問世了。該書至今仍被許多建築師們奉為“聖經”。

他的成功隻是因為一句話:“人大可不必那樣忙”。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總是被那些瑣碎的、毫無意義的事情所占據,那麼我們就沒有精力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了。世界上有很多人埋頭苦幹,卻成就一般。如果他們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絕對可以做出更有價值的事情來。

作為職場人員,你可以在你的辦公桌前放一大塊字牌:“任何時候,隻要可能,我必須做最有成效的事情。”以此,盡可能減少瑣碎無價值的工作。當你開始做瑣碎工作,作為拖延重要工作的借口時,看著字牌就知道自己又在浪費時間了。

當你陷入瑣碎工作中時,一定要自我反省。問問自己:你現在的工作是否接近你最優先考慮的事情。如果不是,就終止它們,並著手重要的事項。讓自己變成現代的時間駕馭者,減少例行公事,並多參與困難的決策和計劃。

浪費時間和精力,讓機遇白白溜走,往往會導致最大的人生悲劇,這也是痛苦和失敗的根源。很多人對錢財極其吝嗇,但對自己的體力、腦力和時間卻極不珍惜,他們經常熬夜,不保持必要的睡眠,也很不注意有規律地用餐,認為休假簡直就是浪費寶貴的時間。這樣的人將品嚐到體力不支或職業生涯縮短的苦果。

向琨是一家公司的員工,一天,老板讓向琨準備好第二天與某公司董事長會談的資料,並擬寫一份會談提綱。然而接下來的時間裏,向琨卻忙於完成另外的幾件事:寄出幾封信,發出幾份傳真,接待一個沒有預約的會談,打幾個無關緊要的電話,給老板的一位朋友買了束鮮花,為他賀喜。終於把一切安排妥當,此時已經到了下班的時間。晚點走吧,又三番兩次被一個個無關緊要的電話打擾,於是他決定回家加班。吃過飯,他又忍不住要看一場球賽,看完後已是晚上11點,於是提筆擬寫提綱。結果,匆促準備,難免出錯。在會談的過程中,幸好老板經驗豐富,這場會談進行得還算順利。但事後,向琨受到了嚴厲的批評。

日清工作的人不會浪費時間,他們把點點滴滴的時間都看成是浪費不起的寶貴財富,把人的腦力和體力看成是上蒼賜予的珍貴禮物,它們如此神聖,絕不能浪費掉。

許多人浪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就是因為他們該把事做好時沒做好。他們本來可以做得更好,卻蹉跎歲月,到處遊蕩;他們做起事來往往敷衍了事,後來又要花很多時間來修修補補;他們對待工作也是馬馬虎虎,常常一遍又一遍地重做。

“浪費時間是生命中最大的錯誤,也是最具毀滅性的力量。大量的機遇就蘊藏在點點滴滴的時間之中,浪費時間能毀滅一個人的希望和雄心,它往往是絕望的開始,是幸福生活的扼殺者……明天的幸福就寄寓在今天的時間之中。”

日清工作的員工不會浪費時間,他們隻會抓住時間、讓時間升值。當清晨開始工作時,不妨描繪一下每天的時間的珍貴價值吧!如果你知道今天一去不複返,就會好好珍惜每一個今天。想想每一分鍾對你的意義,使你的時間過得更有價值吧!要記住,每一秒鍾都是彌足珍貴的。

想到就做,用立即行動消滅帕金森症

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大事還是小事,凡是想到了應該立即去做的事情,就應該立即行動,絕不能拖延

帕金森法則(Parkinson's Law)說:“工作在其最終期限到來之前是不可能完成的。有些員工,老是喜歡把工作推給明天。原本隻需要2個小時解決的工作卻要拖到2天,甚至明日複明日地拖延下去。

假如你做事拖延,那你就絕不是一個稱職的員工。如果你存心拖延逃避,你就能找到絕佳的借口來辯解為什麼事情不可能完成。

拖延的習慣不僅僅會妨礙我們做事,而且會消滅我們的創造力,瓦解我們的熱情,破壞工作循序漸進的程序。

在戰場上,如果稍有放鬆警惕,敵人就會侵犯你的權利甚至是生命;在職場上,如果稍有懈怠,不能快速地做出決定,拖延的習慣很有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麥克有一個重要的會議,關係到一筆1億3000萬的生意。麥克接到助理遞交給他的日程表時,他隨手放到了一邊,並未在意,當助理又一次提醒他20分鍾後就要出席這個重要的會議時,麥克還在漫不經心地翻看他的小兒子的集郵冊,並說,不用著急,還沒有到時間呢。結果麥克由於欣賞郵票竟然忘記了有一個關係到公司存亡的合同協約會議在等著他。等他慌忙到達會場時,對方很冷漠地說,我們不想跟一個不守時的人合作,如果我們自找麻煩,我們的員工就會餓死。就這樣,因為他沒有再約定的時間內到達簽訂合同地點,毀約了,對方要求他賠償損失,他隻能眼巴巴地看著他的公司被別人收購。

從上麵這個事例我們可以看到,一時的拖延卻釀成了一顆苦果。在工作中我們都會有遺憾,而這些遺憾往往都與拖延、猶豫、不及早麵對、不徹底解決有著密切的關係。

很多人都極易患上管理中的帕金森症。每天都能聽見有人說,“如果我當時就開始做那筆生意,早就發財了!或者“我早就料到了,我好後悔當時沒有做!”然而天下沒有賣後悔藥的。如果隻是沉浸在不切實際的幻想中,夢想著天上掉餡餅兒。而不是腳踏實地付諸行動,那麼幻想恐怕永遠都隻是幻想。隻有積極行動,才能將幻想變成現實。

一張地圖,無論多麼詳實,比例多麼精確,它永遠不可能帶著主人周遊列國。嚴明的法規條文,無論多麼神聖,永遠不可能防止罪惡的滋生。凝結智慧的寶典,永遠不可能締造財富。隻有用最積極的行動來代替那些隻想不做的幻想,才能使地圖、法規、寶典、夢想、計劃、目標具有現實意義。

無論你是公司的高層主管,還是基層員工,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大事還是小事,凡是應該立即去做的事情,就應該立即行動,絕不能拖延。一個成功的人總是立即采取行動,從來不拖延。

1847年李維·斯特勞斯從德國移民至美國紐約,1853年,,這個猶太小夥子放棄了自己輕鬆的文職工作,趁著加州的淘金熱前往舊金山,做起了帆布生意。

一天,一個來斯特勞斯店裏的淘金工人無意中對他說:“你們的帆布包真的很適合我們,為什麼不用帆布做成褲子給我們這些工人穿呢?我覺得,那一定比我們現在的棉布工裝褲要結實耐用的多。”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斯特勞斯經過一整夜的反複思考,決定立即采用這位淘金工人的建議,於是他馬上取出一塊帆布到裁縫店,做出了第一條帆布工裝短褲。這種工裝褲誕生以後,果然受到了眾多礦工的青睞。這種工裝褲就是現在風靡全世界的牛仔褲的前身。

過了些日子,一位從遠方來看望斯特勞斯的朋友見到工人們購買工裝褲的情景,向他建議道:“我認為,你應該聘請一些有豐富經驗的裁縫,先把褲子重新設計一番,再投入一些資金,並進行相應的廣告宣傳,然後把它們完全推向市場。”爽快的斯特勞斯又立即接納了朋友的建議,把經過重新設計的褲子推向了市場。令斯特勞斯意想不到的是,這種褲子不但吸引了大批礦工,而且受到了廣大年輕人的喜愛。

後來,他引進設備,組裝生產線,開始大批量地生產這種工裝褲——牛仔褲,並利用各種媒體對牛仔褲進行大量的宣傳,並大談特談剛剛興起的“牛仔文化”,無孔不入的宣傳使牛仔褲深入人心。牛仔褲的市場前景越來越光明、銷路越來越好,他的公司因此而獲得了蓬勃的發展,最後成為世界牛仔褲的第一品牌——Levi’s。

聽到切實可行的建議,斯特勞斯就立即行動了起來,沒有半點拖延,這是他注定成功的一個必要因素,如果有所拖延,結果可能會大不一樣。隻要認為是正確的,就應該立即行動起來。像斯特勞斯這樣的人不多,所以在這個世界上成功的人也隻占少數,不拖延,行動起來,你就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火車靜止不動時,往它的8個驅動輪前放一塊小小的木塊就足以使它永遠停在鐵軌上,而奔跑的列車可以洞穿5英尺厚的鋼筋混凝土牆。行動具有強大的威力,每一個日清員工都應該想到就做,馬上行動起來。

歌德說得好:“隻有投入,思想才能燃燒。一旦開始,完成在即。”“絕不拖延,立即行動!”這句話是最驚人的自動起動器。任何時刻,當你感到拖延的惡習正悄悄地向你靠近,或當此惡習已迅速纏上你,使你動彈不得時,你都需要用這句話來警醒自己,在一分鍾之內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