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王金印,是公元前109年漢武帝賜給滇王的權印,於兩千年後某一日,出土在石寨山古墓群內。
按著我跟小米的思路,我們該一直往有水的地方前行,直至水邊,然後環水尋找人跡。
要知道早在很多年前金印就已出土,如果我們真要找的東西是它的話,那它一定留存在某大博物館內,接下來無論偷騙搶都隻是手段,目的很明確,我們要得到那樣東西。
但令人疑惑不解的是,一連穿過三座小型村寨都沒見到任何起色,一樣的隔離帶,一樣的頹敗建築,隻能越來越肯定這裏就是當年興盛一時的古滇國遺跡,其它並無所獲。
村寨與村寨之間相隔並不是太遠,最長的我們也隻需連續趕路一個白天,可往往要穿過雨林才能到達下一處。
我們發現事實上我們仍舊在雨林深處,隻不過因為有了那些熟土隔離帶,所以才能將人與動物的活動範圍明顯區分。
那些蜜獾極其聰明,就像是白堊紀的恐龍占據地球表麵一樣,在這片雨林看起來它們才是最終主宰者,有一定的思維能力。
它們總是千方百計的對我跟小米進行圍追堵截,除非我們切實離開雨林進入隔離帶,不然它們的追擊便永不停歇。而且根據後來的表現,我懷疑它們之中也有區域劃分,一個片區一個山大王,如果仍舊是最早進來時的那一批,我們就不止是被追這麼簡單了。
接連吃過幾次小虧後,我跟小米坐下來分析為什麼隔離帶會是它們的禁足地,是什麼東西讓它們害怕?或者確切的說是有所忌憚?
前後換了很多東西帶在身上進入雨林,效果都不是很明顯,直到有一次我為了趕走擋在我和小米之間不讓她進到隔離帶的蜜獾,順手扔出一隻青銅器。
東西一落地,轟然間所有蜜獾都瞬間拚了命般的逃離,甚至看到連一些爬地草蟲都驚起四散,心道這才是正主。
東西沒什麼特別,體積不算小也不至於太大,就像我們在村子裏日常看到的那些佇器一樣古舊,並且表麵泛著斑剝的綠色銅花,一路上所見不在少數。
造型略有怪異,有些放在民居裏,有些被任意擺在村子邊緣,做成半個圓環狀,所有棱角都被打磨得圓潤光滑。
通常坐著的時候小米都拿它來墊住後腰玩尤瑪,睡覺的時候也喜歡趴在上麵,說這東西高度適宜,就像窩在別人懷裏一樣舒服。
可誰也沒想到就這麼個我們拉來拖去的東西,居然這麼有本事。
我拿手敲了敲,發出幾聲悶悶的響聲,說明外表堅硬而中空,實在想不通為什麼蜜獾會那麼怕它。
“會不會是隕鐵?”小米懷疑道“你知道古滇的青銅業極其發達,可能就跟這東西有關。而且隕石有幅射,動物可能比人更敏銳的查覺到了”
我想了想,覺得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果然我們自那之後挑了隻最小的背在身上進雨林,四周雖然仍有蜜獾的蹤影,但再也沒有跟我們糾纏過。
這天我們離開第三個村落後繼續往水源地前進,中途在一塊突起的小山包上坐下來休息。
四周綠林密布,唯獨坐下來的這個地方因為沒有樹木生長而顯得略為幹燥,要知道雨林之所以被稱為雨林,降雨量多到令人心生厭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