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法則1
成功者懂得運用別人的智慧
當今社會,即使絕頂聰明之人,如果獨往獨來,也將一事無成。人不是神,金錢再多也有極限,良好的人際關係能使你如虎添翼。成功的人際關係,意味著在給他人提供需要的同時,也得到他人善意的回報。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就是這個道理。作為一種無形資本,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一個人成功的重要因素。成功者必須借用他人的智慧。
李·艾柯卡說過這樣的一段話:“看看我的事業。我看到許多人都比我聰明,對汽車的了解也比我多,但是他們最終卻消失在煙霧之中,為什麼?因為我更強大嗎?把人命令來命令去,是不可能獲得長久成功的。現在看評估執行官的表現時,如果他不能與同僚和諧相處,他對公司還有什麼用呢?作為一個管理者,他全部的職責就是調動其他人。如果他做不到這一點,他就不應該呆在那個位置上。”
R.H.格蘭特也說:“當你雇用的人比你更優秀時,就證明你比他們更聰明。”
傑克·坎菲爾德曾經在一家大航空公司工作,在那裏,接受他谘詢的人平均年薪在7萬美元左右。
傑克問他們,“如果有一個你本該知道的東西,可偏巧你不知道。這時,你發現在工作大廳另一端離你不遠處有一個同事,而他對這個東西很熟悉,你們當中有多少人會穿過大廳向你的同事走過去,去尋求幫助?”
大部分人表示,他們會先花上15分鍾的時間自己再找找看,能不能找出相關信息,因為他們不想讓別人覺得自己像個什麼都不懂的傻瓜。
可是,這15分鍾可能會讓你或者你的公司損失上千美元,因為你完全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去完成其他更有價值的工作。而這一切都僅僅是為了顧全你自己的麵子。
“如果你喜歡你團隊中的成員,運用他人的智慧就會是件非常愉快的事。”一位成功者這樣說。像百事、可口可樂、IBM、微軟這樣傑出的公司,無論在什麼地方,你都會發現非常傑出的人。
成功不是單打獨鬥的,你不可能一個人做完所有的事情,因此,要想達到目標就需要與人合作。沒有別人的幫助,我們能取得成就的程度就很有限。要知道,一個人在成功的道路上前進得越遠,就越會體會到真正重要的不是金錢、思想、熱情,而是人。金錢、思想、熱情當然重要,但如果沒有其他人的支持顯然是不夠的。
合作最重要的是找到優秀的合作者。在多數的情況下,想成功,必須仰賴合作者的幫助。
有研究者做出過這樣的測算,在團隊中,每個成員都至少認識100個有價值的關係,因此,一支6個人的隊伍就認識600個人。如果這些關係中每個人另外認識100個有價值的關係,那麼你就能接觸到6萬個有價值的關係。
還有人經過計算得出的結論是,網絡價值是網絡中人數的平方。如果你直接認識的網絡人數為600人,那麼你最終能夠接觸到的是600×600=36萬個有價值的關係。
顯然,一個網絡的力量是巨大的。而且在這個網絡中,有幾個重點關係也就是控製巨大人際網絡關係的那些人。一個重點關係具有“成事”的力量。這個重點關係說一句話,事情就能辦成。大型網絡的價值在於增大了找到重點關係的可能性。
因此,一個龐大數字的關係網絡並不是成功者們所要追求的,他們所要追求的隻是一個重點關係。
整合你的人際資源,充分利用你的人際資源,你會發現,你的空間正在不經意間擴展,而這一切,正得益於存在於你身邊的人們。
智慧法則2
少接觸小人,多跟成功的人在一起。
人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既然近小者小,那就近大者大。如果你想成功,那就少接觸小人,多跟成功的人在一起。
如果你身邊盡是消極的人,你也很難成為一個積極的人;如果你老是和那些混日子的人在一起,那你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勤奮的人。
有位年輕人,剛剛調到一個事業單位,工作熱情很高,每天提前半小時上班,主動地打掃樓道和廁所衛生。2個月後,他發現別人都是“八點上班九點到,一杯茶水一張報”。他想,我憑什麼要工作得比別人辛苦?他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一年後也變成一個“油瓶倒了也不扶”的人,上班時和別人一樣,再也看不見他去打掃廁所和樓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