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勒中學畢業後,正如他的老師所說,他真的成了一名小商販。他賣過電池、小五金、檸檬水,每一樣都經營得得心應手。與貧民窟的同齡人相比,他已經可以算是出人頭地了。但老師的預言也不全對,菲勒靠一批絲綢起家,從小商販一躍而成為商人。
那批絲綢來自日本,數量足有1噸之多,因為在輪船運輸過程中,遇到了風暴,這些絲綢被染料浸染了。如何處理這些被染料浸染的絲綢,成了日本人非常頭痛的事情。他們想賣掉,卻無人問津;想運出港口扔掉,又怕被環境部門處罰。於是,日本人打算在回程的路上把絲綢拋到大海裏。
港口區域裏有一個地下酒吧,菲勒經常到那裏喝酒。那天,菲勒喝醉了。當他步履不穩地走過幾位日本海員身邊時,海員們正在與酒吧的服務員說那些令人討厭的絲綢之事。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他感覺到機會來了。
第二天,菲勒來到輪船上,用手指著停在港口的一輛卡車對船長說:“我可以幫你們把這些沒有用的絲綢處理掉。”結果,他沒有花任何代價便擁有了這些被染料浸染的絲綢。然後,他用這些絲綢製成迷彩服裝、迷彩領帶和迷彩帽子。幾乎一夜之間,他擁有了10萬美元的財富。
有一天,菲勒在郊外看上了一塊地皮。他找到這塊地皮的主人,說他願花10萬美元買下來。地皮的主人拿到10萬美元後,心裏還在嘲笑他:“這樣偏僻的地段,隻有傻子才會出那麼高的價錢!”令人想不到的是,一年後,市政府宣布在郊外建環城公路。不久,菲勒的地皮升值了150倍,城裏的一位富豪找到他,願意用2000萬美元購買他的地皮,富豪想在這裏建造別墅群。但是,菲勒沒有出賣他的地皮,他笑著告訴富豪:“我還想等等,因為我覺得這塊地皮應該增值得更多。”
果然不出菲勒所料,3年後,那塊地皮賣了2500萬美元。
他的同行們很想知道當初他是如何獲得那些信息的,他們甚至懷疑他和市政府的官員有來往。但結果令他們很失望,菲勒沒有一位在市政府任職的朋友。
菲勒活了77歲,臨死前,他讓秘書在報紙上發布了一條消息,說他即將去天堂,願意給失去親人的人帶口信,每人收費100美元。這一荒唐的消息,引起了無數人的好奇心,結果他賺了10萬美元。如果他在病床上多堅持幾天,賺得還會更多。
他的遺囑也十分特別,他讓秘書登了一則廣告,說他是一位紳士,願意和一位有教養的女士同臥一個墓穴。結果,一位貴婦人願意出資5萬美元和他一起長眠。
菲勒的發跡和致富,在許多人的眼中一直都是個謎。解鈴還須係鈴人。他那別具匠心的碑文,也許概括了他不斷在平凡中發現奇跡的傳奇的一生,也許能幫助不少人解開他發跡和致富之謎:
“我們身邊並不缺少財富,而是缺少發現財富的眼光。”
判斷力法則3
讓每一寸土地生長出黃金
這是另外一個絕對真實的故事。
有位年輕人乘火車去某地。火車行駛在一片荒無人煙的山野之中,人們一個個百無聊賴地望著窗外。
前麵有一個拐彎處,火車減速,一座簡陋的平房緩緩地進入他的視野。也就在這時,幾乎所有乘客都睜大眼睛“欣賞”起寂寞旅途中這道特別的風景。有的乘客開始竊竊議論起這房子來。
年輕人的心為之一動。返回時,他中途下了車,不辭辛苦地找到了那座房子。主人告訴他,每天,火車都要從門前駛過,噪聲實在使他們受不了啦,很想以低價賣掉房屋,但很多年來一直沒有人問津。
不久,年輕人用3萬元買下了那座平房,他覺得這座房子正好處在拐彎處,火車經過這裏時都會減速,疲憊的乘客一看到這座房子就會精神一振,用來做廣告是再好不過的了。
很快,他開始和一些大公司聯係,推薦房屋正麵這道極好的“廣告牆”。後來,可口可樂公司看中了這個廣告媒體,在3年租期內,支付給年輕人18萬元租金……
在這個世界上,“發現”就是成功之門。
在國際上,“希爾頓”是旅館業的代名詞。聞名世界的全球連鎖飯店的創始人希爾頓,是白手起家的,經過艱苦的創業才成就了現有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