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案情分析(2 / 2)

鄧飛實話說:“信心是有,能不能破不知道。”

我笑了說:“等於沒說。”

鄧飛歎了口氣,說:“案子如果都那麼容易破,警局也就不會有那麼多懸案了。更何況,這次還和神秘莫測的宗教有關。”

“這件案子,你目前有什麼想法?”我問。

“我們辦案的程序你可能不太清楚,我也就不詳細和你說了。不過可以給你簡單的分析一下案情。”

“你說。”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譚家父子應該都是重生教成員,或者和重生教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他們的死,仇殺可能性會很大。被殺的原因,和叛教,不忠可能有關。”

我點頭表示讚同,說:“繼續說。”

“他們父子在不到24小時內全部遇害,說明是經過事先密謀的。警察上午收老子的屍體,下午凶手又把兒子也做掉了。這也說明凶手或者幕後組織者十分猖狂,根本沒有把警局放在眼裏。這是對警局的公然蔑視。”

鄧飛的分析我比較認同,不過並不是我關心的,我問:“那從作案手法上,你看出了什麼?”

“先手老子,後殺兒子,手段殘忍,這是殺人滅門。說明,凶手對譚家父子非常恨之入骨,我覺得凶手即使是在殺人後,還是沒辦法把情緒發泄出來,覺得不過癮,覺得不解恨。所以才會如此的對待被殺者。”

“你不覺得這種死亡方式,會是一種宗教儀式嗎?”

“這個……當然也不排除。”

“在案發現場找沒找到凶手留下的線索,比如指紋什麼的?”

“找到一些指紋,但經過技術分析才能最終得出結論。”鄧飛歎了口氣,繼續說:“我現在最擔心是,如果不早點找到凶手的話,那個凶手還可能繼續殺人。”

“譚家在滿江還有別的人嗎?”

“據目前看來看,沒有。譚家父子都不是本地人,譚文林還未結婚,譚立輝早年喪妻,譚家就這父子兩個。 他們是半年前,才來滿江開的藝術館中心,因為來滿江的時間比較短,交際圈也不算複雜,所以我正在安排人在查和他有過交集的朋友。”

忽然間,我想起了金太陽圖書館,我問:“鄧隊,你喜歡看書嗎?”

“啊?”鄧飛被我問的一愣。

我說:“一般搞藝術的人,都比較有文化。比如,喜歡看書。”

“你什麼意思?我有點聽不懂。”

“鄧飛想了想,又說:“你是說看書?可我沒覺得他們父子倆喜歡看書,因為他們家都沒有書房。”

“看書不定非在家,也可能去圖書館。查閱一些專業性很強的書。”

鄧飛警覺的看著我,問:“你是不是知道了什麼?”

我笑著說:“我就是突然想起來了,隨口說這麼一句。”

“真的?”鄧飛表示懷疑。

“當然是真的。”我岔開話題,問:“對了,你今晚有沒有去董主任家?”

“本來是想去的,結果又出了命案,沒去成。”

“那還去嗎?”

鄧飛看了下時間,說:“現在?太晚了。改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