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又騷總比沒騷好(2 / 2)

雖然在來之前我查過很多相關資料,說羅布泊氣候如何惡劣,但究竟如何惡劣我的理解也隻停留在文字和想象中,可當置身其中後才發現,事實遠比想象中的嚴峻。

沿途氣候幹燥,缺水,風沙大,幾乎沒有綠色植物和飛禽走獸的蹤跡,讓我恍惚有種進入陌生世界一樣。

晝行夜宿,停停走走一連走了三天,在荒無人跡的戈壁沙漠中我們看到了一片綠洲。進入綠洲後,發現這裏竟然有人居住。

一位身穿藏服的老人正趕著幾隻羊在放羊,張靈把車下打開車門對老人打招呼,說:“亞克西木塞斯。”

新疆人主要說漢語、維吾爾語、哈薩克語。漢語在大城或者旅遊景點可以通用,但像這種偏遠的地方一般是說維吾爾語和哈薩克語。

“亞克西木塞斯”是維吾爾語,是“你好”的意思。

在來到新疆後,我也學會了幾句簡單的維吾爾語用來打招呼,比如:朋友是“阿大西”;再見是“好西”,抱歉是“艾包了克所”等。

老人抬頭看向我們,趕著羊群向我們走來,當他走近我們,我們發現這個人大約四十多歲的年紀,高原地區紫外線很強,可能是常年受紫外線的照射,讓他的臉看起來格外的粗糙且成古銅色。

張靈又說;“也肯,不拉日?”

“也肯”是請問的意思,“不拉日”什麼意思我不懂。

對方詫異的打量我們三個人,半晌才說:“你們是漢人?”

對方竟然說了漢語,而且還非常流利。

我興奮的說:“大叔,你竟然會說漢語。”

對方把手裏的羊鞭甩到肩上,笑著說:“中國人當然會說漢語。你們是遊客迷路了嗎?”

張靈說:“沒有迷路,我們是自駕遊,無意間走到這裏的。這裏是什麼地方?地圖上怎麼沒有標記?”

“這裏是巴布魯綠洲,至於為什麼沒標記,你要去問國土資源局。”

張靈笑著說:“大叔,我們可以到你家做客嗎?”見對方猶豫,我忙補充說:“我們可以付錢。”

“可以,當然可以。”

對方在前麵帶路,我們很快來到了他家,沿路碰到村裏的居民,對我們也都是很友善的報以笑容。經過簡單的交流,我們得知老漢今年46歲,叫庫爾班?熱合曼,不過他還有一個漢人的名字叫鄧天海。為了方便稱呼,我們便稱他鄧大叔。

鄧大叔家住在村邊,一共三間磚石房,院子也不大,在院子外邊有一塊非常空曠的地方,用籬笆圈了起來,做為羊圈。

鄧大叔招待我們的吃東西和很有民族特色,焦黃冒油的羊肉,一盤多層的圓柱形油饊子,還有滿桌的幹果、點心、水果等美食。

連日來我們都是風餐露宿的吃壓縮食品,看著滿桌的佳肴幸福感油然而生。

“鄧大叔,你們這裏的風俗,我們也不太清楚,有什麼忌諱的地方您多擔待。”我誠心實意的說。

鄧大叔擺擺手,端起瓷碗中的奶酒,說:“沒有那麼多忌諱,其實我也是漢人,我們這個村子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漢人,來先喝了這碗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