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到一個三岔口後,街邊的店鋪才有點規模,手機店,飯館,小超市,五金店,等等等等,諸如此類,但都有個相同的特點,裝修的非常簡單,門頭也都破破爛爛的,到處顯示著蕭條。
“你看,就是那家!”
順著大眼手指的方向,在三岔口往西,我看到了一個破舊的門臉,卷閘門上還有貼著A4紙,如果猜的不錯,紙上應該寫的是出租之類的信息。
不過乍眼一看,門臉確實不小。
往前又走了一段,我忽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三岔口往西的街麵上開了很多和陰陽有關的店鋪,有壽衣店,花圈店,棺材鋪,殯葬服務館,起名算命,風水大師,林林總總大大小小有十多家,說是殯葬服務一條街都不為過。
我忍不住問:“這裏為什麼開了這麼多和殯葬相關的店鋪?”
大眼笑著說:“全市隻有兩個火葬場,其中一家是國營,一家是私營。私營火葬場在市東邊,國營火葬場在市西邊。三角鎮的西大街,是通往國營火葬的畢竟之路,這麼跟你說吧,全市的死人去火葬場,有百分之九十要從這條路上走。你說這裏的生意能不火?”
看著路上迎來過往的汽車,我心裏不禁一寒,按大眼的意思,路上這些過往的車上,會不會都裝著死人?
我咽了口吐沫,說:“國營火葬場生意這麼好?”
大眼說:“國營火葬場是公益性單位,價格要比私人火葬場便宜很多。私人火葬場是有錢人去的地方。”
看來大眼這七天時間,確實做了不少的調查。
說著話,我和大眼就來到了他相中的店鋪,大西街47號。
左邊是49號,是家花圈店,名叫林記花圈;右邊是45號,是壽衣店,門頭上本來有五個字,前麵三個已經掉了,隻剩下了後麵“壽衣”兩個字。
我們一到門口,兩家店的女老板都從店裏走了出來,兩家女老板都四十多歲,一胖一瘦,乍看長得挺像姐倆。後來我才知道,她們確實是姐倆,而且還是雙胞胎。
大眼在一旁給房東打電話,兩個女老板就問我是不是來看店的,我說是。
同行是冤家,這話說的一點不假。當她們知道我也是開殯葬用品店時,紛紛露出了很不友好的眼神,然後扭著腰肢回到了各自店裏。
在門口抽了一支煙,房東騎著一輛二八自行車,來到了店鋪。二八自行車,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非常流行,現在基本上已經停產,房東姓胡,看上去有五十多歲,穿的很樸素,保養的卻很好,一看就是衣食無憂的人,他能有一輛二八自行車,可見是個非常懷舊的人。
房東掏出鑰匙將卷閘門打開,我和大眼忙搭手幫忙,將卷閘門往上一抬。
嘩啦!
卷閘門被抬了上去,同時一股久未人居的濁氣撲麵而出,差點把我頂了個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