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屢遭挫折,她終於痛定思痛,放棄了那些毫無意義的堅持,決定改變戲路。於是,一個接一個全新的角色就出現了。從《新龍門客棧》裏的老板娘到《宋慶齡》裏的宋慶齡,從《一門喜事》裏的新娘子到《甜蜜蜜》裏的打工妹,從《濟公》裏的放蕩妓女到《青蛇》裏的可愛青蛇,她角色多變、演技出色,並且得到人們一致的認可。
這些電影也逐漸給張曼玉帶來了巨大的聲譽,她連續四次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演員獎。可以說,她獲得了讓別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成功。
麵對機會,女人常有許多不同的選擇方式。有的女人會單純地接受;有的女人抱持懷疑的態度,站在一旁觀望;有的女人則固執地不肯接受任何新的改變。而不同的選擇,當然會導致迥異的結果。
許多成功的契機,起初未必能讓每個人都看得到自己深藏的潛力。而起初抉擇的正確與否,往往決定了成功與失敗的分界點。
在人生的每一個關鍵時刻,審慎地運用你的智慧,作最正確的判斷,選擇屬於你的正確方向。同時別忘了隨時檢查自己選擇的角度是否產生了偏差,適時地加以調整,千萬不能隻憑一套哲學,便欲度過人生所有的階段。
20幾歲的女人,要學會丟掉無謂的固執,冷靜地用開放的心胸去作正確的抉擇。正確無誤的選擇將指引你走上通往成功的坦途。
女人要時刻留意自己所執著的意念,是否與成功的法則相抵觸。追求成功,並非意味著你必須全盤放棄自己的執著,而來遷就成功法則。
女人成長法則
20幾歲的女人,要明白世界的準則是有一個尺度的,過猶不及。超過了界限,活潑可能變成了野蠻,謹慎變成了教條,執著也就變成了固執。
你需要的是辨明這種意念究竟是理智的分析判斷還是一時的固執作祟。
在人生的每一個關鍵時刻,審慎地運用你的智慧,作最正確的判斷,選擇屬於你的正確方向。
第四節 愛上自己的“不完美”
“水至清則無魚”,這世上不存在完美的人物,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有些人的“不完美”可能表現得更突出,那就是人們稱之為缺陷的東西。
卡絲·黛莉天生有一副優美動聽的歌喉,但卻長著一口難看的齙牙。有一回,她報名參加歌唱比賽。上台後,由於她隻顧掩飾她的齙牙,觀眾和評委都感到很好笑,她理所當然地失敗了。
“你肯定會成功,”有位評委到後台找到她,很認真地告訴她,“你的音樂潛質很好,但必須忘掉你的齙牙。”
之後,卡絲·黛莉開始反思自己,慢慢走出了齙牙的陰影。後來,她在一次全國性大賽中,以極富個性化的歌唱才華傾倒了觀眾和評委。美國樂壇一位著名的歌唱家就此誕生。她的齙牙也因此同她的名字一樣有名,許多歌迷還誇她有一口漂亮的齙牙呢。
20幾歲的女人,要學會坦然麵對自己的缺陷,愛上自己的“不完美”,這樣你才能以從容不迫的態度笑對人生,幸運之神才會降臨。
楊佳出生於1963年。29歲之前,她一直過得很順利。她15歲就考上鄭州大學英語係,19歲開始教授大學二年級的英語精讀課,23歲從中科院研究生院畢業後留院任教。但天有不測風雲,1992年,正值人生最璀璨階段的她,卻患上了一種叫作“黃斑變性”的眼疾。原本五彩斑斕的世界在她的眼裏,由霧蒙蒙到白花花,直到完全黑暗。然而愛學習的楊佳並沒有放棄,她用超乎常人的毅力開始學習盲文。
患病後,她隨身攜帶一個袖珍型的小錄音機,比如記個電話號碼,就用錄音機錄下來。失明之後,她依然能寫出漂亮的板書,她貼在黑板上的左手是在悄悄估計字的大小,好配合寫字的右手。
為了這幾行板書,她不知在家裏練了多少遍。在房門上、在硬紙板上,她讓自己慢慢感覺以往所忽略的身體律動,來協調左右手之間的搭配。在語音教室裏,平麵操作台上的各種按鈕也被她貼上了一小塊一小塊的膠布,作為記號。
在中科院外語部教學品質評量表中,博士生們為她打了98分。
在畢業班的畢業留言簿上,學生們深情地寫道:“楊老師,我們無法用恰當的言辭來形容您的風采,您的內涵如此豐富,您的授課如此生動。除了獲取知識外,我們還獲得了不少樂趣和做人的道理……”
楊佳說:“我從沒覺得自己與其他人有什麼不同,站到講台上我就是個老師。我和其他老師一樣,學生要學東西,我把自己所知道的教給他們。”楊佳以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在工作上的出色成績,先後被評為中科院“十佳”和2000年度的第四屆北京“十大傑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