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件事 處理好家庭內部親屬關係
在最近熱播的電視連續劇《新結婚時代》中,女主角的母親曾對她說:“你嫁人,並非單純地嫁給丈夫一個人,你是嫁給了他全部社會關係的總和。”
這句話道出了中國家庭內部處理親屬關係的重要性,這些親屬關係甚至關係到整個家庭的安寧與穩定,是絕對不容忽視的。
妥善處理婆媳關係
婆媳關係問題是一個既古老而又複雜的問題,婆媳關係是家庭中最難處理的關係,婆媳矛盾則是一個令清官也為之發愁的難題。在一個“主幹家庭”中(即由祖父母、父母、子女組成的家庭),如果不算第三代,那麼家庭中可能存在五種關係,即夫妻關係(包括兩代夫妻)、父子關係、母子關係、公媳關係、婆媳關係。其中,夫妻之間由於利益相同,且由於愛情和長期在一起生活而產生的感情關係,一般不會發生劇烈的衝突;父子和母子由於有血緣這根強有力的紐帶的聯係,即使產生了某些矛盾,也會因血緣關係而較容易在互相諒解之中消除;公媳之間沒有血緣的聯係,公公與媳婦一般接觸較少,而且各自在家庭中承擔著互不相幹的“責任”;唯有婆媳之間,既無血緣的紐帶,又無感情的保障,在相近的家務中摩擦較多,一旦出現隔閡,產生矛盾,往往呈現出激化的趨勢。
婆媳關係的好壞對家庭生活有著重大的影響,它直接關係到整個家庭的穩定。在家庭中,婆婆和媳婦對丈夫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缺一不可。你不可能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來要求丈夫去做出選擇,但婆婆和媳婦則不然,她們都希望丈夫或兒子向著自己,否則,就會導致關係惡化,同時,它還會影響夫妻的感情。婆媳和睦相處,能增進夫妻感情,兒孫滿堂,其樂融融;反之,婆媳關係不好,就會給夫妻感情抹上一層陰影,會使家庭經常處於一種“冷戰”狀態。
盡管婆媳矛盾是一個古今中外令許多家庭頭痛的難題,但隻要當事者本著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愛護、互相關心、互相寬容忍讓的態度,加上家庭其他成員齊心協力促使其向良性的方麵轉化,婆婆與媳婦之間一定會產生出真誠的愛,一定能夠和睦相處。
下麵幾種方法對於處理婆媳關係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方法一:相互尊重
婆婆和媳婦都要相互尊重對方,並有獨立的人格,獨立的經濟地位,誰也不要支配誰,誰也不完全聽命於誰,全家的事情一起商量後再辦。
方法二:相互諒解
媳婦要多理解老人,老人想的不可能和年輕人完全一樣。同時要把婆婆當做自己的母親那樣照顧,盡可能體諒老人的性格或其他不足。當和婆婆有矛盾時,千萬別犯和婆婆“爭老公”的“低級錯誤”。無論老公多麼愛你,你也無法替代他母親。而且,你隻可以成為他的太太,不可以成為他的母親,如果那樣,你們的婚姻將很危險。
而作為婆婆則也要多體諒媳婦的心理,要把媳婦當自己的女兒看待,不要有“人家的姑娘”的分別心,以對待自己的兒女的心態和她相處,一切問題會迎刃而解。方法三:真誠相待
雖然有人把婆媳之間的關係形容為“不見硝煙的戰爭”,但婆媳畢竟是一家人,要維係好這種關係,真誠是必不可少的。許多婆媳的僵局都是由於婆媳之間缺乏交流和坦率的溝通造成的。如果婆媳對對方有什麼看法,不妨真誠地表達出來,也許對方也正期望著這樣一個充分的機會呢!
方法四:父子起斡旋緩衝作用
如果婆媳產生矛盾,雙方一定要站穩腳跟,慎重對待。最好是父與子都保持“中立”。並積極行動起來做斡旋“婆媳關係”的“外交官”。有許多“婆媳關係”是“笨兒子”造成的。如果說,“婆媳關係”有著天然的敏感因素,那麼兒子在關係中扮演的角色及發揮協調、谘詢的功能就愈發顯得珍貴。當然,父親的積極作用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