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偏見,自己的事自己做主
人在選擇戀愛對象時往往會受到社會評價、他人的選擇標準、從傳聞中獲取的愛情知識和對方信息的幹擾。在不能正確對待並且不能排除幹擾的情況下,許多人就會發生一些常見的選擇偏見,如社會刻板印象、先入印象等。
1破除刻板印象的偏見
常常聽到有些人宣稱自己“非北京(上海)人不娶(嫁)”之類的擇偶要求。這些人找對象時,對職業、階層、地域有相當嚴格的甚至頑固的要求。對某些職業或階層的人一概拒之門外,而對另一些職業或階層的人則舉雙手歡迎。從心理學上說,這樣的人深受社會刻板印象的影響。
社會刻板印象是表麵的、一般的、籠統的,盡管反映了一定的現實事實,但對於每一個個體來說,則是不具體、不全麵的,往往不合乎個人的現實狀況。尤其是當社會角色內容變化了時,如果還死守已有的刻板印象,那就會發生偏見。
在選擇對象時,有相當一部分人憑刻板印象辦事。有人曾給一位女青年介紹對象,她一聽到他是位中學教師時,就表示不同意。她說,教師的生活單調、清苦,辦事沒有優越感。這純粹是陳舊的社會刻板印象。隨著社會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和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風氣的形成和發
展,教師的角色內容發生了根本變化。那位被介紹的中學教師,恰恰是一位興趣廣泛、才華橫溢、頗受學生尊敬的“現代型青年”,並不是人們所想象的“夫子”。那位女青年死抱陳腐的刻板印象不放,是有害於自己的。
選擇對象還可能受到其他刻板印象的幹擾,如地域的、家庭的等。有的人明確提出某地女子不娶,某族男子不嫁,某種家庭中的人不予考慮。
同時,從刻板印象出發也會誇大某人的優點或者加給某人一些沒有的優點,以致有的人誤入情網。社會上一些女子拚命追求男大學生。其實,有一些男大學生並沒有多好的思想修養,也談不上有多少真才實學,隻不過徒有虛名而已。
為了擺脫這些刻板印象,人們必須深入生活實際去了解、觀察、發現對方的特點,從實際交往中去感受、體會對方的思想情感,切忌以某種舊模式來度量人。
2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人
先入印象是社會輿論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它是指人開始認知之前,就有意或無意地從輿論或傳聞中吸取了認知對象的某些信息,從而對認知對象形成了某種看法。人們選擇對象,往往受先入印象的影響。尤其是中介式溝通的戀人更受其害。因為中介人(介紹人或紅娘)會在兩人見麵之前,先吹噓一番,造成一個好印象,激發兩人相會。這樣,兩人各自都有了關於對方的先入印象。
先入印象的關鍵作用就在於它決定兩人之間是否建立聯係。有的人因為對某人有了不好的先入印象,就不想同對方見麵,或見麵之後,隻注意到其弱點而失去興趣;相反,有的人則因為事先有比較好的先入印象,在兩人接觸和交往中,就帶著綠色眼鏡看人,隻注意對方的優點和長
處,而忽略其弱點和缺陷。因此,先入印象的好壞直接影響認知、交往的可能與效果。
沒有主見的人容易受先入印象的影響,因為他們容易接受、相信社會輿論和受他人左右。有一位女青年聽到朋友們經常議論一位男青年,人們對他的讚賞,使她產生了愛慕之情,就貿然去求愛,並閃電式地結婚了。可是婚後她發現自己的丈夫隻有在姑娘麵前才表現好,在其他場合則不然,思想品德不良,不勤勞,還很粗暴和武斷。至此時,她才深深體會到自己上當了。這說明不能僅僅憑先人印象決定婚姻大事。
因此,人們在選擇對象時,一定要深入實際進行觀察和了解。特別是要在與對方直接交往中認識對方,而不能偏信人言,人雲亦雲。要把自己的實地考察和直接交往的體會與別人的意見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