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天性淺談 第三章 湧現2
這個理論包括對已發現的化石的一係列連鎖的重組複原,在時間上對狩獵-采集社會的追溯和推測,以及與別的目前存在的靈長類的比較,這個理論的核心是我們在自己更早的一本書《社會生物學》中提到過的自動催化模式。這個術語源於化學,意思是:一種過程,隨著由它創造的產物的數量的增加,它的速度也越來越快;過程越往後發展,速度越快。根據這一概念,最早的人或類人猿在以地麵生活為主以後,就逐漸開始直立行走,他們的手解放出來了,能更方便地製造用具和工藝品。而隨著工具的使用,人的智慧也發展起來。大腦的思維能力和使用工具的實踐能力互相促進,整個以物質為基礎的文化就隨之前進了,這樣,人類開始了雙軌的進化過程:由自然選擇決定的遺傳進化發展了文化進化的能力,而文化又提高了那些最大限度地利用文化的人的遺傳適應性。狩獵時的合作更完整嚴密,從而又刺激大腦的進化;大腦進化的結果又反過來使工具的製造和使用變得更為複雜和成熟,就這樣,兩者互為因果,反複循環。分享獵物和其他食物又促進了人的社會活動能力,豐富了他的經驗。在現代的的"狩獵-采集"部落中,分享食物的時候,也往往就是開會談判或協商重大事務的時候,理查德?利曾這樣描繪了昆桑人:
在這些人的聚居點,各種活動都伴隨著一片嗡嗡的談話聲。人們無休止地議論著采集、打獵、天氣、食物分配、送禮以及流言蜚語。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話,常常,兩個甚至三個人同時說話,使聽者可以選擇。即使是發生在最愉快的聚居處的談話,也多半類似吵架。人們為許多問題爭個不停:食物的分配、違反部落規定、沒有及時還人情送禮......幾乎所有的爭論都帶有訓誡性。他們當中最常出現的責難是驕傲、自大、懶惰、自私。
上述社會交往所產生的自然選擇,又受到一種更為複雜的社會行為的強化,這種社會行為是由女性幾乎持續性的性接受能力引起的,在一個群體中,由於有高度的合作,性選擇的標準自然聯係著狩獵的勇猛和技巧、組織能力、製造工具武器的才幹,以及別的有助於增強家庭和男人隊伍的氣質,同時,男子的攻擊性必須有所抑製,物種進化史上那種當然首領的古代形式,必須讓位於靠精通各種技藝而取得威望的方式,年輕男性會認識到,控製自己的性行為和暴力舉動,遵守集體的章法,等著輪到自己當頭領,這才是明智的,古代社會中任首領的男性往往精於各種本領,能夠滿足眾人多方麵的需要,羅賓?福克斯提供了這樣一個形象:"他舉止有度,頭腦聰明,善於合作,很受婦女愛慕,對孩子慈愛,給人輕鬆,堅毅、雄辨、老練的感覺,知識豐富,有很強的自衛能力和狩豬的智勇。"由於越來越複雜和高級的社會生活方式與越來越多的遺傳優勢之間不斷地相互作用,即使不外加環境的選擇壓力,社會的進化也可以無限地持續下去。
在人類進化發展的某一環,也許是從更原始的已絕種的人猿過渡到最早的真人的時期,上麵談過的那種自動催化作用把進化著的人引向了新的能力範圍,那時候,人類祖先有能力把非洲曠野上四處活躍著的大象等食草動物,作為自己獵取的對象,很有可能這種行動開始於人學會了把野山貓、鬣狗和其他食肉動物趕走而奪取它們的獵物之時,很快,人人成了第一流的獵手,並且還得保衛自己的獵物不被別的肉食猛獸奪走。
由於部落的男性需要密切的社會結合,離開定居處去獵取大型動物,女子就在家看孩子,到附近地方采集植物性食物,這樣一來,對小孩的護理也改進了,在一定程度上,男子和女子之間的性關係也帶上了愛情的因素。這種基本的分工很容易產生了人類性行為和家庭生活的許多特殊細節。不過,這些細節對自動催化作用並不重要。它們之所以補進了進化史詩,僅僅是因為幾乎所有的狩獵-采集社會都有這些插曲。
自動催化反應絕不會無止境地擴張下去,生物進化過程本身通常在一定時期後緩饅下來,最終會停止。但是,在人類進化過程中,這種現象還沒有發生,這真是個奇跡。大腦容量的增加、石器的改進,說明在最近兩三百萬年裏人的思維能力的發展沒有停滯和中斷過,在這個關鍵的時期,大腦的進化也許是一直在大幅度上升,也許是一係列高峰期和平穩期的交替。在人的生命發展史中,還沒有哪種器官比大腦發展更快。當古代的類人猿最後變成真人時,人的大腦的體積開始以每10萬年1立方英寸(約一湯匙)的速度增長,這種速度一直持續到大約25萬年前,約在現代人類出現時,逐漸慢了下來。人的生理的發展被越來越重要的文化進化所取代。大約7萬5千年前,隨著尼安德特人的舊石器文化的出現,文化加速發展,從而,大約4萬年前,在歐洲產生了克羅馬隆人的石器時代的文化。大約1萬年前,人們發明了農耕並普及農業,人口密度急劇上升,原始的狩獵-采集群體讓道於部落、酋長製和國家的迅速發展。最後,到公元1400年以後,以歐洲為中心的文明再一次飛躍,知識和技術的增長加劇了世界的變化。我們沒有理由可以相信在,在這朝著宇宙時代的最後衝刺階段,在大腦的能力上,或在人的特殊社會行為的傾向性上,有過停止進化的時候。群體遺傳學理論和對別的生命體的實驗都說明。至多經過100代生物的進化,就會產生質變,對人類而言,100代人的時間隻不過是回溯到羅馬帝國時期罷了。經過兩千代人的時期,也就是大約在真正的人侵入歐洲以後,就足以創造出新的人種,形成重要的新的解剖結構和行為方式,雖然我們不清楚大腦的進化發展實際上達到何種程度,現在卻不能認為,現代文明完全建立在人的遺傳資本上,而這個遺傳資本是在漫長的冰河時期積累起來的。
不過,這筆遺傳資本畢竟還是極為可觀的,注們似乎有理由猜測,從四萬年前的狩獵-采集生活到首次出現古代幼發拉底河下遊城市國家的文明這期間的大部分發展變化,以及從幼拉底河文明到歐羅巴文明的所有變化,是文化進化而不是遺傳進化的結果。因而,重要的問題是,狩獵-采集生活的遺傳特質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隨之而來的文化進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