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薩滿發出鷹訊召集族人之後的第二十天,桑格爾三十六部的全部頭人和長老就帶著護衛們從各部族的越冬營地聚集到了鷹神山下。
這種時節召集所有的頭人和長老,在桑格爾人的印象裏是從來沒有過的。因此所有人都意識到了這事的重要性。
沒有對這種召集做任何解釋,七十二名薩滿從鷹神山上下來,各自分別叫了一些長老和頭人,帶著他們上了鷹神山——這也是二百多年來,第一次有薩滿之外的桑格爾人踏入鷹神山。
白雪覆蓋的鷹神山頂,是一處空闊的平台。平台上,七十二座巨大的氈房均勻的圍繞成一個圓環。而圓環的中心,則是大薩滿的氈房和高不可攀的通天岩。
七十二名薩滿沉默不語的帶著自己邀請的客人分別走向一座氈房,之後帶著這些人進入了古老的,不知道在鷹神山頂矗立了多少年的氈房。之後,蒼涼悠遠的調子接二連三的從一個又一個的氈房中傳出,在清冷的鷹神山頂合成一曲古老的哀歌。
雖然講述兩百年前那場事情的鷹歌比較詳細,但也沒有花費多少時間。當鷹歌唱完之後,一個個薩滿就又都沉默的帶著頭人長老們離開氈房,下了鷹神山,還到平日裏舉行部族大會的地方聚集。
但這個時候,問題就顯現出來了——眼下三十六部裏的頭人長老們已經知道了兩百年前的事情,自然也就知道了自己分屬七十二部中的哪一部,更知道了先前七十二部時諸部的糾葛——這樣,當頭人和長老們再次聚集在聚集地的時候,便自動分成了七十二個小的團隊,到叫諸部的護衛們一陣陣的不知所措。
就在這些頭人長老們對這種完全沒有預兆的事情低聲議論紛紛的時候,大薩滿也從鷹神山上的小道走了下來。而更加使頭人長老們驚訝的是,跟在大薩滿身後的不是別人,正是克裏格。
在眾人驚訝的注視下,大薩滿和克裏格便走到了地頭。之後,年邁的大薩滿對克裏格擺了下手,便後退了一步,閉上了眼。
邁前一步,環視了一圈,看著周圍的兩三百人,克裏格深吸了口氣使自己鎮定下來——該怎麼和大家說,他這些天已經在心底裏盤算了無數次,但真的到了他要給大家說這事的時候,他還是忍不住的緊張起來。
“這是怎麼個說法?”看到克裏格站出來,便有人按捺不住,搶先問了起來。
使自己露出鎮定自若的神態,克裏格看了看發問的長老,大著嗓門開了口:“最先知道這事的是我。大薩滿問我想怎麼辦,我覺著大家都該知道這事。”
說著,克裏格停頓了一下——似乎,在他開了頭之後,接下來的話就好說多了:“大薩滿給我說,祖輩的仇不是那麼好拋的,再提起來怕隻是平白引爭鬥。”
聽了這些話,頭人長老們臉上懷疑和忌憚的神色就越發明顯了——別的都不問,隻說克裏格能夠最先從大薩滿那裏知道這些事,就足以證明克裏格的特殊了……
克裏格隻停頓了一個瞬間,便笑了出來:“我說,不怕,諸部的頭人長老們都是明事理的,不能為了先前的事而送現在的命。”
無論如何,這句話讓一眾頭人長老露出了信服的表情。盡管兩百年前桑格爾諸部之間的廝殺已經遠超“爭鬥”的範疇,但現在的桑格爾人已經和平相處了這麼多年,自然沒必要為了之前的舊事以命相搏。
“但你突然提起這事,總不是沒緣由的。”在一眾頭人長老們對克裏格的話表示認同的時候,便有個年輕些的長老問了起來——即便是為了叫大家都知道過去的事情,也實在沒必要大冬天的把大家都集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