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對共和國產生巨大影響的事情發生在四百多年前。當年,諾曼人的祖先從北方襲來,將諾裏克人北方的蠻族盟友打得叫苦不迭。收到盟友求援信息的諾裏克人決定出兵援助盟友——畢竟,那些蠻族不止是共和國的盟友,更是共和國的北方屏障。
但結果是共和國軍三戰三敗,損失了十幾萬人。這種危急的情況下,一對叔侄迅速崛起。憑著強硬的禁止人口外流法案,以及對無業遊民的征募、訓練,這兩個人用了兩年時間重新組建了一支全新的軍團——之後,是北方蠻族在這支全新的軍團麵前的敗績——如果那些史官們所說的話能夠相信的話,那天結束的時候,所有的諾裏克軍人都趟著及膝的血水作戰。
這種迅速的崛起也帶來了可怕的災難——首先是那個叔叔被指控叛國並被處死,接著則是為了拯救自己的叔叔而急匆匆的從南方殖民地趕回的侄子被因為饑荒而鬧事的諾裏克城民眾打死……
在這一係列可怕的事故之後,那個侄子的一個朋友,一個被他從無業遊民中提拔起來的年輕人,通過政治聯姻躋身貴族階層,並經過一係列的交易獲得了共和國設立在北方的新行省的總督職位。
然後,四年後,當共和國的元老們發覺這個年輕人的征服事業過於順利,以至於已經掌握了數個久經沙場的強悍軍團和為數眾多的盟友的時候,再采取措施遏製他的權勢已經來不及了。
第一次諾裏克人的內戰徹底的終結了共和國的曆史。在上萬老兵的擁簇下那個年輕人君臨諾裏克城,宣布人民公敵名單清洗政敵,任命了一批親信掌握諾裏克城。而他自己則率領著強大的軍團去追殺他的敵人,直到在戰場上把他們一個個的殺死,使整個共和國裏都不再有一個人膽敢反抗他。
在這之後,這位“終身獨裁官”、“元老院首席公民”和“大祭祀”將他的軍團裏的每一名老兵都冊封為騎士,並將他們以中隊的形式分封到整個共和國的每一個行省——這樣,在整個共和國內,就到處都有他忠誠的爪牙了。
而這位第一個諾裏克人的君王的下半生裏,則是一係列的對共和國周邊諸國的征服戰爭。在他將全力交給他的養子,自己則跟著一群老兵退隱到諾裏克城南一個處於湖心島上的莊園裏的時候,諾裏克帝國極盛時期的版圖已經完成了八成。
就這樣,人們漸漸的習慣了終身獨裁官執掌一切的局麵,共和國也漸漸的蛻變成為帝國。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三帝爭位戰爭——這就是導致諾裏克帝國一次性失去西方半壁江山的內戰。
在這場戰鬥中,為了爭奪帝國的最高統治權,三個都宣稱自己擁有合法繼承權的王子各自率領軍隊相互殺伐,並為了取勝而大量雇傭異族傭兵參戰——酬勞包括金錢、物資、頭銜、女人,甚至是土地。
戰爭持續了三十年,最後的結果是三個競爭者少了一個,而另外的兩個則將帝國分裂開,一人一半。但得到西部半個帝國的那位王子還沒來得急加冕,就被刺客謀殺。
原本,這是帝國再度恢複統一的好機會。但所有諾裏克人都低估了諾曼人的勇氣——在得知他們的雇主已經死掉之後,那些雇傭兵迅速的聯係了他們在老家的族人以及其他一些同為雇傭軍的異族人,發動了叛亂。
最後,帝國最後的合法繼承人不但沒能收回西部的疆土,險些連東部的疆土也丟失了。而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西方的部分老兵得以成功的撤到東方——接下來的兩百多年時間裏,帝國一邊和撒布拉罕帝國繼續征戰,一邊休養生息,謀劃著收複疆土,重現昔日榮光的事情。
到老皇帝以自己的角度將諾裏克人的曆史重新梳理了一遍之後,這場宴會也到了尾聲。這時候,一些國家的使節便紛紛前來向克裏格表示祝賀——在和伊薩克攀談的時候,他們了解到,這個對桑格爾三十六部有著舉足輕重影響的東部軍區司令即將得到他的後代。
對於這樣善意的祝賀,克裏格也忙不迭的還禮,並順便和這些人交換起對於桑格爾草原周邊事物的意見來——這樣,盡管過程不盡如人意,至少克裏格本人的目的也算是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