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稱得上順利的,就僅僅隻有對克黑蘇家族的策反。然而在殺光了格羅格王室而成為格羅格王國的新領袖之後,克黑蘇家族的表現就讓人失望起來——王位繼承人率領的軍隊在北方被多斯人全部殲滅;前去阻擊截殺克裏格的步兵則被有著同樣目的的迪德人打了個頭破血流,活著回來的連一千人都不到——在這樣接連可恥的失敗之後,反倒是一直保持低調的默爾菲家族贏得了更多的支持。然而這個家族卻對桑格爾人抱著友善的態度,不但沒有采納教廷驅逐鷹神信徒的建議,反而將信徒和薩滿都保護了起來——如果不是這一家族的安防工作做得實在到位,也許審判庭的人就又有事情可做了。
盡管看起來克裏格在東部軍區連連得勝,混得風生水起,但真正使教國計劃全麵受挫的,卻是皇帝那幾條並不顯眼的小命令。
想到這一點,本尼迪克也不由得歎息起來。隨即,審判官點了點頭:“您憂慮得確實很有道理。所以,為了使皇帝也認為教國組織新的十字軍是勢在必行的,帝國在東線所麵臨的壓力就必須足夠大才行。”
“這恐怕有些難辦。”皺了下眉,奧陸斯元老搖了搖頭,“你也聽到了,那位不知真假的四王子身邊人手稀少,根本掀不起什麼大浪。我又不能派手下幫助他。”
“他要做的,是偽裝成迪德軍隊襲擊諾莫軍區。”看著奧陸斯元老,審判官胸有成竹的宣布,“人手可以通過金錢招募——他一定有一些,教廷也可以資助他一部分——他要使帝國相信,迪德人根本無意和平相處。”
知趣的點了點頭,奧陸斯元老連忙將話接了過去:“錢的方麵,我也可以資助一些。但是以阿布丹傑和克裏格之間的關係,戰爭恐怕沒那麼容易挑起。”
聽到這話,審判官淡淡的笑了一下:“比你想象的要容易得多——隻要迪德人膽敢越境襲掠村莊殺戮帝國公民,護教騎士團是一定不會坐視不管的。”
原來如此!四王子隻需要留下蛛絲馬跡,給護教騎士團一個足夠充分的借口。而真正挑起戰爭的事情,將由護教騎士團來完成。到時候,一旦護教騎士團在與迪德人的戰爭中失利,教國也就可以順勢組織新的十字軍去援助護教騎士團!
“這麼做,在道理上是充分了,但是在必要性上似乎不足。”就在奧陸斯元老沉思的時候,一直沉默的坐在旁邊的普布利烏斯突然開了口,“讓民眾接受不難,難的是讓皇帝接受。”
對這個異議者,本尼迪克讚賞的點了點頭:“確實如此。即便迪德人大舉進攻,帝國也能獨自抵抗——隻要確實有這個必要。但是如果帝國麵臨多麵作戰,疲於應付,情況就不一樣了。要知道,我們那位可愛的盟友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看到兩個諾裏克人不解的表情,審判官便耐心的解釋了起來:“我們的另一個親愛的朋友,漢克船長,現在擁有二十條船和四千人,他會在東埃瑟海為帝國製造足夠多的麻煩。”
“這根本沒用。”想也不想,奧陸斯元老就把反駁的理由拋了出來,“帝國海軍會象碾碎一隻臭蟲一樣把你那個漢克船長消滅掉。”
滿不在乎的笑著聳了下肩,審判官露出揶揄的笑容:“一邊是海盜做亂,一邊是屬地獨立,一邊是異國入侵,你猜帝國海軍會先對付哪邊?”
“屬地獨立?”聽到這話,奧陸斯元老突然有了極不詳的預感……
然而,毫不顧忌元老的感受,本尼迪克點了下頭:“沃倫人一直在盼望著一個合適的獨立機會,就像他們一直在盼望著能夠讓他們的商船隊在東埃瑟海上自由貿易。他們所缺乏的,隻是能夠和帝國海軍抗衡的艦隊而已。另外,因為卡斯蒂利亞王國的艦隊在北海全軍覆滅,波爾人也開始組建他們的海軍了。”
這確實不是一個好消息,然而波爾人對於諾裏克帝國而言卻終究是和卡斯蒂利亞王國一樣遙遠的存在:“但是波爾人的海軍建立起來之後,該頭疼的應該是卡斯蒂利亞王國和諾曼王國,以及沃倫人吧?”
“猜猜看,我親愛的朋友們——是什麼人在協助波爾人組建海軍?”說著,本尼迪克再次露出了讓奧陸斯元老心底一片冰涼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