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烏爾果人內訌的真相(2 / 2)

兩人見麵後,克裏格便給提圖斯說起對埃莫森人及烏爾果人的戰事,又特別詢問這兩個方向的情況。

盡管這些日子已經盡可能的將人手調回東部軍區,在幾個聚居點開始重點巡查教國間諜,提圖斯仍舊保持著情報的暢通,見克裏格問起,便揀選了一些能給他知道的事情說了。

埃莫森人那邊,是因為諾曼人對埃莫森人的事務過多插手,攻擊的又是桑格爾人,便惱了皇帝,驅使了保加爾人前去攻擊埃莫森人,又讓三個盟國封鎖邊境,使諾曼人的支援不能進入埃莫森人的土地。而最終使埃莫森人服軟的,卻是北陸人的援軍——因為知道埃莫森人的虛弱,北陸人便不但不打算援助埃莫森人而得罪諾裏克人,反而想要在這場戰爭中分一杯羹。知道了北陸人打算的埃莫森人為了避免亡族滅種的危險,便隻得主動提出許多條件,認輸投降,以便能夠將兵力集中到北線,提防北陸人。

至於烏爾果人的事情,卻和皇帝沒半點關係。這事情雖然影響巨大,且知情人不多,但若真從頭說起,卻有些叫人哭笑不得。

就在埃莫森人投降差不多的日子裏,原本一個棄民的鎮子上,來了一支馬戲團。而馬戲團裏便有個著名的雜耍女子,白天裏做皮肉生意,晚上表演馬戲的,因了樣貌身材皆一等一的棒,又慣能哄人開心,便得了烏爾果人和棄民的一致追捧。

事情便壞在這女人身上——烏爾果人的騎兵隊長和棄民的地方官長,在這女人下榻的酒館多喝了些酒,一個個喝得血氣方剛,又經這女人一挑逗,便打了起來。

若隻是毆鬥,到也算不得什麼大事,偏巧這兩人打鬥之中,那烏爾果人的騎兵隊長一個站立不穩,一頭撞在酒桶的鐵箍上,死了。

這下,那地方官長的酒也醒了。雖說對方不是他殺的,但終歸是和他打架死了的,且有不少人目睹,他左右脫不了幹係。

正慌亂間,那女子便瞧不起這地方官長來——原本以為他是個敢作敢為的好漢子,誰想到底是看烏爾果人臉色行事的。

給這女人一激,那地方官長便起了萬丈豪情,索性封了鎮門,糾結人手,將鎮子裏的烏爾果騎兵一並處置了。

做下了這等大事,地方官長也終於冷靜下來,開始思索日後的事情——他犯下了這樣的大事,若是給烏爾果王回來,斷然饒不了他的性命,若想活下去,不是逃跑,便是使自己有本錢和烏爾果王對抗,並無第三條路可走。

打定了主意,這地方官長便一邊封鎖消息,一邊聯絡旁的鎮子,隻說烏爾果人輕慢棄民,隻當棄民是他們豢養的狗,自己氣不過,便帶了兵馬起了事。那些棄民原本便是些桀驁的,隻不過畏懼了烏爾果人的軍力才暫且投降,後來又因為確實得了實惠才邦烏爾果人征戰,此時聽了這些說辭,便皆狠厲起來,殺了烏爾果守軍,紛紛起事響應。

然而這等大事,左右總有疏漏,一些鎮子裏的烏爾果人提早有了準備,便沒讓棄民全部害了。死戰得脫的烏爾果人便連忙趕回本族人的地界,一邊集合軍隊防備棄民反撲,一邊派了信使向烏爾果王彙報——在烏爾果人的兩支軍隊裏,總也有三萬棄民,若是這些人反水,對烏爾果人來說卻是個大災難。

至於棄民這邊,念及三萬人的主力,便也毫不遲疑派出了使節,前去給自家人通風報信,免得他們稀裏糊塗給人害了。

最終的結果,便是西邊這一路兩萬人起了內訌,結果白白叫桑格爾人打了個殲滅戰,兩方各一萬兵馬,哪個也沒保住。而在東方,棄民們便要悲慘一些——烏爾果的信使到底比棄民們的信使早到了一天,結果烏爾果人便毫不留情將兩萬棄民派出去和多斯人征戰。等到棄民們告警的信使到達時,棄民們已經和多斯人狠拚了一記,折損了五千多人。

更加可怕的是,聽聞信息準備武裝自保的棄民們發覺自己的糧食裏不知何時竟給烏爾果人下了瀉藥。結果當晚,因為連續腹瀉不止而手腳酸軟的棄民們便給烏爾果人殺了個幹淨。

解決了棄民後,烏爾果人當晚便拋了一應物資糧秣,隻帶了馬匹,集體北歸了——到第二天早上多斯人發覺烏爾果人的行徑之後,已經追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