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權杖、經卷、寶劍(2 / 2)

這名官員闊步上前,跪倒在地,雙手將一柄珠光寶氣的錘子捧過頭頂。

這就是所謂的“蘇丹的權杖”。在最早的時候,迪德人不過是個數十個連年征戰的遊牧部落的聯合,即便是身為諸部落盟主的領袖,也不得不常年在戰場上廝殺。而麵對強大先進的撒不拉罕帝國軍人裝備的精良鎧甲,釘頭錘就成了貴族們最愛的武器——而迪德諸部聯盟盟主所用的,則是一柄最大號的釘頭錘。

等到迪德人繼承了大半個撒不拉罕帝國之後,蘇丹自然不必再親自上陣廝殺。而原本的大號釘頭錘也不再有破甲的功效,更多的是當了擺設——自然,這擺設也就開始變得包金綴銀,而且嵌滿了各色寶石——然而,無論如何,對於迪德諸部來說,這仍舊是他們所推舉的共主的標誌。

一臉鄭重的接過權杖,阿布丹傑便將權杖高高舉起:“我,阿布丹傑,執掌諸部。”

這樣,台階下麵的臣民們便紛紛跪倒,高聲讚頌起來。

接著,迪拉傑爾和另外三名大臣前來獻上金印——盡管這四名大臣皆各有依仗,並不擔心新的蘇丹奪了他們手中的權柄,但在這等萬民矚目的日子裏,慣例的樣子還是要做做的。

然後,阿布丹傑王子便也客氣的對這四名大臣表彰一番,勉勵他們象輔佐自己父親一樣輔佐自己,繼續為國盡力——而四枚蘇丹金印,自然也就由他們繼續收著了。

若是往常,正式的禮儀便該到此為止了。接下來,就是蘇丹帶了一眾大臣們離開神殿,回到皇宮之中——真正重要的政事,也都是在皇宮裏進行的。

然而這一次,在四名大臣紛紛退下之後,大祭祀竟然再次走了上來。

這下,人們便驚訝且紛紛議論起來。

然而,騷亂很快被壓製了下去。而大祭祀身後,則另有一名祭祀雙手托著一個托盤走了上來。

這一次,大祭祀也雙手托起托盤上的東西,交到了阿布丹傑麵前:“我將神聖經卷交到他的手上,使他行傳播福音之事,教諭世人。”

這一次,人們再次爆發出驚呼聲。大祭祀之下,還有奉經者和持劍者兩個職務,其中持劍者統帥真神之劍,而奉經者則位居高階祭祀之首——眼下,大祭祀卻是在阿布丹傑王子成為帝國蘇丹之後,將真神古卷也交到了他手上,使他成為了奉經者,一躍成為高階祭祀之首。

這樣,這位帝國新蘇丹所說的話,就不止具有國法的威力,還具有了真神的力量。

在大祭祀退下後,阿布丹傑就這樣直挺挺的站在廣場上,右手握著蘇丹權杖,左手托著真神古卷,看著下麵那些臣民們——似乎,事情還沒有完。

就在一種權貴陰沉著臉猜測接下來還有什麼事情的時候,答案出來了——在廣場下麵直挺挺的站著的持劍者突然邁開步子,走上了台階。

所有人都拿不準這名狂熱的武士的主意。然而卻沒有人膽敢攔截他——除了真神之劍外,沒有什麼人可以攜帶武器進入神殿,否則便是瀆神——而這台階,已經算是神殿範圍了。

在一眾人等的注視、猜疑之下,持劍者一步一步走上了平台,之後在所有人的目光之中握住了腰間的劍鞘。

就在迪拉傑爾已經握住了金印準備在關鍵時刻救援蘇丹的時候,持劍者用力的將劍從自己腰間的武裝帶上卸了下來,重重的跪倒在阿布丹傑麵前,雙手將劍奉上,一言不發。

這個時候,大祭司便再次上前,替無法空出手來接劍的阿布丹傑接過寶劍,掛在了他的武裝帶上。

這一下,民眾們原本愛戴尊敬的目光裏便多了幾分崇敬和狂熱——在繼承了蘇丹之位的同一天,阿布丹傑蘇丹陛下同時成為奉經者和持劍者,地位已經可以說不下於大祭司了!

而和那些虔敬淳樸的民眾不同,台上台下的權貴們卻頓時緊張起來——原本蘇丹不過是帝國的主人,現在則不止多了傳教釋經的權利,更直接掌管了真神之劍這樣一支堪稱恐怖的武裝力量——以後,他們的日子怕是不那麼好過了。

在五百真神之劍齊齊拜倒之後,蘇丹宮廷衛士和薩珊們便也連忙跟著推倒。這樣低頭的動作,恰到好處的掩蓋了兩支勁旅的統帥鐵青的臉色……